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3页
第2页 / 共83页
第3页 / 共83页
第4页 / 共83页
第5页 / 共83页
第6页 / 共83页
第7页 / 共83页
第8页 / 共83页
第9页 / 共83页
第1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识“产权”改变人生和命运n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的故事;n日本卡拉OK机发明者;n大国崛起-美国、日本的发展经历;n微软公司和比尔。盖茨的起家;n宁波大学侯博士的经历 我国专利制度发展的历史n1980年,成立中国专利局;n1980年6月6日,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成为第90个成员国;n1984年3月12日,通过专利法;n1985年4月1日,开始实施;n1992年9月4日,第一次修改,1993年1月实施 ;n2000年8月25日,第二次修改,2001年7月实施 ;n2008年12月27日,第三次修改,2009年10月实 施专利的基本概念n专利n专利权n专利权的特征专利n专利:英文 Patent。n一般含义:A 专利权B 专利技术C 专利文献n实质含义: 垄断和公开。专利权n专利权:是指法律赋予专利权人对其获 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 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n特征:u时间性u地域性u独占性(排他性)专利权的特征时间性n时间性:是指专利权只有在法律所赋予 的有效期内才受法律的保护。法定的有 效期一过,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 ,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u专利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 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 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专利权的特征地域性n地域性:是指根据一国法律取得的专利 权,仅在该国领域内有效,在其他国家 原则上不发生效力。专利权的特征独占性n独占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u专利权为权利人的专有权利,没有法律规定 或未经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 人的专利产品。(专利法第11条)u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不允 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专利产品并 存。(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3条)我国专利的种类保护年限授权条件授权周期起诉时需 检索报告 ?诉讼时遇无效 是否中止发明20年三性、实审23年不需要一般不中止实用新型10年三性、形审1年左右需要一般中止外观设计10年独创、形审半年左右不需要一般中止注:发明还保护配方、工艺、方法、用途我国专利申请号(专利号)的识别年份+类别+流水号+小数点+校验位n九位数:98 2 24514.9(2003年10月1日以前)n十三位数:2003 3 0106755.2(2003年10月1日以后)n类别: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8-PCT发明;9-PCT实用新型实行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国家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波兰、澳大利亚、墨西哥、韩国等发明n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 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专利法实施细则 第2条)u产品发明:对机器、设备、部件、仪器、装 置、用具、材料、组合物等等所作出的发明 。u方法发明:对加工方法、制造工艺、测试方 法或产品使用方法等作出的发明。技术方案n审查指南对技术方案的定义:申请 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利用 了自然规律的技术特征的集合。n技术方案与技术特征例如:一种杯子,包括杯体、杯盖、把 手,其特征在于把手上设有多个弧形凹 槽。实用新型n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 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 案。u只限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不能是一种方 法,如生产方法、处理方法和应用方法等;u不能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产品,如液体、气体 及粉状物(药品、化学物质、水泥等)。外观设计n专利法所称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 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 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 业应用的新设计。授予专利权的条件n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主题:专利法第5条和第25条的规定n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主题(1)n专利法第5条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u违反国家法律:例如:伪造货币的设备,走 私货物的方法。u违反社会公德:例如:带有暴力凶杀或淫秽 内容的外观设计。u妨害公共利益:例如:以致人伤残或损害财 物为手段的,一种使盗窃者双目失明的防盗 装置。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主题(2)n专利法第25条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 创造u科学发现u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u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u动物和植物品种u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科学发现n科学发现,是指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现象、 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例如:发现 卤化银在光照下有感光特性n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认识的总结,是更为广 义的发现。例如:万有引力定律n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都属于人们认识的延伸, 不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方案,不是专利法 意义上的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发现与发明的关系n发明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创造自然界不存 在的事物。例如:根据卤化银在光照下有感光 特性,制造出的感光胶片以及此感光胶片的制 造方法,属于发明,可以授予专利权。n通常,很多发明是建立在发现的基础上的,发 明又促进了发现。这种关系在化学物质的“用 途发明”上表现最为突出,当发现某种化学物 质的特殊性质之后,利用这种性质的“用途发 明”则应运而生。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1)n智力活动,是指人的思维运动,它源于 人的思维,经过推理、分析和判断产生 出抽象的结果,或者必须经过人的思维 运动作为媒介才能间接地作用于自然产 生结果。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2)n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仅是指导人们对 信息进行思维、识别、判断和记忆的规 则和方法。没有采用技术手段或者利用 自然法则,未解决技术问题和产生相应 的技术效果,不构成技术方案。n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执行过程不构 成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不引起事物形态 的改变,不能被授予专利权。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n如果一项发明对于现有技术的贡献仅仅在于属 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部分,则该发明不 能被授予专利权,例如:u交通行车规则、时间调度表、比赛规则;u图书分类规则、字典的编排方法、情报检索 方法;u数学理论和换算方法;u教学、授课、训练和驯兽的方法;u各种游戏、娱乐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n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指以有生命的 人体或者动物体为直接实施对象,进行 识别、确定或消除病因或病灶的过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n诊断方法,是指为识别、研究和确定有生命的 人体或动物体病因或病灶状态的全过程。