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5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内容标准】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阿伯帝国的兴衰日本简介远古时代日本与亚洲大陆连在一起,约12000年前因海水的进退与大陆分离它是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日本概况国歌:君之代 国花:樱花 国鸟:绿雉 国服:和服和服国旗:日出之国国徽:圆形,绘有 瓣黄色的菊花 瓣图案据三国志魏志 倭人传记载, 一二世纪时,日本列岛上有100多个小国,有30 个和中国通使.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唐:遣唐使明:倭寇清: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现代:抗日战争(日本)劳动人民分成两部分,一小部分是奴隶,主要用于家内劳 动,另一部分是部民,主要用于生产劳动部民有少量的家庭 财产,但地位和奴隶区别不大。在贵族和部民之间是大批平民, 他们的地位由财产的变化在变化,时刻有沦为部民的危险。当时 一些较大的贵族极力想控制中央政权,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下 面的中小贵族也在疯狂地兼并土地,残酷地剥削部民,许多平民 的土地也被剥夺,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奴隶、部 民和平民纷纷起来造反,抗税逃亡 选自日本的大化改新阅读资料,找一找:当时的 日本社会有哪些成员构成?资料再现6世纪下半叶的日本社会矛盾十分 尖锐,统治阶 级内杠,下层 民众反抗。六七世纪时, 日本社会发生 了什么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是 什么? 贵族与平民 、部民、奴隶 之间的矛盾一、东亚:日本大化改新 你认为有哪些因素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 1、背景:2、时间:646年;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3、内容:A、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 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B、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 公民;国家定期分土地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这场改革给日本带来了什么作用?内因:统治阶级内讧下层民众反抗 外因:受隋唐先进制度的影响- -4、意义: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性质) ,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催化因素根本因素要求改革的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要求改革的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 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了把持中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了把持中 央政权的旧贵族苏我入鹿,拥立孝央政权的旧贵族苏我入鹿,拥立孝 德天皇,改元大化。德天皇,改元大化。孝德天皇 (645-654年在位)掌权的掌权的圣德太子圣德太子制定一制定一 系列法令,并且派遣大量系列法令,并且派遣大量 使节到中国,学习其先进使节到中国,学习其先进 文化文化 政治政治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遣唐使渡海 来到中国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 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模仿 中国的吗?日本文字是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 日文文字分为汉字和假 名, 假名又分为平假名和 片假名。不论是平假名或 片假名的字型都仿自中文 。