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都市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域概成都市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域概 念性念性城市设计城市设计 及地下空间综合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成果汇报成果汇报2008,12问题提出?问题提出?v 为何发展南部新区的比较优势在哪里?v 如何发展南部副中心的主体特质究竟为何?v 项目经营如何进行开发元素(项目)的排列组合?v 城市形象未来副中心的整体统一性与形象个性如何整合?v 城市交通综合型中心的立体化交通系统与地铁建设的关系如何?综合解决方案综合解决方案综合解决方案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围绕“整 体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方案设计原则, 结合本区域作为南部新区核心区的总体定位, 从宏观到微观 ,将本次研究划分为五大部分, 即:背景研究专题研究 战略定位方案设计规划实施区域定位区域定位新型南部未来-战略远景与发展未来区域背景解读成都的区域地位成都的区域地位 (1)西部通向世界的窗口 (2)沿江经济走廊的端点 (3)蜀地经济腾飞的基石城镇体系发展背景城镇体系发展背景 (1)成都大都市区 (2)城市发展战略区域交通资源分析区域交通资源分析 (1)综合性区域交通枢纽 (2)现代化城市交通网络区位分析承上启下的重要核心承上启下的重要核心 (1)北接市中心地区,南连华阳卫星城, (2)南部新区最主要的综合型中心。绿色环抱的生态型中心绿色环抱的生态型中心 (1)周边自然资源丰富, (2)东侧的府南河生态绿化走廊, (3)南侧的外环生态绿化隔离带。南部新区的发展驱动力与潜在瓶颈南部新区当前的发展驱动力qq政策力:政策力:世纪博览城、地铁一号线、即将入迁的市政府等大型基础(公共)项目导入所产生的强大驱动力;qq市场力:市场力:区域内高新南区为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产业驱动力,濒临空港,可以有效承接空港经济的辐射;成都主城区商务、商业、高档居住等高能级功能向南外溢的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qq习惯力:习惯力:在成都市民心目中传统的强势心理认知度南部新区未来可能遇到的发展瓶颈q所辖区域的剩余土地有限,未来发展的余地将受到限制;q正在从高速成长期向成熟期演进,传统比较优势的边际效应将会递减;q工业园区与新城合一的布局,在形成丰满功能布局的同时,也会使居民对于工业园区具有一定的心理隔阂基地优势/限制条件分析基地优势条件分析 外环路:成都市外环路位于基地以北,增 强了基地与城市其它片区的联系。 天府大道:成都市主干道位于场地东侧, 是基地与外部联系的主要道路。 规划轨道交通线:自北向南穿越基地,位 置居中。 水资源:府河南北向流经场地东侧,是值 得利用的水景资源。 土地条件:场地内部土地条件良好,平整 易开发。 新建管理办公中心:大型公建,良好景观 与设施资源。 高科技园区:规划天府科技园区,有效提 高基地价值。 学校:规划学校,与场地内部现状教育用 地产生呼应。 居住区:外围大型居住社区,为商务区提 供配套,同时为商业区提供本地消费市场 。基地限制条件分析 项目建设:基地内相当数量地块已经建成 或批复待建,对城市设计特色风貌的整体 塑造产生负面影响。 污水处理厂:现有大型污水处理厂,近期 搬迁可能性不大,作为远期开发用地,与 基地整体形象不和谐。 交通组织:天府大道与城市干道三环路、 外环路均是以立交形式连接,如何更好地 实现天府大道两侧大型公建的可达性,以 及如何组织高效安全的交通体系构成了此 次城市设计一大难点。总体发展定位总体发展定位:作为成都南部新兴城市副中心,本区域应以办公、商务、商业金融为导向,拥有 便捷设施、良好环境和现代景观,具有可持续、健康、智能化、创新进取特征的 复合型新城。