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4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5页 / 共54页
第6页 / 共54页
第7页 / 共54页
第8页 / 共54页
第9页 / 共54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 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第一节 人物新闻 第二节 人物通讯 第三节 专访 第四节 事件通讯 第一节 人物新闻 概念: 人物新闻的特点与作用 短:短小精悍快:速度快活:语言、活动、思想风貌、细节等因素 活跃强:说服力强 其一、人物消息不像人物通讯那样强调情节 、结构和语言上的艺术感染力,它要求有较 多的生动、具体、细致的材料。容量没有通 讯大。 其二、写人物消息比写人物通讯更加要求中 心突出,主题单一而集中。在表达方式上,人物消息通常用叙述、 描写手法;人物通讯可以灵活用叙述、描写 、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人物消息与人物通讯的不同 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粗细结合,重在节制人物新闻的采写要求张品正带着“奶奶“出嫁25年 当年少女的一个善举结下了没有血缘的祖孙奇缘 本报讯(通讯员刘湘琼记者孟环)每天早晨6点多, 52岁的张品正就会下楼到奶奶屋里,为99岁高龄 的老“奶奶“梳洗穿戴、打扫房间,伺候老人吃完 早饭才去上班。 张品正是北苑学校的会计,她的“奶奶“ 姓靳,熟悉的人都知道,靳奶奶其实与张品正毫 无血缘关系,但张品正却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无微不至地照顾了靳奶奶32年。 靳奶奶原是张品正家的房客。1974年, 靳奶奶的老伴去世了,老人撕心裂肺的哭声触动 了张品正的心。张品正想,老人无儿无女,又没 有房子,看着真让人心疼,从那以后就认下了这 个“奶奶“。 1981年,张品正结婚的时候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 举动,带着奶奶出嫁。从那时起,她把靳奶奶接 到了自己的新家,开始照顾起当时已七十多岁的 老人。孩子出生以后,住房明显紧张,张品正就 和丈夫请人在楼下的空地上盖了一间小平房。从 那以后,她和丈夫搬进了小平房,把楼房留给靳 奶奶和孩子。 住了几年之后,靳奶奶说什么也不住楼 房了,非要换到平房去住,万般无奈之下,拗不 过靳奶奶的张品正才和老人换了房。“奶奶心疼人 ,其实她是不愿意让我们住在小平房里。“张品正 说,“每天早上我来之前,奶奶都会把痰盂清理得 干干净净,从不让我帮她倒,她说那东西脏。“ 为了防止老人摔倒,张品正每次离开之前都会特 意在屋里多放几把椅子,“她随手都能摸着,就不 会摔了。“靳奶奶不喜欢穿套头的衣服,张品正就 将老人的衣服一一改成了开衫。本来张品正不会 针线活儿,但为了让奶奶穿上可心的衣裳,她还 学会做棉裤。 如今,北苑学校又新分给张品正一套房 子,“本来我想把奶奶接进来住,可她就是不肯 ,非说房子是给我儿子结婚用的。”如今,每天 下班以后,张品正总是在楼上的家里做好饭,然 后送下楼和老人一起吃。20年来,她几乎没有和 丈夫、孩子吃过一顿晚饭,“每次我外出时,都 会先安排好送饭的人。”张品正说,“奶奶都快 100岁了,我一定要让奶奶活一天就享一天福。“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第二节 人物通讯 通讯的基本常识 题材的三个要素 (一)人物:外形美;精神美 例一: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 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 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 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 刹那。题 材 例二:她的脸长得方方正正的,皮肤 比较黑,化着淡淡的妆。她的眼睛仿 佛会说话,那是一对很秀气的眼睛, 衬托着同样很秀气的鼻子和嘴。从她 的外形来看,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她 和位高权重的公安局长联系起来。 (二)事件新鲜、典型、生动 例:我们今天都会死掉齐尼亚新闻报记者里奇海兰德 以事写人,写人性真善美:房子被摧毁了,只有几堵墙还立着,其他的都 塌了下去了。看来,没人活下来。可是,就象是一 线阳光突然钻出去层,出现在这里从未有过的恐怖 的上空,我突然听到了妻子 的声音她和我的只 一个半月的儿子,5岁的女儿,居然安然无恙。我从 来就没有想到,我是多么深深地爱着他们! 典型事件选择: 人们不顾个人安危,竭尽全力将倒塌下来 的木头搬开,以便抢救那些压在下边可能还 有口气的人。 齐尼亚市长鲍勃斯图尔特在全市有一半被 毁的情况下,指挥了一次大规模抢救和清理 ,直到第二天早晨,还不知全家的生死如何 。 吉恩敞开店门向需要的人供应热咖啡和面 包。 (三)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例:四周垒有围墙的大冶西村煤矿,只有一个 走运煤车的大门。村民在大门口挖了一条沟 ,这个门就什么车也进不来出不去了。任长 霞一行的车只好从围墙西侧的一个小门进入 煤场。煤场里漆黑一片,村民们把电也给断 了。就着朦胧的月光,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 空场站满了人,黑压压的足有200多个,不断 发出巨大的声浪。通讯的表达(一)通讯表达的特点: 1、描写直观 “休息铃一响,学员们都很乖巧地躲避方教授的 目光,反倒是方教授把大伙叫到自己的身边,问: 我讲课的声音你们都听得清楚吗?学员们点点头。 方教授解开衣襟,露出身上插着的导流管,一脸的 歉然:我病了,讲话有点费劲。不然,我会讲得更 好更响亮的。两节课上完,方永刚一字一顿地说: 祝你们成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教室里的 空气,凝重而悲怆。”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第十八届中国新闻 奖获奖作品(一等奖 ) 2、叙述直接例:怎么做降低成本的文章?厂里先后 搞了几套方案,算下来,还是亏。最后 统一意见,按市场价格推成本。这个成 本大大低于原来的计划成本,有的厂一 年要降低几千万元。3、议论与抒情实在世界上有一些事,是不能为。另有一些事 ,是能为而人不愿为。任长霞做的所有这些 ,都是一个公安局长、一个共产党员的干部 、一级人民政府官员的职责和理义所应做的 ,却不是今天我们所有的公安局长、共产党 员干部的政府官员都能做到的。(二)通讯语言的运用 1、具体准确。例一:天气很热气温高达38度例二美联社日志中:、教堂集会气氛很热烈“大家拍手,脸上发光,人们的衬衫和外 衣的胳臂下面和背上的部分由于出汗而颜色 变深,脉搏跳动,脚趾和脚跟轻轻地敲着地 板。、“不要去说乔治华莱士神经紧张,要像某 一篇稿子那样描写:在一次分钟的飞行 中间,他嚼了根口香糖,洗了一副牌, 数了数,又洗了一遍。他看了看头上和脚下 的云彩,系紧安全带,又把它松开了,数了 数牌,嚼嚼口香糖,一边数,一边洗耳恭听 ,一边嚼。”具体准确的方法:A、多用子概念。如:水果苹果越小的子概念就越具体 例一:一个小孩在吃水 果一个5岁的小孩在 吃梨子 例二:勇斗歹徒受重伤洒血盘肠斗凶顽B、少用形容词 “要象挑选宝石与情人 一样挑选形容词” “形容词是会戏弄人的” “只有懒惰而又蹩脚的 记者才会在报道中堆砌 形容词” C、少用含混不清的、笼统的词语 尽量不要用:“不久以前”、“长期以来”、“最近”;“许多”、“难以数计”、“极少”、“少数”、“ 广大群众”;“大概”、“差不多”、“也许”、“可能”2、形象生动不能“合理”想象和夸张根据表述对象使用多用动词及相应修辞3、通俗简炼(1)语言通俗的方法:A 多用常用词,尽量不用生疏词和生僻字多用现代语,尽量不用半文半白的词语多用短句,分解长句(最好每句不过字 )直接陈述,不转弯抹角(尽可能少用“由于” 、“因而”“从而”“随之”、“不但”、“而且”)B 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术语, 要作些说明C 尽量采用群众口语中新鲜的词 语,但不乱用方言土语。(2)语言简炼的方法(A)直陈其事,避免“穿靴戴帽”。不加“在领导下”,“推动了”、“促进了”等套话。(B)造句直截了当。如:对某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了某个问题某项试验获得了成功某项试验成功了 (C)斟酌字句,删除多余的字、词例:平均每一个人严重的危险真诚的信赖长期的夙愿主要演员的扮演者用手抓用脚踢人物通讯 概念:较详尽反映新闻人物活动与思想的 通讯体裁。 