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实践搞好三农服务工作创新实践搞好三农服务工作近年来,鳌头供销社在上级社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开拓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努力践行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做到内强实力,外树形象,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一、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鳌头供销社主动作为,先后领办了广州市从化黄茅甜笋专业合作社、广州市从化玉兔花生专业合作社、广州市从化桥头花卉专业合作社和广州市从化石漓头嘉宝果专业合作社四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 281 户 ,带动农户 2000 多户 。各合作社成立以来运作正常,带动农民逐步实现增收致富,其中广州市从化黄茅甜笋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成绩较为突出。黄茅甜笋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08 年 5 月份,现有社员 108 户,带动周边四条行政村 1000 多户农户,甜笋种植面积 10000 亩,其中示范种植基地 1000 亩。该合作社主要做法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切实履行合作社法,走规范化经营之路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确立以“办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 ,致富一方农民”作为发展目标,一是从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着手,明确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职责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二是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盈余分配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等,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做到“民办、民管、民受益”;三是始终坚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来开展各项工作,坚持走规范化经营的道路 ,真正做到有组织、有带动、有规模、有品牌和有效益。(二)加强社员培训,引导科学种植,强化科学服务合作社成立之后,为了使社员能够迅速掌握甜笋种植加工管理技术,合作社请来了甜笋之乡英德市的农艺师和有关专家给广大社员讲授如何种植、管理、收获、加工等技术。三年来,合作社一共举办了 8 期种植技术管理培训班,参加培训的社员达 1500 多人次,使社员农民能够真真正正地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实现了增产增收。(三)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强化市场信息服务卖笋难曾经是困扰当地农民多年的问题,丰产年优质的甜笋 0.30元一斤都很难卖出去,大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合作社成立以后,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想方设法拓展销售渠道。一方面积极组织理事会成员和部分社员到英德、东莞、广州、湖北等地跑市场找销路;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农超对接”和“农校对接”洽谈会,与多家超市和高校签订供求协议书,为解决产品出路拓宽了渠道。(四)兴建甜笋加工厂 ,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为方便社员出售甜竹笋,合作社在当地村委的大力支持下,租地 5亩,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经多方筹集,2008 年开始投入 60 多万建造了一间占地面积 5000 平方米的甜竹笋交易加工厂,并购置了生产加工设备。2008 年合作社收购加工甜笋 33 万市斤,2009 年为 55 万市斤,2010 年为 121 万市斤,2011 年 135 万市斤 。价格由原来的每市斤 0.35 元到0.55 元,到 0.65 元,到 2011 年收购价格上升到每斤 1.00元。2009 年以来合作社连续三年盈利 ,共计 20 多万元,对社员实现了二次分配。甜笋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初步形成,为带动社员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五)加强合作社品牌建设,努力开创合作社发展新局面合作社成立以来,一直十分注重品牌建设,努力将“黄茅甜笋”作为“一村一品”和名优农产品来打造,使产品能够走进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一方面注册“黄茅人”牌甜笋商标,对产品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办理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大大提高产品的信誉度。除了加强品牌建设之外,合作社还一直坚持以为农服务,实现助农增收致富作为奋斗目标,以想干事、干成事为工作理念,以示范社建设作为契机,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合作社得发展”的新局面。在有关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合作社被认定为 2009 年度广东省供销社系统示范专业合作社,2010 年度广州市和从化市示范专业合作社 ,2011年度广东省示范专业合作社。2011 年 10 月 18 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同志率广州市人大农村委代表就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实施情况到黄茅甜笋专业合作社视察指导工作,对供销社领办的合作社,能够实现有带动、有规模、有利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示要加大力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011 年 10 月 27 日原国家农业部长陈耀邦在广州市农业局长汤锦华的陪同下到黄茅甜笋专业合作社参观指导工作 ,对合作社坚持做到“民办、民管、民受益”表示十分赞赏。二、认真贯彻落实政府惠民政策,积极创建平价商店平价商店是指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以企业自主投资经营为主,对大众生活必需品承担稳定物价的责任,做到惠民社会责任的商店。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依托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平价商店稳定农副产品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意见(粤201139 号)和从化市政府从化市农超对接平价商店建设方案精神 ,鳌头供销社迅速行动起来,边学习文件,边选点 ,务求尽快建好平价商店 ,将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主要做法有三方面:(一)行动迅速鳌头供销社接到建设平价商店任务后,马上行动 ,从选点到平价商店建成开业,仅用了三个月时间。(二)工作到位按照文件精神和建设要求,鳌头供销社将原来家家福商场升级改造成万福源平价商店,营业面积 1100 平方米,其中农副产品专柜 300 平方米,先后与 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农副产品购销协议 ,农副产品包括蔬菜,水果,猪肉,食用油,蛋类 ,大米等 60 多个品种,价格比周边市场便宜 15%以上。(三)成效显著万福源平价商店开业以来,坚持做到三确保和四规范,即确保价格低廉、品种多数量齐和质量安全 ,规范诚信承诺、价格公示、门店装修和规章制度 ,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张当天生意火爆,顾客络绎不绝,销售额达 5 万多元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群众得实惠。为减少经营环节,降低经营成本 ,平价商店直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供货协议,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的经营模式 ,使平价专柜中的农产品价格比周边市价普遍低20%左右,而且质量保证 。这样可以让群众得到真实惠,可以切实解决农民和社员的产品出路问题,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助农增产增收,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扩大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和质量 。二是企业增效益。平价商店的低价销售可以带旺人气,使销售业绩大幅增长。企业在办平价商店中尝到了甜头,在政府的帮扶支持(开办补贴)中增加了劲头,积极性很高,形成辐射和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农超对接平价商店的建设中来 。三是物价见平抑。平价商店改造完成后,扩大了农副产品平价专柜的规模和影响,对周边企业的定价形成了辐射和带动,出现同行到平价商店采价后主动调低定价的情况,平价商店对平抑物价的作用将不断显现。经过努力,万福源平价商店在 2011 年 11 月份被认定为从化市首批平价商店,是从化首家镇级平价商店,并在 2011年 12 月 31 日举行挂牌仪式。今后,鳌头供销社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切实做好为“三农”的服务工作,为农村繁荣、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