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5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5页 / 共65页
第6页 / 共65页
第7页 / 共65页
第8页 / 共65页
第9页 / 共65页
第1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谢曙光谢曙光邮邮 箱:箱:LabxsgLabxsgkingmed.comkingmed.com.cn.cn科科 室室: : 实验诊断部放射免疫室实验诊断部放射免疫室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生物安全主管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生物安全主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什么是安全管理?所谓安全管理,就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 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以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 和集体的财产不受到损失,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 高效益,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安全管理是一项全面、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工作安全管理是一项全面、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工作一、推行实验室安全规则一、推行实验室安全规则意义及目的意义及目的n n推行实验室安全规则,在于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推行实验室安全规则,在于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n推行安全规则也为保障工作人员、实习人员的安全及健康,建立安全舒适的实验环境。n n事故的起因是:由事故的起因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及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原因,占绝对地位主要原因,占绝对地位n n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物、环境的因素造成;人、物、环境的因素造成;n n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管理不善、不重视、无安全政策及决心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管理不善、不重视、无安全政策及决心本质原因本质原因 (管理) 控制不足(起源) 基本原因(征候) 直接原因事 故(损失) 灾 难二、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二、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三、三、事故原因分类分析事故原因分类分析天灾天灾 占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占98%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环境不安全环境凡不知、不顾顾、不理、 不能、粗心、迟钝迟钝 、 疲 劳劳、失检检、情绪绪各种内 在外在的行为为 工作场场所中,工作环环境 、设备设设备设 施对对人所产产生 的危险险因素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完善文本建立文本建立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安全 检查与完善检查与完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 添加添加员工员工 培训培训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实验室运行前的安全建设实验室运行前的安全建设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实验室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实验室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实验室与行政、后勤部门的协调实验室与行政、后勤部门的协调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实验室安全回顾及安全计划实验室安全回顾及安全计划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实验室运行前的安全建设实验室运行前的安全建设实验室的建设要认真做到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即“三同时”原则,搞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1. 处理溢出污染的洗眼装置、洗手装置、消毒液、吸水纸等; 2. 处理生物损伤的急救药箱、药品及急救处理简要说明; 过氧化氢溶液(100ml) 75%润达酒精(100ml) 安尔碘皮肤消毒剂(60ml) 绷带、胶带 医用棉签 医用剪刀 医用镊子 止痛药 创口贴(一)(一) 建设实验室时应考虑的安全设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实验室时应考虑的安全设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处理化学品外溢的冲淋装置、化学品处理工具箱及物品等; 高效耐酸碱工业手套; 防护眼镜; 围裙; 吸水棉; 防毒口罩; 防毒面罩; 中和试剂NaHCO3; 沙子。 4.处理放射性物品溢出的清洁剂、监测仪等; 冲淋装置化学品处理工具箱5. 各种安全提示性的挂图;6.存放化学品的化学品贮存室;7.存放化学品废液的化学品废液贮存室;8.存放医疗废物的医疗废物贮存室;9.存放标本的标本贮存室;10.存放放射性废物的放射性废物专业贮存室;11.存放试剂的冰库或冰箱;12.存放卫生工具的卫生工具贮存室。1.生物安全柜 排除病源微生物污染2.通风柜 排除危险化学性气体3.灭火器或消防栓 扑灭火灾4.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 预防毒气中毒5.排气、通风系统 排除空间中有害物质或通气(二)(二) 根据存在的生物因子或危险源来考虑地其它特殊的安全根据存在的生物因子或危险源来考虑地其它特殊的安全设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设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三)其它要求(三)其它要求1.安全设施的安装方位及贮存室的建设方位应充分考虑这些设施或贮存室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避免互相引起的危险;2.建设的贮存室应考虑贮存物品的温度、光度、湿度的要求; 3.实验室起用前应对可能存在的生物危害、准备的防护措施、安全计划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估,建立各种预防危害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实验室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实验室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通过各个实验室危险点的控制进行管理。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必须从各个科室内做起,一切安全管理措施、方法、手段只有在各个科室内真正发生作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和伤害。