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www.jszybase.com- 0 -浅谈初中古诗词赏析教学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的中考和高考都加强了古诗词赏析能力的考察,因此,搞好初中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显得必要而紧迫,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让学生真正形成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他们终身受益呢?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情感价值观等局限,循序渐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赏析方法和技巧,并自觉运用到课外古诗词的赏析中。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除了“三赏”教学法,即赏“情感” 、赏“技巧” 、赏“妙语” ,效果比较明显,特以人教版 七九年级语文课本所选古诗词为例谈谈看法。一、赏“情感”“诗言志” 、 “诗缘情” ,诗人写诗,绝非无病呻吟,往往有感而发,感于外面发于“情”。通读全诗,理解诗的内容,初步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这是赏析的第一步。古诗词抒发的感情不外乎以下几种:1;爱国情感(忧国忧民,杀敌报国) ,2,人际间真挚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 ,3,思乡之 情,4,热爱山水田园,5,抒发壮志豪情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忧郁,6 感时伤怀。归纳出这几种情感并非让学生对号入座,而是帮学生初步确定诗的主旨,不至于曲解诗人的情感倾向。如何来确定呢?首先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遭遇经历,个性特征等。如李白生活 在盛唐时期,个性浪漫而张扬,傲视权贵,渴望能够施展才华而郁郁不得志;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时期,一生穷困潦倒,遭遇乱世流离的不幸,一生忧国忧民;刘禹锡,苏轼屡遭贬官的经历,岑参,范仲淹边塞军旅生活;辛弃疾、陆游遭排挤打击,报国 无门的无奈;李煜由帝王沦为阶下囚的遭遇等等。其次是通过标题来引导。有些标题即指明了诗的主题,如标题中出现“送” ,表明是送别诗,往往是表达真挚情感的;出现“塞上塞下” ,表明是边塞诗,往往是表 现戍边将士的爱国思乡之情;出现“秋”则往往是悲秋之作,抒发的往往思乡怀人之情等等。再次是通过意象(人、景、物)来确定,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胡马” , “单于 ”, “楼兰”象征入侵的敌人;“柳”与送别诗有关,唐人有折柳相赠而别的习俗,表达对朋友的祝愿;“雁” , “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花落” , “花残”令人伤感,表达感时之情;“杜鹃” , “子规” ,叫声哀婉,令人凄凉哀伤;“菊” “梅”则象征坚韧,高洁等等。总之,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初步把握诗的主旨,这仅是“点” ,要想真正具备这种把握能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www.jszybase.com- 1 -力,由点到面,还需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古诗词。二、赏“技巧”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三个方面,这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1:抒情方式,抒情是诗的灵魂。教者在教学中应明确诗人常用的抒情方式。具体表现为1直抒式,直抒胸臆,如关雎 , 蒹葭爱慕之情流露大胆而直接,强烈而真挚。“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都直接抒发了思乡之情。 (2)叙事式,即通过叙事来抒情,如木兰诗 观刈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3)写景式,这是最主要的抒情方式,情景相生,写景就是为抒情服务的。 观沧海 , 春望 , 使至塞上 , 钱塘湖春行 渔家傲 , 天净沙 秋思等均是情景珠联璧合的典范之作。 (4)议论式,即通过一轮来抒情,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等。2:修辞方法,修辞的运用可以丰富表达的内容,修辞方法的分析对理解诗的内容较为重要,诗词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双关,互文等。笔者在分析时常提问:为什么用与不用?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理解修辞方法运用的作用。 雁门太守行首句中“黑云” , “金鳞”的比喻,写出敌重兵压境及守城将士们严阵以待的情形。 望庐山瀑布中的夸张则表现出李白诗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3:表现手法,诗人常用烘托,渲染,典故,借古讽今,虚实相生等表现手法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以利于自己情感的表达。如泊秦淮首句“烟,水,月,沙”四种景物烘托出凄迷冷寂的气氛,暗示唐王朝国运衰微,隐含对国事的担忧,与下文沉湎声色享乐的达官贵人形成对比。 观沧海中曹操先写眼前大海生机勃勃的实景,后写想象之景,以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博大气象,来抒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宽阔胸襟。三、赏“妙语”妙语的理解分析主要是分析其含义及表达作用,体会其妙处。笔者在教 学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指导赏析:一是换字法;李白的塞下曲 “霄眼抱玉鞍”中“抱”能否换“枕”?“抱更见军中生活的紧张,将士们只能抱鞍打盹,一有敌情,抱鞍即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故“抱”更合军中习惯,较“枕”准确。二是“填空法” ,笔者曾让 学生做过这样一道题:在“轻风( )细柳的空格内填上一个动词,备选动词有“吹,摇,扶,舞” ,结果绝大多数选择了“扶”并能说出“扶”的妙处。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的“护,送”的妙处。三是情境分析法。 “黄沙百 战穿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www.jszybase.com- 2 -金甲” ,让学生想 象西北边疆地区封杀强劲,漫天飞舞,人长期身处其间是何感受,然后再说“穿”的作用,铠甲 都被风沙磨穿,更何况人的血肉之躯。 “穿”写出环境恶劣,战事频繁,突出表现了戍边将士的顽强意志和杀敌报国的坚强信念。上述赏析法,其实广大教师都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学中有所运用,我只不过将一点心得体会付诸文字而 已。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