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刘谊n影响眼屈光的成份角膜屈光力晶状体屈光力前房深度眼轴长度Sorsby对107例正视眼测量结果角膜屈光力 晶体屈光力 前房深度 眼轴 长(D) (D) (mm) (mm )范围 39.0-47.6 15.5-23.9 2.5-4.2 22.3- 26平均值 43.1 19.7 3.5 24.2标准差 1.62 1.62 0.34 0.85 n生物学统计及实验证明18D 人工晶状体取代自身晶状体可恢复原有屈光状态矫正术前的屈光不正1D需人工晶状体1.25D误差2.0D误差来源:1.25D为均数,范围为1.11.4Dn第一代计算公式1. 临床理论公式 P = 18 +(1.25Ref)2. 回归公式P = A BLCK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 n临床理论公式 P = 18 +(1.25Ref)根据原屈光状态推算原屈光状态:晶状体混浊前的屈光状态非指术前患眼验光结果非指术前所戴眼镜度数仔细询问病史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n例: 术前 +1DIOL: +18D + (+1.25D) = +19.25 D术前 1DIOL: +18D + (-1.25D) = +16.75 D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n影响因素晶状体性近视单眼高度近视,实际情况与眼镜度数不符单眼高度远视或散光未戴镜矫正n回归公式P = A BLCKP 正视化人工晶状体度数(D)A 常数L 眼轴长(mm)K 以度为单位的角膜曲率=(K1+K2)/2A、B、C为常数 n回归公式SRK公式(Sanders, Retzlaff, Kraff)P = A-2.5L-0.9KP 正视化人工晶状体度数(D)A 常数L 眼轴长(mm)K 以度为单位的角膜曲率=(K1+K2)/2n第二代公式:SRK公式P = Al - 2.5L - 0.9KAl为常数当: L 20.00时, Al=A+320.00 L 21.00时, Al=A+221.00 L 22.00时, Al=A+122.00 L 24.50时, Al=A L 24.50时, Al=A-0.5 n第三代公式SRK/T 公式Binkhorst 公式Holladay 公式Hoffer-Q 公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