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5页 / 共52页
第6页 / 共52页
第7页 / 共52页
第8页 / 共52页
第9页 / 共52页
第1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压制成型n压制成型是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中历史最悠 久,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工艺。 几乎所有的高分子材料都可以用此方法来成型制 品。是目前四大成型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成型 热固性塑料制品,还可以成型热塑性制品。主要 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n压制成型的主要特点是需要较大的压力n根据材料的性状和成型加工工艺的特征,又可分 为模压成型和层压成型。n对于热塑性塑料由于压制成型的周期长,模具交 替加热和冷却,生产周期长,生产率较低,同时易 损坏模具,故生产中很少采用。n模压成型与注射成型相比,生产过程控制、使用 的设备和模具较简单,较易成型大型制品。缺点是 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尺寸准确性低。n用模压法加工的塑料主要有:酚醛塑料、氨基塑 料、环氧树脂、有机硅、硬聚氯乙烯、聚三氟氯乙 烯、氯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亚胺等。第一节 热固性塑料的模压成型将热固性模塑料置于已经加热到指定温度的金 属模具中,然后闭模,在加热加压的情况下,使 塑料熔融、流动,充满型腔,经过适当的放气、 保压后,塑料就适当地交联、固化为制品。因为 热固性塑料经交联固化后,其分子结构变成三维 的体型结构,所以制品可以趁热脱模。一. 热固性模塑料的成型工艺性能: 1.流动性:热固性模塑料的流动性是指其在受热和受压情 况下充满整个模具型腔的能力。 n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q压模塑料的性能和组成(分子量、颗粒形状、小分子物 质) q模具与成型条件(光洁度、流道形状、预热) n流动性要适中: q太大:溢出模外,塑料在型腔内填塞不紧,或树脂与填 料分头聚集。 q太小:难于在压力下充满型腔,造成缺料,不能模压大 型、 复杂及厚制品。 2.固化速率n定义:热固性塑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从熔 融、流动到交联固化为制品的过程中,单位厚度 的制品所需的时间,以 s/mm厚度表示,此值越 小,固化速度越快。n用于衡量热固性塑料在压制成型时化学反应( 交联)的速度。n影响因素:塑料的交联反应性质,成型时的工 艺条件,如:预压、预 热、成型温度和压力。 3.成型收缩率n定义:成型收缩率: n SL = (L0 L)/ L 100% n产生原因: q热固性塑料在成型过程中发生化学交联q塑料与金属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很大q制品脱模后有弹性回复和塑性变形n影响因素q成型工艺条件q制品形状q塑料本身固有的性质 4.压缩率n定义:粉状或粒状的热固性塑料的表观比重与制品比 重之比。即压塑料在压制前后的体积变化。 n Rp = d2 / d1 nRp值总是 1nRp 越大,所需的模具装料室越大消耗模具钢材,不 利于传热,生产效率低,易混入空气。 n解决方法: 预压。二. 模压成型的设备和模具:图61图62溢式模具示意图不溢式模具示意图三. 模压成型工艺:三 、模压成型工艺:模具清理 和嵌件安放n压塑料 计量 预压、预热 加料 闭 模(模压)排气 保压固化 脱模冷却 修整 热固性制品 n计量 q重量法:按质量加料。