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切 格 瓦 拉正 面 评 价格 瓦 拉 死 后 , 随 着 他 的 尸 体 的 照 片 的 传 播 , 格 瓦 拉 的 事 迹 也 开 始 广 泛 为人 所 知 。 全 球 范 围 内 发 生 了 抗 议 将 其 杀 害 的 示 威 , 同 时 出 现 了 许 多 颂 扬 他 ,和 记 录 他 生 平 以 及 死 亡 的 文 学 作 品 。 即 便 是 一 些 对 格 瓦 拉 共 产 主 义 理 想 嗤 之以 鼻 的 自 由 人 士 也 对 其 自 我 牺 牲 精 神 表 达 了 由 衷 的 钦 佩 。 他 之 所 以 被 广 大 西方 年 青 人 与 其 他 革 命 者 区 别 对 待 , 原 因 就 在 于 他 为 了 全 世 界 的 革 命 事 业 而 毅然 放 弃 舒 适 的 家 境 。 当 他 在 古 巴 大 权 在 握 时 , 他 又 为 了 自 己 的 理 想 放 弃 了 高官 厚 禄 , 重 返 革 命 战 场 , 并 战 斗 直 至 牺 牲 。 特 别 是 在 60 年 代 晚 期 , 在 中 东 和 西 方 的 年 轻 人 中 , 他 成 为 一 个 公 众 偶想 化 的 革 命 的 象 征 和 左 翼 政 治 理 想 的 代 名 词 。 一 幅 由 著 名 摄 影 师 阿 尔 贝托 科 尔 达 在 1960 年 为 切 格 瓦 拉 拍 摄 的 生 动 的 肖 像 照 片 迅 速 成 为 20 世纪 最 知 名 的 图 片 之 一 。 而 这 幅 格 瓦 拉 的 人 像 , 也 被 简 化 并 复 制 成 为 许 多 商 品( 比 如 T 恤 衫 、 海 报 和 棒 球 帽 ) 上 的 图 案 。 格 瓦 拉 的 声 望 甚 至 延 伸 到 了 舞 台上 , 在 蒂 姆 莱 斯 和 安 德 鲁 洛 伊 韦 伯 的 音 乐 剧 贝 隆 夫 人 中 他 成 为了 旁 白 者 。 该 音 乐 剧 讲 述 了 格 瓦 拉 由 于 胡 安 贝 隆 的 受 贿 和 专 制 , 而 对 贝隆 夫 人 和 她 的 丈 夫 感 到 失 望 。 这 个 旁 白 者 的 角 色 是 虚 构 的 , 因 为 格 瓦 拉 与 贝隆 夫 人 并 不 是 同 一 时 代 的 人 物 , 而 且 他 一 生 中 唯 一 一 次 与 埃 娃 贝 隆 有 关的 事 情 是 他 在 孩 提 时 代 曾 经 给 贝 隆 夫 人 写 过 信 , 信 中 向 贝 隆 夫 人 索 取 一 辆 吉普 车 。 格 瓦 拉 的 遗 体 , 同 其 他 六 个 一 同 在 玻 利 维 亚 战 斗 的 同 志 的 遗 体 一 道 , 于1997 年 被 安 置 于 一 个 叫 埃 内 斯 托 格 瓦 拉 司 令 广 场 ( Plaza Comandante Ernesto Guevara) 特 别 的 陵 墓 之 中 。 该 陵 墓 位 于 古 巴 圣 克 拉 拉 , 2004 年 ,大 约 205,832 人 参 观 了 格 瓦 拉 的 陵 墓 , 其 中 127,597 人 是 外 国 人 , 包 括 来自 美 国 、 阿 根 廷 、 加 拿 大 、 英 国 、 德 国 、 意 大 利 等 国 的 游 客 。 该 处 陈 列 了格 瓦 拉 写 给 卡 斯 特 罗 的 道 别 信 ( 信 中 , 格 瓦 拉 宣 称 他 将 切 断 与 古 巴 的 一 切 联系 , 投 身 于 世 界 其 他 角 落 的 革 命 运 动 ) 的 原 稿 。 法 国 哲 学 家 让 -保 罗 萨 特 称 许 格 瓦 拉 是 “我 们 时 代 最 完 美 的 人 ”, 格瓦 拉 的 支 持 者 认 为 , 格 瓦 拉 被 证 明 是 继 拉 美 独 立 运 动 的 领 导 者 西 蒙 玻 利瓦 尔 之 后 , 拉 丁 美 洲 最 伟 大 的 思 想 家 和 革 命 家 。 格 瓦 拉 无 疑 是 拉 丁 美 洲 桀 骜 不 驯 、 浪 漫 骑 士 化 的 游 击 战 传 统 的 最 后 一 位伟 大 继 承 人 , 在 他 前 面 则 是 卡 兰 萨 、 潘 乔 比 利 亚 和 帕 萨 塔 。 