例如 :X光诊断法、超声诊断法、胃肠造影诊断法 、内窥镜诊断法等;n治疗方法,是指为使有生命的人体或者动物体 恢复或获得健康或减少痛苦,进行阻断、缓解 或者消除病因或病灶的过程。例如:外科手术 治疗方法、心理疗法;以治疗为目的的针灸、 按摩;预防疾病或者免疫的方法、为实施外科 手术治疗方法所采用的辅助方法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n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和社会伦理的原因 ,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当有选择 各种方法和条件的自由;n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直接以有生命的 人体或动物体为实施对象,无法在产业 上利用,不属于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 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动物和植物品种(1)n专利法所称的动物,是指不能自己合成 ,而只能靠摄取自然的碳水化合物及蛋 白质来维系其生命的生物。n专利法所称的植物,是指可以借助光合 作用,以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无机 物合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来维系生存 ,并通常不发生移动的生物。动物和植物品种(2)n动物和植物品种可以通过专利法以外的 其他法律加以保护,如通过植物新品 种保护条例给予保护。n对动物和植物品种的“非生物学”生产方 法,可以授予专利权。例如:采用辐照 饲养法生产高产牛奶的乳牛的方法。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1)n原子核变换方法,是指使一个或几个原 子核经分裂或者聚合,形成一个或几个 新原子核的过程,例如:完成核聚变反 应的磁镜阱法以及实现核裂变的各种类 型反应堆的方法等;n用原子核变换方法所获得的物质,主要 是指用加速器、反应堆以及其他核反应 装置生产、制造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2)n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该方法所获得的 物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国防、科研和 公共生活的重大利益,不能为单位或私 人垄断,因此不能被授予专利权。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三性”)n实用性n新颖性n创造性专利“三性”之实用性n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 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法22条第4款)n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是指发明或者实用 新型申请在提出申请之日,其产生的经 济、技术和社会的效果是所属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预料到的,这些效果应 当是积极和有益的。不具有实用性的主要情形n无再现性;n违背自然规律(永动机);n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的产品;(三峡电站)n人体或者动物的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 为美容而实施的外科手术方法);n无积极效果(严重污染);n明显具有危险性的测量方法。(测量人体在极限 情况下的生理参数的方法)专利“三性”之新颖性n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 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 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 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 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 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 请文件中。(法22条第2款)n单篇对比文件覆盖新颖性:现有技术(1)n专利法意义上的现有技术,应当是在申 请日以前公众能够得知的技术内容。换 句话说,现有技术应当在申请日以前处 于能够为公众获得的状态,并包含有能 够使公众从中得知实质性的技术知识的 内容。新颖性:公开方式n公开方式:u世界范围的出版物公开(书面公开) 、有形传播载体;u国内外范围的 使用公开:制造、使用 、销售、进口、模型演示;以及口头 公开等其他方式公开新颖性:抵触申请n在一件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判断中,由他人和人 在该申请日以前向专利局提出并且在申请日以 后(含申请日)公布的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 型专利申请,损害该申请日提出的专利申请的 新颖性,这种损害新颖性的专利申请,称为抵 触申请;n检索抵触申请的目的:避免对同样的发明或者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重复授权;专利“三性”之创造性n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 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 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 进步。 (法22条第3款)发明创造性的审查基准(1)n判断创造性应从所属技术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将发明作为一个 整体来考虑(整体原则);将一份或者 多份对比文件中的不同技术内容组合在 一起进行考虑(结合对比原则)发明创造性的审查基准(2)n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指一种假设的“ 人”,假定他知晓申请日(优先权日)之前发 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 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 日期之前常规实验的手段和能力,但他不具有 创造能力。如果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能够促使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其他技术领域寻找技术手段 ,他也应具有从该其他技术领域中获知该申请 日或优先权日之前的相关现有技术、普通技术 知识和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发明创造性的审查基准(3)n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三步法)u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u确定发明的区别技术特征和其实际解 决的技术问题;u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发明创造性的审查基准(4)n显著的进步u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技术效 果;u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构思不同的技术方案, 其技术效果能够基本上达到现有技术的水平 ;u发明代表某种新技术发展趋势;u尽管发明在某些方面有负面效果,但在其他 方面具有明显积极的技术效果。发明创造性的辅助审查基准n发明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 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n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n发明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n发明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专利“三性”的判断顺序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发明与实用新型的“三性”差别n发明:创造性要求高: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和显著的进步覆盖对比文件23篇n实用新型创造性要求低: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覆盖对比文件2篇外观设计的授权条件n外观设计有独创性要求n授予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