设备、环境的安全化设备、环境的安全化实验室应针对设备、环境中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特点,实验室应针对设备、环境中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特点,综合归纳各种消除、预防它们的对策措施。综合归纳各种消除、预防它们的对策措施。1. 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2. 无法根除时,采取措施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如:以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3. 根除与减弱均无法达到时,则对危险、有害因素加以屏蔽和隔离,如标本安全罩、分开标本瓶盖的防护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 设置薄弱环节,防止重大破坏性事故,如:保险丝、电安全阀等;5. 防止接近,使人不能进入危险、有害因素作用的区域,如:安全栅栏;6. 时间防护,使人民处在危险、有害因素作用的环境中的时间缩短,如:给从事放免操作的工作人员适当的假期,减少工作人员接触的时间7. 距离防护,增加危险、有害因素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减轻、消除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如:辐射、噪声的距离防护。8. 传递警告和禁止信息,告诫人避开危险或危害,禁止人进入危险或有害区域,如:设置安全标志,信号等。 标本安全罩防护屏作业环境的整治和改善 作业环境的整治和改善目的在于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整洁、方便、安全、舒适、高效、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及操作要求的作业环境。(一)工作空间的合理设计,比如:(一)工作空间的合理设计,比如:使用频率高和最重要的设备,操纵控制装置应在最佳作业范围内,以便于作业者观察和操作;保证适当的机器间距和足够宽度的作业通道;工作台、桌及座椅应根据人的作业姿势确定适当的工作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实验室内的物品,如桌和座椅应比较容易清洁生物因子的污染等。 (二)作业场所的清理和整顿,比如(二)作业场所的清理和整顿,比如 :把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区分开,并且清除不需要的物品;对垃圾和边角应该及时清除;合理确定物品的放置方式,物品应放在便于使用的地方,特别不能在安全通道或安全设施处存放物品;经常对作业场所进行清理和整顿,进行5S管理。 (三)(三)合适的照明、通风、温度、湿度,比如:合适的照明、通风、温度、湿度,比如: 合适的照明目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光环境,减缓工作人员视力疲劳,使人心情舒畅、精力集中,达到提高效率、保证检测结果质量;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目的:创造一个良好的热环境。 安装空调、改进通风设施。 (四)(四)毒、噪声、生物因子感染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比如:毒、噪声、生物因子感染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比如: 对于有毒的病原体,可以通风排毒、净化后排放等;对于噪声,可以改善仪器设施的性能、更换新的仪器设备等对于生物因子感染,可以通过预防接种、实验过程的防护等(五)适当的色、音、味的调节 : 色彩能对人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颜色管理能增加人判别物品的能力,减少错判、误判等。音乐的调节表现在心理效应上,中午或下班后在实验室播放合适的音乐可以使工作人员精神放松,心情舒畅,增添力量,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香味,能沁人心脾,愉悦身心,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一些气味比较浓的科室。 (六)安全信号装置、安全标志的完善,比如六)安全信号装置、安全标志的完善,比如 : 消防报警器的正常状态;应急灯及安全出品标志的正确安装;逃生路线图的安装和了解;安全色的正确使用及区分;安全标志的正确使用、有效、区分。 人员的选配、教育和培训人员的选配、教育和培训(一)人员的合理选配(一)人员的合理选配 人员的合理选配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确定实验室工作对招聘的人适应性要求,确定实验室工作对招聘的人适应性要求, 对招聘的人员进行职业适应性检查。对招聘的人员进行职业适应性检查。 招聘新员工 人的能力和个性选择合适的岗位,轮岗的人员 另一岗位的合适性。职业适应性检查包括: 身体健康检查 个性和能力的心理检查 过敏检查等。 (二)(二)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教育与培训 安全培训是一个长期并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目的是: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达到工作人员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 安全态度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技术培训。三者缺一不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好的安全教育效果。三者缺一不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好的安全教育效果。 安全态度及习惯教育 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建立实验室安全的目的 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安全知识教育 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 防火防爆 用电安全 化学品安全使用 放射性安全 生物危害防护 安全技能培训 高压消毒灭菌锅的操作 废物的处理 事故处理 急救方法 去污染处理 化学品溢出处理等 安全防护实验过程的安全化实验过程的安全化 实验过程是以工作人员为主体进行的,实现实验过程安全化应主要着眼于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采取的措施应包括:采取的措施应包括: 工作与休息的科学安排; 实验方法的改善; 实验过程及安全作业的标准化;(一)工作与休息的科学安排(一)工作与休息的科学安排 合适的工作时间;合适的休息时间;适当的工作节奏,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工作强度;通过建立目标、定期轮换工作等来改善单调的实验操作。 (二)(二)实验方法的改善 重点改善事故多发的实验工作、危险工作,如:病理切片方法的改善等;定期观察工作人员的实验操作过程,及时改正错识的操作;规范实验操作姿势,粘贴宣传图,保证工作人员舒适、有效的工作等。 (三)实验过程及安全作业的标准化 标准化作业标准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化,应制定作业标准,即安全手册,有以下几个内容: 安全手册的内容应包括:I. 各种危险作业程序,比如:电安全、防火安全、生物安全、放射性安全等;II.作业位置、姿势、动作,比如:动作要素和运动范围、加样的方法、安全防护等;III.安全要点:即对安全工作的重点提示,目的在于防止作业中发生危险出现意外的操作要领。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符合公司的质量手册; 结合实验室本身特点,真正做到能够统一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 在不继总结经验,上下协商讨论下,反复修改完善; 每年进行回顾并记录; 制定安全手册要求:生物安全金域医学检验中 心生物安全总要求 广州金域医学检 验中心实验室安全 委员会 实验室安全及职 业性疾病处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