当 这 个 共 产主 义 的 堂 吉 诃 德 端 起 长 矛 时 , 曼 德 拉 还 是 个 默 默 无 闻 的 南 非 律 师 , 南 美 洲诸 多 国 家 仍 然 是 个 分 裂 的 前 殖 民 地 国 家 , 整 个 拉 丁 美 洲 被 形 形 色 色 的 军 人 独裁 政 府 占 据 。 在 他 死 后 , 拉 美 的 革 命 游 击 战 争 再 没 有 能 达 到 他 期 望 的 效 果 和高 度 。 里 吉 斯 德 布 雷 在 革 命 的 革 命 中 强 调 , 缺 乏 长 期 系 统 化 的 农 村 动员 和 结 构 严 密 的 干 部 队 伍 , 精 英 化 、 具 备 高 度 献 身 精 神 的 起 义 者 只 是 丛 林 中的 一 撮 暴 乱 分 子 。 1964 年 , 阿 根 廷 军 政 府 消 灭 了 马 蒂 赛 游 击 队 ; 60 年 代 末委 内 瑞 拉 民 族 解 放 阵 线 因 新 总 统 雷 奥 尼 的 政 治 宽 容 改 革 而 分 崩 离 析 , 在 哥 伦比 亚 , “黑 色 骑 士 ”费 尔 明 查 理 和 “神 枪 手 ”马 鲁 兰 达 创 立 的 “民 族 革命 武 装 ”也 因 既 没 有 系 统 的 土 地 分 配 纲 领 , 也 不 愿 意 动 员 印 第 安 原 住 民 , 始终 未 能 摆 脱 殖 民 时 代 的 盗 匪 形 象 。 1968 年 , 秘 鲁 游 击 运 动 领 导 人 约 瑟夫 汉 森 在 第 四 国 际 大 会 上 承 认 , 拉 丁 美 洲 的 游 击 革 命 主 义 正 经 受 着 前 所 未有 的 危 机 , 它 孤 军 作 战 , 在 国 内 无 法 发 动 农 民 , 无 法 和 教 会 、 知 识 分 子 、 工人 达 成 任 何 一 致 , 在 国 际 上 从 未 得 到 过 莫 斯 科 或 哈 瓦 那 的 支 持 。 格 瓦 拉 的 牺 牲 与 古 巴 式 武 装 输 出 革 命 模 式 的 暂 时 失 败 , 反 而 激 发 着 拉 美乃 至 整 个 发 展 中 世 界 对 于 经 济 、 政 治 、 社 会 公 正 的 追 求 。 从 60 年 代 中 期 开始 席 卷 拉 美 的 “解 放 神 学 ”运 动 , 很 大 程 度 上 吸 收 了 切 的 “新 人 ”观 念 影响 , 智 利 的 弗 雷 斯 诺 红 衣 主 教 与 尼 加 拉 瓜 的 布 拉 沃 主 教 , 分 别 成 为 桑 地诺 、 皮 诺 切 特 等 军 事 独 裁 者 最 有 威 胁 、 最 激 烈 的 反 对 派 领 袖 。 而 巴 西 的 卢拉 席 尔 瓦 和 委 内 瑞 拉 的 查 韦 斯 则 把 在 拉 美 湮 没 已 久 的 “民 众 主 义 ”, 与格 瓦 拉 式 的 社 会 平 均 分 配 理 想 重 新 拾 起 , 当 作 反 击 国 际 经 济 贸 易 不 平 等 和 自身 经 济 结 构 恶 化 的 全 新 武 器 。切格瓦拉埃内斯托拉斐尔 格瓦拉德 拉塞尔纳(西班牙语: Ernesto Rafael Guevara de la Serna,1928 年 6 月 14 日1967 年 10 月 9 日),通常被称做切格瓦拉(西班牙语:Che Guevara),香港译作捷古华拉。他是出生于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格瓦拉于 1959 年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七二六运动” ,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 1965 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策动共产革命。首先是刚果,然后是玻利维亚。在玻利维亚,他在一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军事行动中被捕,并于 1967 年 10 月 9 日被玻利维亚军队杀害。死后,他成为了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10 月 9 日是切格瓦拉(CheGuevara)被枪杀 40 周年,在这位传奇革命家短暂的生命历程里,他的声名在另一个革命王国中国并不显赫,然而今天的中国,切的名字已为千万人所传扬。