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氮 气 使 用 安 全 知 识1、 氮气的性质; 2、 氮气的风险; 3、 打开人孔的风险; 4、 临时受限空间的风险; 5、 在含有氮气的管道上作业的风险; 6、 其它事故案例; 7、 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8、 氮气系统的操作管理; 9、 禁止使用氮气的地方; 10、制定紧急救援措施的内容; 11、防止窒息的安全措施。课程大纲课程大纲1.氮气的性质 大气中的含量占 78% ; 氮气无色、无味; 不能维持生命; 惰性气体。2.氮气的风险无毒:我们正常呼吸的空气中氮气含量占78%但是: 它杀死你时没有任何警告!被视为“隐形”杀手!在我们呼吸大气中如果氮气取代了氧气的含量就会造成窒息; 记录表明全世界的炼油厂和化工装置中发生了众多的氮气窒息死 亡事故.氧气 (体积)影响与症状23.5最高“安全含量”(大部分氧气检测器的高位报警通常为23.5)21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浓度19.5最低“安全含量”(大部分氧气检测器的低位报警通常为19.5)15-19缺氧的最初征兆。努力工作的能力降低。身体方面可能会产生某些早期症状, 例如冠状动脉,肺及循环系统出现问题。12-14 10-12呼吸加速,脉搏跳动剧烈,肌肉协调能力降低,知觉和判断力下降。 呼吸急促,几乎失去判断力,嘴唇发紫。8-10精神迷乱,昏厥,失去知觉,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恶心,呕吐,身体无法自 由移动。6-84-66分钟50死亡可能性 8分钟100死亡可能性 40秒后昏迷,痉挛,呼吸停止,死亡。当一个人进入缺氧的环境时,动脉血管中的氧会在57秒内 降到很低。1012秒后开始失去知觉,如果在24分钟内 呼吸不到氧,就会心力衰竭,继而死亡。 将受到伤害且失去知觉的人员从氮气环境移到新鲜 空气的环境并不能完全促其康复,病人还必须接受 物理治疗,恢复脑部供氧。3. 打开人孔的风险打开的人孔风险区域隐形杀手你能看见或闻到隐形杀手吗?不能!那么你如何保 证进入的安全性?密 闭空间进入许可证是 必须的!进入前你准 备采取什么防范措施 ?你是否携带便携式 气体检测器(当氧气 浓度低于19.5时会 发出警示)?你有看 护人员吗? 你是否知道不戴呼吸 设备而探向人孔时就 会被N2征服?当在受限空间进行大气中氧含量测试时需要引起特别的注 意。 下文图片是不良习惯的典型实例。发生怎么事了?另外必须注意,有关气体测试和受限空间进入等的指导手册,必 须向从事气体测试或从容器外面取样的操作人员提示所存在的潜 在危险。下文图片是不良习惯的典型实例。一工艺操作员在从反应釜取样(气体)的过程中,在氮气 吹扫的情况下,敞开的人孔使操作人员窒息,继而死亡。 在离人孔6米的第二层料盘找到尸体。在一次事故中,一名分包商雇 员(未戴呼吸设备或安全带) 进入反应器顶部的隔离区,试 图帮助进入受限空间的看护人 员将里面的直梯拿出。结果很 不幸,他被人孔周围的缺氧环 境征服,人直接掉入反应釜内 。没有维持呼吸所必需的氧气 ,任何人要活着走出反应釜都 是不可能的!雇员被缺氧环境征服!容器将会缺氧敞开的人孔是危险的!缺氧区氮气吹扫在用氮气吹扫的容器/配管外 面,氮气会形成缺氧区。仅仅将头置于缺氧区内而不是整个身体,就会 使你窒息。仅仅将头置于缺氧区内 而无需整个身体,就会使你 窒息。人员必须远离可能缺氧的人孔外部区域氮气吹扫不要将你的头 置于打开的人 孔里警告 围栏打开的 通道监控外部环境的氧 含量,并在19.5 时产生低位报警。反应器顶部窒息危险:没有呼吸器不要进 入该区域在含有缺氧气体的受限空间的人孔和其它开口放置一种专用装置。这种装置 可以锁定,防止未经许可随意拆除并进入受限空间。只有在持有受限空间进 入许可证的情况下,才可以拆除。良好做法良好做法: :4.临时受限空间的风险外部区域的缺氧状态会因任何形式的防护罩或帐篷而加 剧。临时受限空间的死亡事故工艺塔停止操作转入维修阶段已有几个周了。塔已经过清洗, 正在进行氮气吹扫,有几个人孔打开着。两个有经验的工人在 检查远处人孔的法兰面是否产生应力裂缝。他们将染料喷在法 兰上,用黑光验证怀疑有裂缝的地方。此时,阳光明媚,和风 吹絮。他们在法兰上面搭起了油布防护罩,但不知是为了在使用着色 渗透剂时挡住风或为了便于黑光检验。油布罩形成的封闭空间 不久就充满了氮气,两个人都窒息晕倒。一个死了,另一个因 为晕倒时脸朝向金属格栅,可以吸入维持生命所需的充分的氧 而侥幸活了下来,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不经意地在正在进行氮气吹扫的敞开的 人孔周围制造了一个封闭空间环境。