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5页
第2页 / 共135页
第3页 / 共135页
第4页 / 共13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第6页 / 共135页
第7页 / 共135页
第8页 / 共135页
第9页 / 共135页
第10页 / 共135页
亲,该文档总共1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 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 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 知识的增进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舒尔茨(Schultz, T. W.)主要内容n人力资源n人口与经济发展n就业与经济发展n教育与经济发展一、人力资源n什么是人力资源n人力资源的先天同质与后天差异n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n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1.1 什么是人力资源n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又称人力 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包含在人 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是知识、技能、 体力等质量因素之和n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就是潜在的劳 动生产力;发挥出来,就是现实的劳动 生产力1.2 人力资源的先天同质与后天差异n先天同质n后天差异1.2.1 先天同质n人的先天能力个体之间有差别,但根据 大数法则,人的能力的分布在群体、国 家和地区之间大体相同*n古典经济学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 力资源,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是同 质的,因而将注意力放在物质资本的积 累上1.2.2 后天差异n劳动力不同质(力量、技能等质量指标 不一样),差别由后天造成n后天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医疗保健和营 养、教育和培训等获得*n获得后天能力必须支付成本,进行人力 投资*1.3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n1960s以来,发展经济学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 了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n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 经济绩效的不同n余值增长率的分析n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n内生经济增长模型n教育产业n结论1.3.1 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 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n19401960s期间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 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n舒尔茨认为主要原因在人力资源的差异 ,日本和西欧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在战争 中保存,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低 ,所以外资利用效果不同*1.3.2 余值增长率的分析n余值增长率TFP及其细分研究*n丹尼森(1983)估计美国19481981年 的经济增长中,TFP占66%,而其中人力 资源因素(教育、医疗卫生、知识、技 术与经验积累等)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的贡献率为60%1.3.3 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n一个人的收入与他所受的教育程度呈正 比(人群间的比较)*n如果收入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劳动生产 率水平,于是可以建立教育与经济增长 的关系*n同时,教育除了私人收益以外还有社会 效益,也会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发展*1.3.4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n卢卡斯生产函数n 为人力资本, 为人们用于工作的时 间, (1 )为人们用于学习的时间, 为学习效率参数1.3.5 教育产业n2006年6月10日,代表英国大学校长的组织 Universities UK公布了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经济影 响:英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在4年之内增加了100亿 英镑并且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450亿英镑,这比飞机 制造业和制药业都还要多,在英国经济的地位仅次 于法律服务和附属金融业n英国高等教育2003年至2004年的总收入为169亿英镑 ,比前一年度的总收入多出41亿英镑。此外,英国 高等教育的出口收入为36亿英镑,并且提供了28万 个全职的工作机会。另外,英国大学每赚进1英镑, 就会连带地让周边产业赚进1.52英镑,英国高等教 育还连带带动周边产业赚进了256亿英镑1.3.6 结论n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强调物质资本在经 济发展中的作用,但1960s以后,越来越 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人力资源对经济发 展也有重要作用,有的甚至将其视为经 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4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n数量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大量的人 力资源处于不得其用(Under-utilized) 的状态,这就涉及到人口与就业两方面 的问题n质量方面,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如何 改进就必须研究教育问题二、人口与经济发展n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现状 n人口转变 n生育的微观经济分析 n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n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战略 2.1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现状 n世界人口增长 n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 爆炸的结果 n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趋势 2.1.1 世界人口增长 n公元元年,世界人口为2.5亿,此后到 1750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0.05%,到 1804年才达到10亿n10亿(1804)到20亿(1927年)共花了 123年,此后分别花了33年、14年、13年 和12年增加到30亿、40亿、50亿和60亿n目前世界人口60亿2.1.2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 家人口爆炸的结果 n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世界人口 增长率n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n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具有巨大的惯性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 世界人口增长率n1960年1979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 1.9%,发展中国家为2.3%,发达国家只 有0.9%n1980年以来,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1.6% ,发展中国家为1.9%,发达国家只有 0.7%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n中国13亿人口,印度、印尼、巴西、孟加拉、 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人口都过亿 ,单中国和印度每年就给世界增加2500万人口n当然,中国已经为世界人口增长率下降作出了 突出的贡献。中国的人口增长已从19801990 年的1.5%下降到19901997年的1.1%。