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县党政领导班子县党政领导班子 20162016 年工作总结年工作总结县党政领导班子 2016 年工作总结工作总结2016 年,xx 县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按照党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绿色发展、民生至上、务实干事、创先争优”的发展理念,以真干促发展,以实干争先进,圆满完成了全年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 116 亿元,同比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达 75.7 亿元,同比增长 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 4.13 亿元,同比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29.7 亿元,同比增长 1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26379 元和 15673 元 ,同比分别增长 9%和 10%,争取上级财政性资金 14.7 亿元。圆满承办了全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社区、妇联巾帼科技特派员培训和全区美丽庭院建设、农企利益联结、西部区电商扶贫培训、嘎查村党组织书记电商示范培训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 26 个现场会。荣获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自治区生态宜居示范县城、自治区卫生县城、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多项殊荣,xx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一、坚持绿色发展,县域经济取得新突破(一)现代农业强劲发展 。绿色特色农业品牌已经打响,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菜博园”建设上档升级,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布局成型,“农、科、文、旅”深度融合,建成温室 1052 栋,设施农业面积突破 7.4 万亩,利用率达到96%。万亩肉羊养殖园区规模扩大,“羊博园”内涵提升,“一环三区”发展框架初步形成 ,建成养殖场 63 个,整村推进示范组 260 个,发展精细化养殖户 2 万户 、力农云联牧场客户 6 万户,肉羊饲养总量达到 500 万只,百万只肉羊生产联合体初具规模。“葵博园”扩容提质,三瑞公司新三板上市成功,向日葵技术研究院、农资大市场辐射带动能力增强,渤商所葵花籽交易中心网上交易量累计 528 亿元,“xx 向日葵”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种子研发、基地种植、市场销售、精深加工、线上交易、企业上市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全面构建。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建成市级特色农业高效园区 3 个,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65 万亩,获批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特色养殖适度扩张,建成特色养殖示范组 17 个。农企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创建国家级示范社 3 家、自治区级9 家、市级 8 家、家庭农牧场 7 家,结成农企利益联结链条902 个,辐射带动农户 3.8 万户,流转土地 59 万亩。集成“九大”服务体系的现代农牧业服务中心建成运行 ,获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土壤养分检测资质认证 ,开展“菜单式”培训 433 场次 8.8 万人次。(二)新型工业稳中提质。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 10%。引进项目 15 个,到位资金 24.4 亿元。实施重点工业项目 33 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0 亿元,联星光伏新村一期 50 兆瓦光伏发电、比特大陆云计算、沃丰生物有机肥等 20 个项目基本完工,青青草原饲料、巴美沼气扩建 、泰达新能源、华圣源热力等 13 个项目顺利推进 。工业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形成“四横六纵”路网格局,入驻企业 145 户。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园暨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入驻企业 82 户、投产 56 户,解决就业 1500 人,成为自治区“双创”试点基地和第二批结合创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启动建设,签约企业 4 家。集就业培训、贷款融资功能于一体的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更加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发放“助保贷”5485 万元。河套特色食品产业园建成完工,首批签约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小摊贩 65 家,电子监管流通环节重点食品经营户 132 家。隆兴昌镇 2.2 万吨污水处理厂扩容升级工程启动实施,3 个集镇垃圾填埋场、7 个村级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率先在全区启动平房区 14000户居民燃煤炉具节能改造 ,21 个环保项目进入自治区环投基金项目库,“环保百日攻坚行动”取得实效,节能减排目标圆满完成。(三)第三产业突飞猛进。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功能提升,县域电商“xx 模式”全区知名 ,入驻企业和个体商户226 户,孵化黄河至北、根在草原、晒阳阳、玉米加农炮等36 个地域品牌 ,“河套购”区域化购物平台上线运行,“河套 xx 农耕”县域公共品牌初步创建,八里桥电商物流园挂牌成立,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点 210 家,“乡村货的”物流覆盖乡镇并延伸进村,宽带网络覆盖行政村,网商销量突破亿元大关,晋升为自治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域农耕文化乡村旅游日益繁荣,河套农博苑建成开放 ,宇鑫温泉水上世界建成运营、海洋馆加快建设,xx 抗日纪念园启动建设 ,高标准建成 10 个旅游文化型村庄,6 个贫困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录,塔尔湖镇获评自治区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乡村旅游观光圈”打造成型,冬捕、冰雪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有序开展 ,全年接待游客 60.4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4.6 亿元。文体活动异彩纷呈,圆满承办国家、自治区、市级书画摄影、村道自行车、越野摩托车等活动赛事,成功举办第二届河套农耕文化节、乡村旅游节、古郡文化艺术节等惠民活动。(四)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大破大立配套农田 59 万亩,全县 230 万亩农田基本完成一轮配套,灌排体系实现全级畅通,建成 11 个“改盐增粮”示范园区,实施改盐增粮 5万亩。完成造林 5.1 万亩,栽植各类大杆苗木 1269 万株,完成村屯绿化 317 个、农防林 1.56 万亩 、通道绿化 243 公里。供水保障更加有力,自来水厂二期工程初步完工,城区分质供水基本实现全覆盖,完成管网入户 50 个小区 2.15 万户,彻底解决了居民健康饮水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实施,240 个村民小组安装智能水表 ,农村自来水供水矛盾极大缓减。