其根源是未能识别密闭空 间及到人孔出来的氮气存在的窒息危险,对在正在进行氮气吹 扫的塔上工作缺乏恰当的控制。说明:氮气注入点与氮气通过开口排出的地方有相当一段距离事故地点容器裙座是封闭空间! !技术人员在连接电机时被缺氧环境征服。催化剂已 被除去,反应釜中飘浮着氮气。反应器上的泵密封损 坏,产生泄漏,氮气进入反应器裙座。主管认为反应 釜密封没有问题,不需要: 空气呼吸设备 鼓风机 连续氧气监控及报警设备 警告标志容器底部周围的裙座必须看作是一个要求许可证的受限空间。缺氧环境氮气泄漏技术员连接马 达时几乎窒息反应器裙座密封连接未完全 上紧沸腾床循环泵加氢反应釜的催化剂 已清空正用氮气 吹扫5.在含有氮气的管道上作业的风险安全的工作方法主管必须保证: 工人必须保证:1.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1. 懂得安全措施2.工作许可证上的安全措施已到位,措施得当且大家了解; 2.遵守安全措施3.工作现场已仔细检查并确信可以安全进行工作; 3.穿上指定的 防护用具 4.在现场严格遵守安全措施. 4. 一旦不安全立即停止工作在正在氮气吹扫的管线上作业时必须小心: 如更换阀门;更换管件;8 字盲板换向;安装或拆除整个盲板等等。缺氧区域一名技术人员重新安装阀门和管节 时不幸倒下,参见图示虚线。 技术人员面部 正对着有氮气 排出的法兰。 1、2005年4月10日上午,厦门某树脂有限公司发生一起 生产事故,2名工人在清洗生产罐的过程中因氮气窒息而死 亡,1名员工去救他们时也因氮气而窒息,但没有生命危险 。 2、2005年9月5日,吉林某炼油厂联合芳烃车间200#重 整单元停工检修,氮气置换合格后,单日10时30分左右,车 间负责施工协调的副值班长来到现场,在得知FA-201罐内检 测不合格,不能进罐作业的情况下,不顾现场工作人员的劝 阻,也未配戴防护用具私自进罐,结果造成中毒窒息,经医 院抢救无效死亡。 3、2006年2月20日,东北某石油管理局建设集团化建公 司球罐分公司合成氨装置停车氮封,3名工作人员在未采取 有效防护的情况下,相继进入存在高浓度氮气阻火器的水封 罐内,氮气窒息死亡。6.其它事故案例:4、2008年2月23日,河南省濮阳市的某有限责任公司新建 年产30万吨甲醇项目,在生产准备过程中进行设备清扫时 ,因未加盲板,且打开与检修罐的相连的阀门,造成开始1 人窒息晕倒,因盲目施救使事故进一步扩大,最终造成3人 死亡,1人受伤。 5、2009年12月6日,江西新余市的某钢铁有限公司某厂2# 干熄焦电脑显示故障,巡检工会同当班的其他操作人员共5人前往现场处理故障。打开人孔盖后,在处理故障过程中 ,2人窒息,现场其他人员在施救过程中又有3人窒息,后 速送医院救治,其中4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另1人脱离危险。据相关人士介绍,窒息事故是因为发生氮气泄漏所致。氮气窒息急救实例抢救体会: 1、吸入氮气后至就诊前2035分钟的受害 者尚有救治可能; 2、氮气窒息者均由缺氧引起,抢救的关键 是争分夺秒地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巩固自 主呼吸,保持呼吸道通。 3、救离氮气环境后必须立即给予吸氧,可 先用常压面罩给氧(在工厂中可以用正压 式供氧仪给氧)。事故原因分析:1、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经检查确认,不采取 任何安全措施违章进入容器作业。 2、监护措施不落实,不准备防护器材,也没有 急救措施,更没有建立可靠的联系方式。 3、监护人救人心切导致冒险蛮干,不采取任何 措施就进容器救人,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4、进入有限空间之前,没有人员检查呼吸器具 配戴是否合格,软管是否连接牢固,致使工作中 软管脱落窒息死亡。 5、作业人员在危险环境中,因无知而擅自摘下 呼吸器。6、未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在没 有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证的情况下进入有限空间 作业。 7、进装置的氮气管线未加盲板,氮气进入容器 。 8、取样点不够全面,导致容器内气体含量分析 有误。 9、安全管理上有漏洞,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 象存在。 