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类追求解放,大学生追求个性Deerlin自从封建制自 16 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的打破,世界人民逐步冲破传统文化和纪律的束缚,走向人性解放的道路。中国也在世界潮流的带领下于 20 世纪彻底打破了封建制,成立了民主制。万事万物都渴望自由地发展,植物为了阳光拼命生长,一棵野花也不拒绝开放,它们顺应生物的规律找寻自由的真谛,一心一意,不向严寒酷暑低头,也不向人类卑躬屈膝。人类追求解放的过程就是追求自由的过程,自由,对每个生命来说都意义非凡。蒙田曾说:“倘若我不能被某种兴趣所吸引,倘若不是纯粹出于我个人的意愿,而是受别的什么支配,我就会一事无成,因为我不愿以身心之苦去换取任何东西,如果竟以自由为代价,我宁愿不要那奔流入海的塔古斯河夹带而下的全部金沙。 ”曼德拉先生在被人民挽留连任总统时,说了一句话:“我走了,我要回家。”种树的牧羊人在沙漠执着地种树,几十年后当他消失了语言能力时,沙漠没有了,一片片绿色的流着溪水的森林成了奶与蜜的富饶之地,人们惊叹这是上帝之作。寂地曾说:“ 他们都不懂我说什么,也没人懂我心里想什么,人们叹息,可怜的人在一个错误的频率,不过我想,那不是一个错误的频率,而是一个特别的频率,是为了在这个嘈杂沸腾的世界里,找到那一个特别的人,和我在同一个频率。”当代大学生属于 90 后群体,90 后,沐浴着时代的春风,顺应着改革的召唤,正节节生长、坚韧挺拔。对于社会来说,90 后是一批正青春能量,是社会变革、新生、发展的希望,所以,他们的教育与成长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鲁迅曾说:“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事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先生的远见对今天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来说意义非凡。据世界能源会议统计,世界性的能源枯竭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难题。占世界耗能 80%的常规能源中,已探明可采煤炭储量预计还可开采 200 年,可采石油储量预计还可开采 30-40 年,可采天然气储量预计还可开采 60 年。而为了应对未来终会到来的能源危机,科技革命是一个好方法。而发明的关键在于创造力,创造力的获得在于顺应人的天性去发展人尊重人的个性。个性是一个人的灵魂,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每一个人都有个性,而人类历史上那些成就最突出的人更是个性非凡。当代世界向大学生要的是原创、是个性、是真我。当然,只有个性也不够,我们追求和谐社会,追求和而不同。保证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才能保证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若不能给人以自由,就会产生矛盾与对抗,产生不和谐。我想,一个好的社会规则是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并使其在公平与道义之上。新中国成立后的分配制度采用一刀切的手段,这个时期追求社会化、集体化以争求社会效益,我想这是因为新中国刚建立起来,民族内部有很多矛盾,管理层的管理手段还很稚嫩,一刀切的管理手段可以使人民思想统一,便于新中国内外部的基础建设。但是这样做的弊端历史已经见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才解救了中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目前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这是因为,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但资本主义时代的使命还没有完成,资本主义时代的使命兼并全球经济,进行资本全球化、利益全球化,使世界各地联系起来,建立以金钱为等级的冷酷世界。资本主义时代的使命完成后,世界才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虽然建立了金钱制度上的平等,否定了封建人权与人情,但它的弊端很大,人性、尊严、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被金钱所抹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类成了冷血动物。现在,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了自己的缺陷,向社会主义制度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毕竟不成熟,因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它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就会向资本主义制度学习。我国现在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历的一系列问题和现象中国也会不同程度地经历,他们的解决之道也值得我们借鉴。目前,中国教育不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的引导和实用性的学习,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看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有的教授治校,有的学生治校,相当尊重学校里的每一个人的自主权,他们取得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实践成就也相当高。在中国,大学生还要像未成年人一样受到严格管教,行动和思想都受到束缚,结果可想而知。看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家庭,儿童从小就被赋予自主选择的权利,父母很尊重孩子,他们长大后一般都清楚自己的方向和兴趣,择业上很明确。但在中国,很多儿童从小就要按照父母的脸色与面子选择与表演,自由的灵魂从小就被扼杀着。看看资本主义国家的毕业生,一般他们一毕业就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择业,表现得相当自主自立,他们在大学里的学习就是为了实践,但是,中国式教育并没有使多少学生真正学有所成,他们大多是在大学里蹉跎时光,只为了得到毕业证。毕业后之所以可以选择一个跟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干的行业源于他们对这个专业的不热爱。按照科尔伯格道德推理阶段理论来说,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目前还处于前习俗水平(4 10 岁) ,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中国有一大部分大学生处于习俗水平(10 13 岁) ,他们处于寻求“好孩子”的定向认可阶段,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尽量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中国还有极少一部分大学生处于后习俗水平(13 岁以后) ,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和权威的标准,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命令。这是科尔伯格于 20 世纪在美国的研究成果,中美儿童及青少年心智发展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由科尔伯格的研究可以得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就越不受世俗与权威的影响,这意味着他有很强大的自我判断能力和自信心,这样的人一定会维护自己的自主与自由的权利,听从于自己的认知与信仰。鉴于中国大学的形式主义和各种违背学生自由的纪律的盛行,部分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兴趣与信仰不得不敷衍课堂与学习,专注于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校规、学生与老师的矛盾也产生了,所以,毫无疑问,教育需要变革。一切的矛盾都始于思想的差异,但思想的差异不一定导致矛盾,如果人们之间有尊重、有信任、有怜悯。大学生是追求潮流的群体,追求个性与与众不同的群体,这导致世界缤纷多彩。而中国大学生之间的矛盾也闹出过很多“著名事件” ,比如药家鑫、马加爵,我想这并不是因为个性的差异而是因为道德素质底下而产生的矛盾。当事人之间彼此缺乏同情、帮助与怜悯反而多了嘲笑、嫉妒。我想尊重个性在使大学生与众不同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发生率。首先,大学生在受到尊重的前提下会尊重别人,这是人类天生的模仿能力所导致的结果,一般来说,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会是什么样的人。其次,大学生由于专注于自己所爱而没有精力思考怎样去伤害别人,反而会因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而成为朋友。最后,由于尊重个性使大学生享受到充分的自由,内心的压抑得到释放,他们的心理问题应该会变少。从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就追求着人性的解放。随着文明的进步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自由的重要性并为了自由而制定出一系列法律和守则,这都是一个过程,最后的过程就是没有法律与守则,因为那时自由在每个人心中并内化成行为守则。为了人类走向解放不能缺少青年们,而社会对青年的态度决定他们以后对社会的态度,所以,让我们的大学生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和个性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