战略定位:成都未来成长主轴的重要战 略枢纽推动成都南翼快速成长的核心综合功能区城市商务办公功能的重要外延区新都市型社区的典范都市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主要功能与开发投入元素架构新兴城市副中心政策、交通、区位优势 绿化、水系生态资源安居乐业生 态 社 区商 业 服 务商 务 行 政景 观 公 园旅 游 休 闲核心功能演绎从未来功能形态来考察,我们可将 规划区域看作是行政、商务、文化 、技术的一个交集 在不同形态之间的组合和取向,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规划区域今后的功 能体系特征与发展方向通过区域背景、区位分析,以及对周边用地和城市功能的分析,可以初 步罗列出规划过程中可能投入的发展元素 。各类元素既有区别又有包 容,相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空间形态思考-和谐与特色的塑造整体结构研究规划结构 1城市设计方案1规划结构 2城市设计方案2规划结构 3城市设计方案3方案比较优化方案概念性城市设计及地下空间规划方案三大线索三个方案:三大线索:天府大道:城市生长,科技,资本,经济;锦江:丝般绵延,绿,水,文化,生活;科创中心:统领,协调,沟通。线索1线性联轴天府大道自市中心规划CBD区直线向南延伸,是成都市最重要的一条发展轴 线;规划区域作为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其发展必然依托此轴线,并与轴线上其他 节点相辅而成为统一体;轴线两侧地块依用地性质及道路划分构筑功能组团体系,并辅以相应中心。线索1线性联轴景观分析空间形态交通分析突出地铁沿线的带状景观体系以及科创 中心东侧的面状绿化体系沿天府大道和地铁线形成交通轴和城市 功能轴两条轴线,并重点突出沿地铁线 城市功能轴对开发的统领作用南北向的天府大道和站华路;东西向的 三环路、武侯大道、南部40米路构成区 域主要道路骨架线索2极核辐射在建科创中心属大型综合性办公项目,经区位、能级、性质等多方面衡量, 确定其为规划区域的唯一“极核”;依托极核的巨大辐射力,构筑放射状发展态势,从而影响区域用地性质,带 动区域整体发展;围绕极核形成功能组团体系,并辅以相应中心。线索2极核辐射景观分析节点轴线交通分析围绕科创中心这一极核构筑放射状景观 ,并在天府大道两侧形成步行街回路; 在天府大道东侧形成滨河生态文化景观 带围绕极核以及外围景观体系构筑多品种 多级别的节点及轴线。体现路东回路、 路西放射状景观轴线南北向的天府大道和站华路;东西向的 三环路、武侯大道、南部40米路构成区 域主要道路骨架线索3生态导入规划区域东侧的府河是流经成都市的最重要河流,两侧设绿化隔离带,是经 过规划区域的一条重要生态廊道;区域生态环境的构筑有条件依托这样一条天然廊道,将绿色呈带状引入,与 建设用地交互布置,形成高效的生态序列;各功能组团与南北向的天府大道相接,有助于交通组织及形成城市景观。线索3生态导入景观分析空间形态交通分析横向分布的系列生态景观带联系城市与 府河,纵向城市景观轴串联并整合地铁 站点与城市开发强调横向生态景观轴与纵向天府大道交 通轴的穿插,并在交点处构筑主要城市 景观序列南北向的天府大道和站华路;东西向的 三环路、武侯大道、南部40米路构成区 域主要道路骨架规划结构方案综合比较基本 视角 突出轴线的影响力以及沿线节点的整 体性 以水和生态来做文章,注重生态网络 的形成 强化主导项目的辐射力以及区域开发 的级差效应商务 发展 结合多中心体系构建不同类型的商务 功能区 商务功能区与中轴线穿插布置,形成 中轴线商务节点 商务功能区聚集于核心区域,从而达 到集聚效应 交通 组织 结合多中心体系构筑地上、地下交通 ,便于结合地铁站点开发形成综合功 能体 对于天府大道会形成一定交通压力, 商务中心与地铁站点开发的结合有待 进一步强化 有效组织地面交通,同时,需要处理 好与三个地铁站点的开发相结合的问 题 中心 选择 中心沿中轴线呈多点布局,并在局部 地段加以强化 带状东西向中心,并与中轴线垂直相 交有明确的主中心,次级中心以环绕方 式布置生态 系统 南北向绿化系统,与外环绿带有效衔 接东西向绿化系统,将府河生态景观引 入地块 中心绿化系统,并与府河、外环绿带 相通 线性联轴极核辐射生态导入 城市拓展逻辑 城市精神延续整合的城市设计概念城 市 设 计 方 案 总 平 面 图城市设计方案整体鸟瞰二城市设计方案生态咬合城市设计方案三轴合一三轴合一的整体景观架构:三轴:天府大道城市拓展轴、 轨道交通沿线城市功能轴、锦 江生态延续轴;核心景观区域:科创中心及东 侧城市公园形成区域核心景观 区域,是城市景观最为丰富的 区域;景观轴线:围绕核心景观区域 形成几个方向的主景观轴线;景观节点:沿轨道交通站点设 商业景观节点,沿区域东侧滨 河绿带设生态城市景观节点;区域整体景观系统依托上述点 、线、网搭建,形成生态-城市 复合型景观体系。