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知识产权局工作要点市知识产权局工作要点市知识产权局 2012 年工作要点2012 年是我市实现知识产权强市阶段性目标的关键年。知识产权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天津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 天津市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以及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开展“调结构、惠民生 、上水平”活动,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 ,以运用专利制度和专利资源为核心,稳定提高专利数量,大力提高专利质量,着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专利保护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人才队伍,实现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综合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和工作支撑。2012 年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按照天津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2011-2012) 和天津市“十二五”专利工作规划的具体安排,牢牢把握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紧紧抓住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继续坚持“服务大局、系统推进、企业主体、重在运营、提升能力、协调联动”的工作思路,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扎实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工作主线,强力推进实施“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倍增计划” 。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重心,大力提升知识产权数量,着力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强力推进知识产权运营,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基本建成知识产权产业化示范城市,向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献礼。2012 年的主要指标是: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 件;专利申请 4 万件 ,发明专利申请 1.2 万件;专利授权1.5 万件 ,有效专利 4.5 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 1.2 万件;当年有专利申请的企业 3000 家,其中专利“消零”企业1000 家;专利权质押贷款额 4 亿元;其他总量性指标均比2011 年增长 20%以上,结构性指标进一步改善,形成知识产权综合政策法规体系框架,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民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提升。实际工作指标按更高标准落实。一 、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1. 认真履行市知识产权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研究制定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办法,组织对天津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2011-2012) 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对天津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三年实施绩效进行监测评估。继续做好战略、规划的宣传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区县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加强对区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指导,强化战略的落实。2.推进实施天津市知识产权“十二五 ”规划 。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各项重点工作的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完善专利统计与监测指标体系,开展市区两级综合评价,对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年度跟踪分析,推动规划任务和措施的落实。3.深入推进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发布关于企业集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意见 ,以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国有控股大企业集团为重点,加快推动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快速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综合实力和水平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专利带动战略,加快产业专利战略布局,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掌握核心技术专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工作。 4.发布2011 年度天津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 。与知识产权相关管理部门密切协作,从专利、商标、版权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我市推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营造优良创新创业环境,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二、制定知识产权综合政策5.构建知识产权综合政策主体框架。确定 2012 年为制定知识产权综合性政策攻坚年,推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产业、商贸、文化、教育、人才等政策的融合,基本形成全市知识产权综合政策主体框架。出台关于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中知识产权管理的意见 、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对外经济贸易中知识产权管理的意见 、 关于促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等系列综合性政策文件。6.调整专利资助政策。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扩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规模,加强政府资金对专利工作的引导力度。以激发全民知识产权创造热情、大幅度提升发明专利拥有量为核心,加强调查研究,调整专利资助政策。修订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发明专利为核心,鼓励专利持有,支持专利运用转化 ,建立成本补贴、奖励、专项资助相结合的投入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果。7.强化知识产权重大政策的落实。落实天津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 ,继续广泛开展宣贯、培训活动,完成对条例解读,提高各级政府对落实条例的重视程度。落实关于加强政府投入项目专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加大对全市大项目、好项目的服务、支持力度,广泛征集项目企业知识产权需求,建立服务档案,完善大项目、好项目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探索为全市大项目好项目专利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帮助项目单位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三、推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优势塑造工程8.支持优势支柱产业发展。强化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规划中知识产权地位,推进产业技术研发平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掌握核心技术专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工作。