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组 异国风情教学内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威尼斯小艇、 与象共舞、 彩色的非洲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 异国风情” 为专题进 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为 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并抒发了作者对德国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 ;威尼斯小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与象共舞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彩色的非洲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 动 物世界、人 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人读后大开眼界,十分向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1. 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 为人人” 的人生境界。2. 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3. 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4. 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2(二)知识要求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2.了解从事物的几个方面展示事物多姿多彩的写法,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三)能力要求1.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的特点,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 态美。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的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段落。课时安排: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两课时威尼斯小艇 两课时与象共舞 一课时彩色的非洲 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课时回顾与拓展 一课时习作 两课时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课 题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 寻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3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难点 体会“人人为 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准备 有关德国民情风俗的资料教学方法 图文并茂、激趣朗读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修订栏预习通读导语,了解单元主题导入一、激趣导入1.播放德国的风光片,并讲解:德国,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有梦幻般的莱茵河畔,有神秘的黑森林总之,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它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把画面停在街道画面上)德国人家家户户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什么?原来(板书课题: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2.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 自己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教学过程二、检查预习:1出示:4脊梁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如/入/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学生读、正音。 2课文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三、感悟朗读1季老先生在三十五年后重返德国,再次见到这样的景象,感慨万千!请你默读全文,迅速在文中找一找,哪一句话写出了季老先生由衷的感叹?2交流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象!多么奇特的民族!出示并齐读,什么词语首先跃入你的眼帘?(抓 “!”;“奇丽、奇特” )板书:奇丽? 奇特?3同学们,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 样奇丽的景色?(课件出示)预设一: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 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1从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景色美?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2这种美丽神奇在哪里?学生交流,点出: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5预设二: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 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1从哪些词语你体会到了景色的奇丽?2指导朗读。四、点拨提升1引语:( “瞧,这些花儿都簇拥在一起, 这一丛,那一簇,这就叫花团锦簇。不仅花的品种多,颜色也多,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真是姹紫嫣红。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我们沐浴在花的海洋里,看着花开,闻着花香,听着鸟语,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咱 们现在就走进这花的海洋。2.入情入境朗读。3走在这样的街上,如果是刚刚放学回家的你,心情会怎样?如果是留学在外的季先生,心情又会怎样?3导语:真是“人在街上走,如在花间游。”带指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6着这种享受的惬意读读这诗一般的文字。4.再读体会。总结五、课堂总结1看到这样的景色,谁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2(板书)把奇丽的“?”改成“!” ,下 节课继续讨论奇特的民族。板书设计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丽! 奇特?作业布置 摘抄描写花美的词句。教学后记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课 题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领悟“奇丽”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 为人人” 的人生境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难点 体会“人人为 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7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感悟交流、情境朗读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修订栏预习导入一、听写词语,回顾内容 1.听写:奇丽 奇特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境界 耐人寻味 2.昨天,我们随着季羡林先生游览了德国城市哥廷根,知道了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中有两句话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这种异国风情的赞叹,就是 (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学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教学二、品读课文,感悟境界 (一)品读“奇 丽的景色” 。 1.“我”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 赞叹?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想“丽”在哪里,“奇”在何处。 2.“许多窗子连 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生活中有哪些场面或事物让你“应接不暇” ?课文中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绚丽景色,体会“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色虽然值8过程又是什么让“ 我” 感到“应接不暇”呢?作者把花比作海洋,谁来说说海洋的特点?(无边无际)整条街道上的花就像海洋一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让人应接不暇,真是既美 丽又奇特。难怪“ 我”禁不住发出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 (二)体会“奇特的民族 ”。 1.从哪些句段能体会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2.如果你跟随作者第一次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的感受会是什么?3.课文中,作者用了两句简洁的话来概括自己看到的情景,请找出来。 4.谁能结合上下文,谈谈对“人人为我,我 为人人”的理解? 5.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看到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景象,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三)朗读升华 在德国,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闻到鲜花绽放的清香,能感受到“人人为我,我 为人人” 的境界。这奇丽的花,这奇特的民族,深深地打 动了季老先生,所以他发出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齐读) 正是这种“我为人人” 的境界,让我们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他们“家家户户都在养得赞叹,但“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这样,“任何一条街”都这样 ,就十分罕见,这是“奇”。)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假如自己是季羡林先生心里是怎么想的?创设情境地朗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9花”(学生接 读第 2 自然段部分文字。) 正是这样奇特的民族,也才有了这样奇丽的景色:走过任何一条街(学生接读第 3 自然段写景部分。) (四)理解“变 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四五十年前,季老先生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四五十年后,季老先生看到的还是这样的景象,这时他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齐读第 4 自然段。(课件出示:“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1.联系上下文说说“ 什么东 西变了,什么 还是没有改变”? 2.填空:四五十年后,我故地重游,发现_变_了;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_,原来,_始终没有变。 3.不错!花的美丽没有变。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人的习惯没有变。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有效、充分地朗读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10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 人的思想境界没有变。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总结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季老先生故地重游,他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看到了什么?(出示填空题: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梦见了_;梦见了_2.齐读诗歌给予(配乐): 如果你给我一条鱼/我就让你看到整个海洋世界/如果你给我一朵花/我就让你拥有一片花海/如果你给我一片树叶/我就让你看到整片树林/如果你给我一双翅膀/我给你一方自由飞翔的天空/如果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让你得到爱的阳光/让它温暖你那四季如冬的心/让快乐和幸福永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我们每个人都绽放成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心里/也在别人的眼里 板书设计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丽! 奇特!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2.积累优美的词句。11教学后记26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课 题 26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 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有关威尼斯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修订栏预习查阅关于威尼斯这座城市的资料导入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21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2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威尼斯的知识。3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浏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教学过程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2读了课文,你感受到威尼斯美在哪里?3. 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4.全班交流:威尼斯城市风光美;威尼斯小艇的美。请学生读读描写威尼斯风光的句子。自由交流感悟。三、直入课文,感受小艇“形之美” :1学生画出描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句子。 (随即课件出示)2自由读这段话,威尼斯的小艇美在哪里?3交流指导:“二三十英尺”大概有多少长?为什么把小艇比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