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完成通村公路、村街巷硬化 1103 公里 。农网升级改造稳步推进 ,城乡电网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五)城乡面貌华丽嬗变。坚持“水、绿 、文化”同步建设。西区建设展现新貌,汽贸家居建材城、老年大学、社区服务中心完成装修,“三馆一院一中心”主体完工 ,成为全县首家全业态商业中心。棚户区自主改造深入实施,争取到位棚改贷款 2.1 亿元,依法征收房屋 536 户 11.2 万平米,20 个棚户区 138 万平米住房主体完工 。建设东路、团结路东段 、消防路中段等 5 条断头路全部打通,“八横八纵一环”路网格局全面形成 。建成蒙元文化广场、双拥广场等,城区公园广场累计达 21 处,新增绿地面积 1098 亩,绿化覆盖率达 42.7%。县城平房区“十位一体”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背街小巷改造 85 条,建成水冲公厕 29 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街道全天候机械化清扫保洁,新建便民集贸、农机修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形成 5 处早市和烧烤夜市,完成城郊结合部和城区七大出口改造,县城更加整洁、有序、靓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完成“土改砖”整村搬迁 8 个、互助幸福院 12 个 ,782 个村组焕然一新 ,成为全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常态化加强农村环境管理,“437”长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创建美丽庭院 6600 户,联星光伏新村入选“中国最美村镇”,新公中镇永联二组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胜丰镇美丰一组荣获全区美丽宜居示范村庄,2 个乡镇、50 个村获自治区卫生镇村,3 个镇、34 个村获评市级生态镇村。(六)民生福祉节节攀升。民生支出 17.2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72%。优先发展教育,蒙古族学校新校区投入使用,第二小学、沅梦艺术幼儿园、县幼儿园迁建工程主体完工,馨悦幼儿园加快建设,xx 一中高考成绩保持全市前列,职业中学对口高考成绩全区领先。突出发展卫生事业,县医院升级搬迁工程主体完工,妇幼保健院装修工程接近尾声,蒙中医院、疾控中心搬迁使用,骨科医院主体完工,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面覆盖 。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福星老年公寓主体完工,老年养护院开工建设 ,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指标达到或超过自治区标准,发放各类救助补贴 1.1亿元。率先在全区推行“家庭病床”制度,重特大病患者、失能人员等特殊群体实现在家治疗、医保报销,大病二次救助困难群众 210 人,发放救助资金 410 万元。“互联互通惠民便民”服务平台稳步推进,建成人社综合服务中心13 个、社保卡综合服务点 123 个 ,发放社保卡 12.8 万张,社保和就业服务中心荣获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称号。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精准脱贫 3084 户 5691 人,区贫县摘帽进入验收阶段。扎实办好“三个一”民生实事 ,为 5.1 万户低收入农户发放“暖心煤”补贴 1093 万元,为 1662 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 1034 万元,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二、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增添新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攻坚突破,启动实施改革任务 141项,形成改革成果 185 项,改革工作亮点纷呈,创新驱动势头更加强劲。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整合市场监督 、农牧业、卫计等部门食品检验检测职能,成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破题上路 ,在全市率先组建 9 支乡镇综合执法队伍,下延城管执法职能,实现了城乡执法管理一体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淘汰大民财纸业、东泰化工两家产能过剩企业,消化商品房库存 4968 套、51万平米,将涉农企业用电价格降为农业用电价格。商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办理“五证合一”执照 654 张。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等工作全区领先,在全市率先启动温室所有权抵押贷款,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完成 536 个组,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建成。巴美湖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在全市率先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建成车辆服务中心和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完成 2 所卫生院、8 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98 所村卫生室全部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覆盖面实现“双提升”。城乡医保并轨运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电视问政”有效推行,政府工作更加透明。梳理责任清单 3176 项、随机抽查事项清单 2634项,“权责清单 ”及时公布。三、坚持依法治县,社会治理构建新格局认真落实“三化四全五确保”工作法,大力实施“1443”法治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县进程,健全了党委领导法治工作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强化法治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全区全国平安大县和法治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效显著。“平安 xx”扎实推进,城区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打造了 300 秒出警圈,大力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刑事、治安案件实现“双降 ”,全面加强网格化管理和平安法制细胞建设,“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在全区推广。法治 xx 建设成效显著,“七五”普法教育全面启动,组建成立县级法学会,“法律六进”和“每周一法进万家 ”活动推动深度普法实现全覆盖。深化拓展“三联六调、司法确认”机制,扎实推进诉前联调,创新设立访前法律工作室,健全六大专业调解委员会,全面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成功调处矛盾纠纷 2144 件,调处成功率达 97.3%,引导 125 批 315 人次依法合理表达诉求。扎实推进阳光信访、法治信访和责任信访,大批信访案件妥善化解,信访工作局面持续好转。四、坚持从严治党,政治生态展现新风气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全面推进“1346”县域大党建工程,不断夯实“五大党建”制度(“宝音”图工作法、干部召回管理制度、“四个注重”干部选用机制、“十位一体”考评体系、巡视整改办法),深入开展县委常委大调研、党建工作大联评、政风行风大评议活动 ,建立党建工作、脱贫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