日本古代没有文字, 和我国有了文化上的交流 之后,日本人就利用汉字 的草书字形创造了平假名 ,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创 造了片假名。中国唐装与日本和服这本日本小说史上 里程碑式的作品引用 白居易的诗句达90余 处。日本仿唐建筑开元通宝开元通宝和同开珎和同开珎 寳 (始铸于621年)(始铸708年)唐代斗茶唐代斗茶日本茶道日本茶道日本平城京(今奈良)“唐风洋溢奈良城”唐长安城朱 雀 大 街中日对比 1、面积: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 ,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中 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 2、人口:中国的人口为13亿,日本的人口 为1.3亿。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确是大中 国,日本的确是小日本。 3、人均GDP:2003年,中国人均收入首次 超过1000美元,接近1080美元;日本是 33077美元,为中国的31倍。仅以人均 GDP作为收入计,中国只相当于日本1966 年的水平。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 ,现在却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 历史,你有何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 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讨论):二、西亚:阿拉伯文明 (一)伊斯兰教的兴起 1、背景:内部:新旧社会过渡,矛盾尖锐外部:外族长期侵扰,秩序动荡 2、兴起:时间:发源地:创始人:7世纪 阿拉伯半岛麦加地区 穆罕默德(主要活动见学案)攻占麦加,使贵贵族接受伊斯兰兰教,尊穆罕默德为为 宗教领领袖;麦加成为为伊斯兰兰教圣地。630年受贵贵族迫害,出走麦加,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 一的国家622年(定为为伊 斯兰兰教历历元年)在麦加创创立伊斯兰兰教,并开始传传教约约610年出生于麦加城约约570年 伊斯兰教的教义: 经典: 由于历史的原因,伊斯兰教之前的阿拉伯人 可以无条件、无限制地多妻。 古兰经明确规定了限制多妻的数目和娶 妻的条件。那就是,最多娶四个,最好娶一 个。 伊斯兰教鼓励丈夫善待他的妻子,正如先知 穆罕默德 所说:“你们之中最优秀的人就是 那些善待自己妻子的人。”信仰安拉 古兰经意义:有利于阿拉伯国家的统一麦加朝圣 穆罕默德和其他许多先知一样,反对偶像崇拜,向往先知易布拉 欣所宣传的崇拜唯一的真主的宗教。年轻的穆罕默德经常远离城 市到麦加附近的希拉山洞去参悟和瞑思造物之无穷的奥妙和人间 的奇闻异象。他一心思考,寻求真理。穆罕默德四十岁那年,有 一次他又来到希拉山洞,他祈祷真主为他指出一条正路。他怀着 对真主的真诚信仰日夜静坐,苦思冥想。就在斋月(伊斯兰历九 月)的一个夜晚,穆罕默德闭目瞑思昏然沉睡时,忽然听到一个 声音:“你读!“我不会读。”“你读!”又是那个声音。“我不会读 。”那声音第三次命令他:“你读!”“我读什么?“你以你的养主的 名义诵读吧!他从一个胚胎造化了人类。你诵读吧,你的养主是 至高至大的,他教人用笔,他教人所不知道的。”之后,山洞便 寂然无声了。穆罕默德等待着,但却再没有一点声响。原来这声 音是真主派遣天使哲卜利勒给穆罕默德的第一次启示。自从受到 了真主第一次启示之后,穆罕默德以更虔诚的态度和刻苦的精神 继续在希拉山洞内瞑思参悟。一天夜间,他在希拉山洞瞑想,突 然听见一个洪大的声音:“披大衣的人哪!起来去警告世人吧! 这声音久久在山洞内回荡。这分明是真主在命令他承担起宣传伊 斯兰教的使命。他不能再等待了,也不能再犹豫不决了。既然真 主已发出命令,就应立即行动起来。第二天。他走出山洞,以安 拉使者的身份开始创造了伊斯兰并传教的活动。 穆罕默德出生时(可能是571年4月21日)他 父亲已经逝世。穆罕默德的家庭可以说是一 个中层家庭。据伊斯兰教史记载:他在早年 时不识字。他的祖父阿卜杜拉照管他。他的 祖父是当地有名的哈希姆部落的一个前酋长 (这个部落属于古莱氏族)。因为当时的人 认为麦加的气候不良,穆罕默德的家庭将他 托付给一个牧游部落,这样穆罕默德在沙漠 中长大(这个做法对当时的中上层家庭来说 是很常见的)。穆罕默德六岁时他的母亲阿 米纳逝世,八岁时他的祖父也逝世了。他的 叔叔阿布塔里布照管他。阿布塔里布是古 莱氏族哈希姆部落的新酋长,这是当时麦加 最强大的一个部落 故事:当卡巴天房在一次洪水中被摧毁重建后,麦加各 部落的首领争着要作为将那里的那块神圣的大黑石放回 原处的人。