准确但麻烦; q容量法:按体积加料。方便但不及重量法 准确。 q 记数法:按预压坯料计数。操作最快,但 预先有个预压计量操作。 预压 n 在室温下,把定量的料预先用冷压法压成一定 形状规则的型坯 n 特点q 加料快,准确,简单,便于运转。 q 降低压缩率,可减小模具的装料量和模具高度 。 q 预压料中紧密,空气含量少,传热快。 q 可提高预热温度,缩短预热和固化时间,制品 气泡少q 便于成型较大或嗲有精密嵌件的制品 q增加一道工序,成本高。 n预压压力: q 一般控制在使预压物的密度达到制品最大密 度的80%为宜。预压压力的范围:40 200MPa n预压设备q预压机n偏心式n旋转式n液压式q压模预热n作用:q 干燥:除去水分和挥发物。q 预热:提供热量便于模压。n特点:qa.缩短模塑时间,加快固化速率;qb.增加制品固化的均匀性,提高制品的物理机 械性能;qc.提高塑料的流动性,降低模塑损耗和废品率 ;qd .可以用较低的压力进行模压,因此可以用较 小吨位的液压机模压较大的制品。n嵌件安放q 加料前放入模具q平稳,位置准确n加料q准确均匀q合理堆放n闭模q应先快后慢阳模未接触物料之前,应尽可能使 闭模速 度快,而当阳模快要接触到物料时,闭模速度要放慢。 q有利于缩短非生产时间 q防止模具损伤和嵌件移位; q有利于充分排除模内空气n排气q赶走气泡、水份、挥发物,缩短固化时间q过早,不能完全排气q过迟,制品表面已经固化,气体不能顺利排出n保压固化q经过固化后,原来可溶可熔的线型树脂变成了不 溶不熔的体型结构的材料。q固化速率不高的塑料也可在制品能够完整地脱模 时固化就暂告结束,然后再用后处理来完成全部固化 过程,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n脱模冷却q热固性塑料可趁热脱模,通常靠顶出杆来完成 。 n制品后处理 q热处理消除内应力;进一步固化,直至固 化完全。 q处理温度比成型温度高1050。 q整修去除飞边。q热处理时间视塑料的品种、制品的结构和壁厚 而定 四、模压成型工艺和条件限制模压压力的作用n促进物料流动,充满型腔提高成型效率。 n 增大制品密度,提高制品的内在质量。 n克服放出的低分子物及塑料中的挥发物所产生 的压力,从而避免制品出现气泡、肿胀或脱层 。 n 闭合模具,赋予制品形状尺寸。 2.模压压力的确定n取决于塑料种类、模温、制品形状和尺寸以及其 它工艺条件。n塑料的流动性越小,硬化速率与快,压缩率越大 ,需施加的压力越大;n制品形状越复杂,深度越大,面积越大时,需施 加的压力越大;n预热的塑料比未经预热的需施加的压力小在一定 范围内,提高模具温度可有利于模压压力的降低, 但模温过高,靠近模壁的塑料会过早固化而使它对 降低模压压力没有作用。n增大压力,除有利于增大物料的流动性外 ,还使制品更紧密,成型收缩率低,力学性 能好。n但模具压力过大,对模具使用寿命有影响 ,并增大设备功率消耗,也会降低制品的质 量。n若压力过小,不能克服交联反应中放出低 分子量的压力,也会降低制品性能。n2、模压温度q指模压时所规定的模具温度,并不等于模具型 腔内塑料的温度。q模压温度是使热固性塑料流动、充模、并最后 固化成型的主要原因,决定了成型过程中聚合物交 联反应的速度,从而影响塑料制品的最终性能。q模温高固化不均匀,在模压厚度较大的制品时 ,常不采用提高温度而是采用降低模温延长模压时 间的方法保证产品质量。q 模温低,固化慢,模压时间长,而且效果差, 也会发生肿胀。固化不完全,制品外层受不住内部 挥发物产生的压力。3、模压时间n塑料从充模加压到完全固化为止的时间n影响因素:q制品的形状、厚度q模压温度和压力q是否预热、预压n在一定的模压压力和温度下,模压时间是决定 制品质量的关键因素。n太短,塑料固化不完全,制品物理机械性能差 ,外观无光泽,容易翘曲变形n太长,树脂降解,制品内应力大,生产效率低 ,能耗大根据实践经验,在选择模压成型的工艺条件时,可以从模压压力、温度和时间三者中先固定一个条件,如按经验选定成型压力,然后再变化成型的温度和时间,从实验中找出合理的条件来。