撇开中 国,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要高得多,每年 均在2%以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具有巨大的惯性n人口年龄分布呈现“年轻化”,使人口增 长出现“回声效应”(生育人口、死亡率 )*n支配人们的生育观念在短期内不会发生 根本性的变化*2.1.3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趋势 n按目前的人口增长率,世界人口每35年 翻一番n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50年,如果发展 中国家人口增长能得到有效控制,人口 将达80亿,否则将达120亿n新增的人口中,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其中一半以上在亚洲(南亚)2.2 人口转变n何为人口转变(Demographic transition) n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 n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n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与人口爆炸2.2.1 何为人口转变n什么是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n按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联系社 会经济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将人口增长 和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之间的相继 转化即称为人口转变2.2.2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 n如下图n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阶段及 其原因*n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及 其原因*n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及 其原因*出生率/死亡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死亡率出生率时间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2.2.3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n人口转变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 于发展中国家,如下图n1950s以前是第一阶段*n19501960s中期进入第二阶段*n1960s中期以后发生分化(韩国、斯里兰 卡和古巴等国家如A线,其他绝大多数发 展中国家如B线)5040302010出生率/死亡率(%)BABA出生率死亡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900195019651970未来时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2.2.4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与人 口爆炸n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被拉长, 渐进的人口转变没有导致人口爆炸*n发展中国家由于借助外力,第二阶段缩 短,因而出现了人口爆炸及强大的惯性*2.3 生育的微观经济分析n微观层面也有惯性n生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n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其他因素 2.3.1 生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n生育子女带来的效用n生育子女的成本n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n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育的成本收 益比较生育子女带来的效用n劳动经济效益*n养老保险收益*n消费享乐收益*n维系家庭的地位*n承担家业兴衰的风险*n维系家族昌盛*生育子女的成本n直接成本*(上海市妇联、上海社会科学 院2005年联合发布的上海市家庭教育发 展状况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拥有18 岁以下子女的家庭中,孩子教育消费占 全家总收入的236%,该比例远远高于 美、加等国10左右的居民教育支出比 率;如果加上大学教育和海外留学费用 ,这一比例还会大幅上升)n机会成本*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n将子女也视为一种消费品*n收入效应:一个家庭收入增加将导致对 所有消费品(包括子女)需求的增加n替代效应:收入增加意味着生育子女的 机会成本提高,子女变得昂贵了,父母 将以其他消费品替代子女*n图示(第97页图,C1C2C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育的 成本收益比较n效用比较*n成本比较*n所以发达国家出生率低,而发展中国家 出生率高2.3.2 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其他因素 n对婴儿死亡率的认识*n对性别的偏好*n政府补贴的外部性*n家庭的结构(家族或原子)*n社会习俗(养儿防老、反堕胎等)*上海的人口增长n上海常住人口自1994年自然增长率在全 国率先出现负增长(-1.20)以来,到 2004年呈现零增长2.4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n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n负面影响n正面影响n最适度人口2.4.1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n马尔萨斯的悲观观点n人口增长与储蓄率负相关n人口增长与不平等和贫困n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n人口增长与失业n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n实证研究的质疑马尔萨斯的悲观观点n人口增长若不受控制,将以几何比率增 长n生活资料由于土地的边际报酬递减,只 能以算术比率增长n人口增长将使人均消费下降,经济增长 陷于停滞,人们生活勉强维持人口增长与储蓄率负相关n人口增长使消费增加,储蓄率降低n人口增长使年龄结构年轻化,使储蓄率 下降人口增长与不平等和贫困n生育的微观经济分析得出穷人的人口增 长率更高n这使得贫富差距拉大,贫困问题更加严 重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n人口增长使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 、公共资源以及环境承载更重n大量的资源、环境是不可再生的人口增长与失业n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特别是农村 人口增长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升n人口流动,如果城市创造就业能力有限 ,加之先进技术和机器的大规模运用降 低劳动需求,导致失业上升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n人口增长使年龄结构年轻化,带来高赡 养率n这一方面影响儿童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使很多家庭无力承担教育成 本,童工现象普遍n导致人力资本下降实证研究的质疑n1967年,库兹涅茨等人根据19世纪和二 战以后很多国家的数据对人口增长与经 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 北美、欧洲、澳洲等地,人口增长与经 济增长同步n在东亚,人口增长也没有降低经济增长2.4.2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n人口增长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促进 创新n人口、需求与创新n人口、多样性与创新n人口与产出人口、需求与创新n农业为例,人口增长使需求上升,推动 人们创新,技术进步,增加产出,满足 需求n制造业是另一个例子。Boserup(1981)指 出欧洲不断增加的人口密度推动了制造 业的发展;欧洲制造业首先发展的地区 同时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人口、多样性与创新n人口越多,人口的多样性越大,就越有 可能产生新的思想n产生天才的概率既定,人口越多,天才 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国和新加坡)人口与产出n在一定的范围内,人口与产出是正相关 的2.4.3 最适度人口n使人均收入最大化的人口规模n使总福利最大化的人口规模n现有资源能够养活的最大人口n使边际产出为零的人口规模使人均收入最大化的人口规模n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成倒U型关系*使总福利最大化的人口规模n被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亨利 西奇威克所采用n人口应被鼓励增长到这样一点,“在该点 ,不是平均效用最大,而是人口数与平 均效用的乘积最大”,即使人们的总福利 最大现有资源能够养活的最大人口n马尔萨斯的人口均衡水平n超过P1一水平,平均产出就会下降到生存所必 须的水平以下n P2 P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