发挥知识产权在产学研联盟中的纽带作用,发展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开展产业专利预警研究。优势支柱产业年专利申请达到 2 万件。9.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 、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新兴产业,在高性能计算机、大功率风力发电、聚光太阳能、大功率动力电池、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领域,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建立专利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支持产业中优势企业获取核心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产业年专利申请量达 2000 件。10.支持区县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各区县认真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促进专利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相结合,并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行业集群 。围绕产业特点,开展示范工业园区专利试点工作 ,以专利产业化为核心,带动专利创造、保护及管理综合能力的提升,形成专利密集型产业,促进区县特色产业发展。试点园区有效专利拥有量年增幅不低于 30%,专利产品(服务)销售收入比重超过30%,年专利申请量达 2000 件。四、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创造11.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消零”行动。进一步发挥市区两级知识产权工作的联动作用,完善首件专利奖励政策,重点向发明专利倾斜,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全年力争促进 1200 家企业实现专利申请“零突破” ,其中首件为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 400 家。加强对专利申请“消零”企业的跟踪服务,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返零”现象出现。2012 年,全市有专利申请的企业力争达到 4000 家, “消零”企业继续申请专利的达到 70%以上。12.深入开展企业专利创造试点。不断扩大试点工作规模,吸纳更多企业积极参与,制定科技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手册 ,指导企业做到“五有五会” ,当年新增市区两级专利试点企业 200 家, “千企”工程目标提前三年实现。加强对试点企业的检查、督促和验收工作,以提升企业专利综合能力为核心,进一步提升企业专利管理水平。规范区级专利试点 ,完善备案制度和管理制度,建立试点工作考核激励机制。13.推进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创造。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提高专利拥有量,提高专利创造和管理能力。国土资源网收集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以获取专利权为目标的科研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拥有量。加强政策调整,注重高校专利维持,提高有效发明专利的比例。 14.提升工业品外观设计促进行动的影响力。继续开展天津市工业品外观创意设计大赛活动,提高工业品外观设计水平,进一步提升外观专利申请质量。增强外观设计活动的针对性 ,开展 3-5 项专题产品外观设计大赛活动,促进产品开发与设计更加紧密结合。加强宣传和巡回培训工作,吸引和鼓励外观设计人才参加比赛。当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达到 10000 件。15.加快 pct 专利申请。以战略新兴产业和出口龙头企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充分运用专利制度,加快自主创新,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专利,通过 pct 向产品出口目标国申请专利,提高竞争实力,拓展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加大对企业pct 专利申请指导,积极申请财政资金支持,加大国外专利申请资助力度,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当年申请 pct 专利200 件。16.做好来津单位在津申请专利工作。组织服务队深入来津企业,主动上门对接、沟通,提供相关服务。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来津企业专利创造、运用、管理等工作情况统计制度。筹集部分专利专项资金,加大对来津企业的专利申请资助力度,全年争取来津企业在津申请专利1000 件。五、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实施转化17.深化重大发明专利实施转化工程。新遴选 20 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专利运用试点,累计试点企业超过 60家。加强对已开展试点企业的指导、监督管理。启动重大发明产业化项目专利特派员制度,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配套服务,促进企业重大专利技术实施转化 ,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和企业。18.促进专利市场进一步活跃。鼓励各种形式的专利交易市场建设,支持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业务发展,探索专利流转储备中心运营模式。推动高校和行业技术中心建立转化平台,积极推动专利技术向企业转移。发挥中国专利周的品牌效应,组织策划好天津地区的活动方案,组织好现场专利展示交易活动 、系列特色活动以及主题公益服务活动。全年专利合同登记额达到 3 亿元。 19.扩大专利权质押和投融资规模。认真落实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密切与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的合作机制、完善相关鼓励促进政策,探索知识产权保险和风险投资的介入方式 。规范专利资产评估活动 ,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全年专利权质押贷款力争达到 5 亿元,投融资额明显增加。20.建立专利实施统计调查制度。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协作,研究制定专利实施统计指标体系,在重点区域、行业、企业 、高校、院所开展专利实施统计调查。探索建立专利价值分析标准、方法及流程,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专利价值分析体系应用试点工作。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21.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排雷”行动。编制企业知识产权风险诊断指引 ,指导企业围绕主要产品开展专利自查,进行专利风险诊断,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高企业自我保护和应对专利纠纷的能力。开展企业专利状况调查和分析,引导企业建立专利预警机制,防范专利风险。在 20 家企业开展专利保护试点,引导企业增强专利保护意识,完善企业专利保护机制,提高自我维权水平。22.加强专利行政执法。按照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反复、群体、恶意专利侵权行为及假冒专利行为的打击力度,巩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长效机制。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继续开展“雷雨” 、 “天网”专项行动。发布专利行政执法规程 ,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与相关部门合作,做好展会知识产权执法和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23.深化专利保护协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体系,加强专利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协调,协助完善滨海新区“三审合一”机制。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综合执法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意见 ,推动商业企业正版正货承诺活动。继续完善环渤海地区 、京津沪渝等跨地区联合执法机制的建立,加强地区间案件信息沟通、异地移送、调查取证工作的开展,防止地方保护现象的发生。开展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交流合作,提高知识产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