穆罕默德成为解决这个争执的公正人。他让 大家在地上铺一块大白布,将这块石头放在白布中央, 然后让城内部落的首领一起将这块白布抬到卡巴天房的 中央,而穆罕默德自己则将这块石头安置下来了。约 595年,在一次旅行中,25岁的穆罕默德认识了当时40 岁寡妇海迪彻。穆罕默德的才能给海迪彻印象深刻,因 此她问穆罕默德是否愿意娶她为妇。这个婚姻是穆罕默 德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按当时的规矩年轻的儿子不 获得任何遗产,因此穆罕默德既没有从他父亲那里又没 有从他祖父那里获得任何遗产。但海迪彻为他带来了很 大的财富。阿拉伯传记记录说海迪彻和穆罕默德共有六 个孩子。 穆罕默德后来娶了八个妻子,除阿伊莎外都是年老的寡 妇,有些是在战争中阵亡者的遗孀。穆罕默德和其他妻 子均没有留下后代(除玛丽),仅仅是名义上结婚,目 的是照顾寡妇们的生活。基本教义是服从真主安拉(即上帝,原系古莱西 部落主神),即16字清真言:“万物非主,惟有真 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 (1)念诵安拉为惟一的“真主”,穆罕默德是 安拉的使者,是“先知”; ( 念功 ) (2)每天朝着麦加的克尔伯神庙的方向礼拜五次,每 星期五举行公众礼拜; ( 拜功 ) (3)每人应该缴纳财产的1/40,用来救济贫民,修建 清真寺,支付政府开支,叫做天课。天课由中央的财政 部门管理,实际上是国家的税收(4)每年斋月,即回历9月,白天整天戒除饮 食(斋功 ) ; (5)一生中要到麦加克尔伯神庙朝觐一次。( 朝功 ) (课功 )“五功”:“六信”:信安拉、天使、使者、经典、后世、前定 。世界三大宗教比较表经典创始人发源地产生时间宗教古兰经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 麦加地区公元7 世纪伊斯兰教圣经耶稣巴勒斯坦公元1 世纪基督教佛经释迦牟尼古印度公元前 6世纪佛教二、西亚:阿拉伯文明看书P31-32,请你概述阿拉伯帝国由兴到衰的过程。统一7灭亡13繁荣8衰落9扩张历史小智慧:阿拉伯帝国在历史上有何影响?(1)伊斯兰教广为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二)阿拉伯帝国的兴衰政治统一(一)伊斯兰教的兴起思想统一小结亚洲封建制度的确立东亚日本西亚阿拉伯帝国背景:伊斯兰教的兴起(时间、地点、创立者、经典)利于阿 拉伯国 家统一原因:性质: 作用: 标志:统一:繁荣:衰落: 灭亡:内因:反抗内讧外因:朝鲜隋唐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方式:大化改新扩张:8C,地跨三洲13C,被蒙古骑兵攻陷1、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和原因的是 ( )A、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B、改革派发动宫庭政变C、参照中国唐朝的经济制度 D、为日本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2、“大化改新”标志日本社会( )A、内部斗争愈演愈烈B、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C、武士阶层形成D、大贵族势力专权跋扈3、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A、佛经 B、圣经 C、古兰经 D、道德经4、阿拉伯帝国极盛时首都在( )A、君士坦丁堡 B、雅典C、麦加 D、巴格达一、东亚(日)大化改新 (一)背景: 1、国内:A、下层民众反抗;B、统治阶级内讧 2、国外: A、在朝鲜势力被趋 B、受到中国隋唐先进制度影响 (二)时间:646年 (三)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五)意义: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 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西亚阿拉伯帝国 1、伊斯兰教的兴起 A、背景:新旧社会过渡,社会矛盾尖锐;外族长期侵扰,社会秩序动荡。 B、人物:穆罕默德 C、教义:信仰安拉(经典古兰经 D、意义:有利于阿拉伯国家的统一兴兴起7世纪纪30年代大举扩张举扩张伊斯兰兰教广为传为传 播 繁荣8世纪纪中叶9 世纪纪中叶地域:横跨亚亚、非、欧三 洲首都巴格达盛极一时时推动动了东东西方文化的 交流和沟通 衰落9世纪纪中叶以后内外矛盾激化 灭灭亡1258年蒙古骑骑兵攻陷巴格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