10、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有些作业人员不知 道氮气的危害,不了解呼吸器具的使用方法。7.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岗位操作技能培训 ,避免因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和管道阀门泄漏而 引发事故; 2、对岗位工人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使其了解、掌握 氮气的理化性质、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 3、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窒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加强演练以提高岗位工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和救 援水平,并根据工艺变化和人员变动适时进行修 订,使预案具有可操作性; 4、在可能发生氮气泄漏的危险场所悬挂安全警示标 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该区域;7.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5、在可能发生氮气泄漏的危险场所,加设强 制通风装置,以减少氮气聚集; 6、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7、在可能发生氮气泄漏的危险场所中作业前 ,先制定完善的作业方案;并报备安全科 室审核通过后再作业; 8、不得将纯氮气排放至通风不畅的空间;氮 气的生产、使用现场和操作室等要保持通 风换气良好,并定期分析周围大气的含氧 量,保证其浓度不低于18%;7.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9、控制室操作人员要加强对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 控,以便及时发现氮气泄漏情况并及时得到有效 控制; 10、在可能发生氮气泄漏的危险场所中作业前,必 须将待检修设备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经强制置 换并分析合格(氧含量18),落实好安全措 施后方可进行作业。在不可能置换完全的情况下 ,作业人员必须使用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正确携 带CO、O2检测仪,并设专人监护;在可能发生 氮气泄漏的危险场所中,严禁佩戴过滤式呼吸器 作业。 在受影响的区域设置警告系统, 通告和围护推荐的惰性气体区域安全标志在通往充有惰性气体区域的所有通道上以及距离该区域一定 距离的地方,应安放安全标志、绳、胶带或其它固定屏障, 并确保空间无论在何种风向条件及开口状态下在屏障外的人 员都不会受正在使用中的惰性气体的窒息影响推荐的容器内惰性气体安全标志这个安全标志必须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确保接近容器入口的每个人均佩戴有压缩空气呼 吸器。气体监测1、使用便携式的检测仪,当氧气浓度在临界状态时将报警。通常,气体检测器的报警级别为 19.5(低O2报警)和 23.5 (高O2报警)。 2、进入之前, 首先用绳子把监测器送入容器检测氧含量。3、没有穿戴空气呼吸器不要进入罐区和沟槽进行氧气含量测 试。4、如果氧含量少于 19.5%, 不得进入受限空间。 5、如果氧含量超过 21%, 肯定什么方面出了错。 (比如氧气瓶泄漏。在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前,首先必须先对此 情况进行调查。) 6、假如大气中有缺氧的危险,那么持续通风是必须的!8.氮气系统的操作管理所有氮气管道和阀门应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要求。在任何情况下氮气管道都不能与呼吸空气管道 相互连接。使用氮气前应得到许可和批准,并有必要的安全控制措施。氮气取用点的接口优先采用螺纹管、双向接头和法兰连接,在下列情况时也可使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