分类:先进个人与集体;转变中、有争议 或反面的人物;反面人物正面报道。1、把人物置于特定环境中,通过矛盾斗争来展示人 物的事迹和神采。第一天,何明洁跟着自己的师傅,虽然只是干些倒茶、 拿毛巾等打下手的活儿,但依然过得“很辛苦“。一天下来, 从未做过如此重活的她第一感受就是“想哭“。 “这种生理性的疲劳让人难以忍受,面对这种高 强度的劳动,这是一种人们的本能反应。”何明洁说,她就 此采访那些女服务员,发现大家都有同感,面对疲劳,每个 人都会有一种退缩感。女博士卧底酒楼写论文幕后第十八届新闻通讯二等奖写作技巧2、通过情节展开、细节描写来写活人物。例:从屋里出来,看着干干净净的院子,我有了一 个发现,院子的左侧种着4棵树:杏树,樱桃,苹果 梨,苹果。我问,为啥要种这4棵树?戴柏勇乐了, 说这是司令的主意,这4棵树能开一个半月的花,杏 树4月上旬开花,樱桃4月中旬开花,苹果梨4月下旬 开花,苹果5月上旬开花。大记者你想想,出了屋门 就能看见花,而且能看一个半月,那是啥心情啊? 再说,还能收获到果实,不是一举两得吗?看着戴 柏勇眉飞色舞的样子,我的思绪飞到7年前:那天正 下着小雨,我和李司令走进戴柏勇家。提起过去的 艰辛,戴柏勇泪眼吧嚓 黑大汉在前面带路,进了他家的院子。3头高大的 西门达尔牛一边用余光瞟着我们,一边咔喽咔喽 地嚼草料。我顺口说了一句,好大的牛啊!黑脸 大汉说,这3头大牛是司令掏钱给我买的,花了 6000元,两头母的,一头公的,明年我的牛就能 达到5头,最少能卖两万多元。说完,脸上笑得像 一朵花。 (司令当上村支书原长春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守发退休还乡带领乡 亲致富事迹追踪第22届新闻通讯二等奖)3、通过个性化语言和独特行动及矛盾冲突 来表现人 物的性格特征。2004年3月的一天,杜儿坪矿井口。70岁的党素珍像 往常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为矿工们送上一杯杯热乎乎的 茶水。有的矿工工作服破了,她顺手拉住缝上几针,再说 上几句暖心窝子的话:“下井要注意安全,大妈在坑口等 你平安回来。” 党素珍在井口不停地忙碌着,额头上渗出细碎的汗珠 。突然,她身体前后晃了晃,双腿一软,倒在地上。原本 井然有序的井口,一下子乱了套,矿工们停止了下井的脚 步,大嫂们扔掉手中的杯子和针线,纷纷围拢来,“党妈 妈”、“党妈妈”的呼叫声不绝于耳 五十年的坚守第十八届新闻奖三等奖 4、通过议论或哲理式抒情,揭示人物的精 神境界和作品的主题思想。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 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 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不会忘记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的理想,他的信念 ,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 震撼。注意事项 主题明确,特点鲜明 精心选材,富有气息 抓好情节,带好全篇 重视环境,兼顾群体第三节 专访一、概述专访:是指对新闻人物或单位进行专题访问的 通讯体裁。 人物专访:指对新闻人物进行专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专访是一种特殊的通讯。 相同点:都比消息报道新闻要详细生动,都可以用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人、 记事。 不同点: 1、比一般通讯更强调一个“专”字,内容更集中,构 思上更富有特色,内容更富有吸引力。 2、它比一般通讯的新闻性、时间性、针对性更强。 3、在写作上,它比一般意义上的通讯更自由。与一般通讯异同点专访的特点: 1、专门的内容。是专题报道,写人,不必写全 部生平;记事,不必从头说起;谈问题,不 必一一言到。 2、专门的采访对象。即被访者。 3、专一的表现形式。指标题或行文要显示是“ 访”或“谈”字样;多为第一人称写法;有“人 物”、“现场”、“记者”三个要素。专访的类别: 人物专访、事件专访、问题专访。如何写好专访(一)体现新闻性 (二)突出专题性内容上:某件事或某一方面的几件事形式上:标题和行文要显出“访”的形式 为中国农业培养人才(专访)访荷兰植 物科学家艾菲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