核 心 景 区城 市 拓 展 轴地 铁 商 业 轴滨 河 景 观 轴城市设计方案开放空间开放空间依以下原则确定:TOD沿线布置原则:依托轨道交通沿线商业建筑形成带形城市开放空间,并结 合轨道交通站点及重点建筑打造若干特色化开放空间。开放的带形商业街加上 开放的特色节点,有效整合城市功能;生态水景导入原则:绿色开放空间围绕科创中心东侧公园以及滨河带状公园展 开,旨在将水和绿化自东向西引入城市,与城市开放空间在科创中心周圈形成 对接;建筑界面强化原则:开放空间沿线的建筑界面应依托城市环境需求进行处理, 强化广场、不行街、绿地、水景等空间效果绿化水系标志物建筑界面广场城市设计方案绿化与水系植 被 主 导 型 绿 化铺装主导型绿化水系绿化水系依以下原则确定:沿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布置城市型带状绿化;沿锦江绿带布置生态型带状绿化;沿天府大道布置交通型带状绿化;注重几条带状绿化的衔接,将水、绿化、步行系统贯通成为有机统一体;依绿化性质不同分为:植被主导型绿化:包括轨道交通沿线林荫步行街、滨河绿带、道路绿带、绿化广场等 ;铺装主导型绿化:主要依托轨道交通沿线布置;水系:以锦江为依托向区域中心有机延伸。城市设计方案用地功能结构商业商务综合体( 商业导向型)商业商务综合体( 商务导向型)中底密度办公配套居住土地利用功能依如下原则确定:公建用地主导原则:作为南部副中心,其主体职能面向整个南部新区,公建市场需求巨 大,规划所占用地比例高;用地功能混合原则:鉴于商业、金融、商务在用地性质,以及交通、环境、市政设施等 方面需求的相似性,本区域建议采取相近用地混合布置方式,增强开发灵活度,应对今 后市场与政策的潜在变化;TOD导向原则:依托轨道交通及站点组织商业、商务类用地,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开发优 势;生态导向原则:依托区域内大型水系、绿化带等生态廊道,渗透建设区域,打造生态城 市;核心融合原则:以科创中心为区域发展内核,依托轨道交通、天府大道、生态廊道层层 组织各类用地,形成“融核”效果。城市设计方案建筑高度控制高度等级划分如下:100米150米:区域主要标志性建筑,突出其塑造鲜明城市景观之作用。分布于天府大道 南段,科创中心周边,其中天府大道南端东侧结合高级酒店开发设区域制高点;60米80米:分布于沿天府大道北段以及沿轨道交通线路东侧地块;30米45米:分布于天府大道东侧与锦江之间的地块以及地铁商业街沿线带状地块。100-150米 60-80米 45-60米 24-30米城市设计方案土地开发强度控制本区域作为南部副中心,加之完善的道路、轨道交通系统,其整体开发强度较 高。为便于统一城市风貌,协调土地开发与环境容量、交通容量、市政容量的 关系,规划确定以下四种开发强度等级:;高强度开发:作为区域主要标志性建筑,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局部区域进行高强 度开发。其主体建筑高度可控制在100米150米,容积率2.53.5,形成鲜明城 市景观。高强度开发地块大致分布于天府大道南段,科创中心周边;中高强度开发:高强度开发地块外围,沿天府大道北段以及沿轨道交通线路东 侧地块以中高强度开发为主。主体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80米,容积率2.02.5 ;中等强度开发:规划将在建的科创中心定位中等强度开发用地;中低强度开发:天府大道东侧与锦江之间的地块生态环境良好,可进行中低强 度的开发建设,地铁沿线收音机商业街两侧带状地块同样进行中低强度开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