今天的中国,在一些时尚的大都市,你不难看到切格瓦拉:他头戴红星贝雷帽的经典造型,会随时出现在驻唱歌手的文化衫上、青年诗人的马克杯上,或者博客和 BBS 的题图、头像上。在今天的中国,切格瓦拉已经是一个符号,看见那头像,许多人都会脱口而出一连串的概念:纯洁、执着、清廉,等等。在中国数以万计的格瓦拉推崇者中,也许不会有几个人去读一读古巴总统卡斯特罗刚刚撰写的纪念长文,更不会有几个人对切的治国理念和游击战方略,以及他在非洲的扎伊尔期间巨大的内心变化感兴趣,因为那些太具体、太琐屑、太世俗、太不格瓦拉了。许多人推崇切,没错,但他们推崇的是作为一个符号的切,而不是活生生的那个切。随着“红五月 ”、“反战”和“垮了的一代 ”,在西方,个性解放、反抗权威和秩序的思潮席卷了整个上世纪 70 年代,敢于反抗霸权、垄断、资本和权威,并具有不恋权势的清教徒特质和“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无畏品格的格瓦拉,便很快成为这一代充满叛逆和反权威思想、追求个性自由的西方青年心目中的偶像和英雄,他屡屡以微薄力量挑战强大军事机器的行为,在这些青年眼中,更是充满了浪漫主义气质。于是革命者切格瓦拉首先在他们当中成为偶像、符号和英雄,他的头像被高举在反全球化示威的行列中,被印在反战标语和旗帜上,甚至环保主义者也会把切格瓦拉当做自己的保护神,他的名字常常被摇滚乐手唱响,形象被印在从雪茄烟盒到 T 恤五花八门的物品上,庇佑着更多的人,切格瓦拉很快成为全球性的符号,他象征着叛逆、自由、反威权、不逆来顺受,也许一些以切的名义发起的行动其实恰是切所反对的,也许只有南美乡村和贫民窟里的穷人才真正懂得切所说、切所想的,但这并不重要:切格瓦拉只是一个符号。切在中国真正的大众化,却是随着摇滚乐队的载歌载舞和文化衫,随着 MTV、电影和西方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时尚传入,并迅速地本土化。如果说在西方,切的符号更多出现在街头,在中国,他却往往呆在卧室或音响室的天花板上,或个人电脑的壁纸上;如果说在西方,切更多是一种群体符号,在中国,他却被无数个人所尊奉,所收藏。和西方的格瓦拉尊奉者多数来自劳工和边缘阶层不同,在中国,切往往是“精英”、白领、小知识分子等的话题,却通常不为普通劳动者所熟知(真正的切,恰是前者的敌人,后者的朋友),他们津津乐道于切的廉洁,切的理想主义,他们对切在古巴银行行长任上吓跑贪官污吏的轶闻耳熟能详,对切的积极反美更赞不绝口,却未必敢领教切的清教徒生活,更难效仿其骑着摩托车遍访拉美民间疾苦的颠沛生涯。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仅因为切的造型很酷,或者别人也在谈论切而去关注,去追慕,却并不了解这位外貌英俊、出身中上阶层的阿根廷人为与穷人打成一片,在演讲时几乎永远使用最俚俗、最普通的大众语言。对大多数中国追慕者而言,切格瓦拉只是一种时尚,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思想。同样是符号,西方世界的切和中国的颇有不同,前者更具叛逆性而后者更接近完美的理想主义者,这和符号的特质有关:不论在哪里,切都被当做对人们心中不满的逆反,不满的差异,自然也产生了作为符号不同的切格瓦拉:中国的切迷对全球化不会有太多切肤之痛,而在另一些国家,激进青年们也不会对其改造私有化的故事产生多少兴趣。英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在这个消费至上的时代,商场、竞技场的经营成为社会偶像的主流,但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任何人,其心目中或多或少都有英雄影子的存在。在今天的中国,在缺乏英雄的年月里,切格瓦拉这样的英雄符号也更容易流行、更容易被当做人们的心灵寄托,而且如陈年佳酿,历久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