第二节 橡胶制品的模型硫化一. 橡胶制品生产工艺: 1.基本工艺过程:n 配合,生胶塑炼,胶料混炼,成型,硫化2.按生产过程分类:n模型制品在模型中定型并硫化n非模型制品在模型中定型成未经硫化的半成品3、橡胶制品品种 n 轮胎:生胶的5060 n 胶带:运输胶带、传动胶带 n 胶管:软管、纤维增强 n 胶鞋:贴合鞋、模压鞋、注压鞋 n 其他橡胶工业制品:油封、胶布、胶板、 胶辊 二. 橡胶制品的硫化: 1.橡胶在硫化过程中的结构与性能的变化n A.分子结构n B.交联密度n具体表现: (1)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 (2)物理性质的变化 (3)化学稳定性的变化2.硫化历程:n焦烧阶段qa 操作焦烧时间qb 剩余焦烧时间n预硫阶段n正硫化阶段n过硫阶段3. 正硫化及正硫化点的确定: 3.1 正硫化及正硫化时间 3.2 正硫化点的测定方法 3.2.1 物理机械性能法 3.2.2 化学法 3.2.3 专用仪器法n焦烧时间t10=(MH-ML)X10%+MLn正硫化时间t90=(MH-ML)X90%+ ML4. 硫化方法和硫化介质:4.1 室温硫化法 4.2冷硫化法 4.3高温辐射硫化法 4.4热硫化法 4.5连续硫化法三. 模型硫化工艺及硫化条件n工艺过程q混炼胶和橡胶半成品 计量 加料 闭模 排气 保压(硫化) 脱模 制品 n这一过程基本上与热固性塑料的模压成型相同 ,硫化工艺条件是硫化压力、硫化温度和硫化时 间。 1.硫化压力n大多数的橡胶制品的硫化是在一定压力下进行 的 n一般模压制品的硫化压力为24 MPa n 胶料流动性差,制品形状复杂,制品表面花 纹细致,结构复杂,厚制品,硫化温度高,则 硫化压力高一些。n太高的硫化压力会加速橡胶分子链的热降解 2.硫化温度n硫化速度 随 温 度 的 升 高 而 加 快,所以升高温度能 提高生产率。n硫化时间与温度是 相互制约的,有下式 3.硫化时间n在一定的硫化温度和压力下,橡胶有一最适宜 的硫化时间。n硫化时间的长短须服从于达到正硫化时的硫化 效应为准则。 n 硫化效应:EIt,I 硫化强度,t 硫化时间n生产中通过测定硫化特性曲线来确定硫化工艺 条件 第三节 复合材料压制成型n高分子复合材料n玻璃钢n方法高压压制成型,模压成型低压手糊成型一. 层压成型:n概念:增强热固性塑料的层压 以片状连续材 料(玻璃布、 纸、布)为填料(骨架材料)浸 渍树脂溶液,经干燥 后而成为附胶材料,通过 剪裁、叠合成层或卷制,在加热、加压的条件 下,使树脂交联固化成型为片状、棒状或管状 的层压制品。 2. 工艺: 浸渍压制后加工处理二. 模压成型: 1 块状模塑料模压成型工艺 (Balk Molding Compound. BMC)n与热固性塑料的模压成型工艺相似n 配比q材料 质量分数 聚酯树脂 20%-35% 无机矿物填料 45%-55% 短切玻璃纤维 10-25% 引发剂、颜料 2%-3% 润滑剂 0.5%-2%1.2工艺过程2.片状模塑料模压成型 (Sheet Molding Compound. SMC) 2.1 配比: 不饱和聚酯 约2030 增稠剂 约 5 无机填料 4050% 引发剂 23 脱模剂 0.51 短切玻璃纤维或毡片 适量2.2 工艺过程三. 手糊成型:n特点q不加压力,或仅加少许压力,不必加热,设备 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q对模具的要求低q制品性能优良q结构密实性欠佳,尺寸控制难以一致n工艺用手工在预先涂好脱模剂的模具上,刷上一 层树脂液,铺上一层玻璃布,排除气泡,如此重 复,直至达到所需厚度,固化、脱模、修整第四节 传递模塑n特点q与热固性塑料的模压成型工艺相似q与压缩模塑的区别是所用的模具在成型 型腔之外另有一加料室q与注射成型的区别是物料在压模上的加 料室内受热熔融n一. 传递模塑形式及设备q1. 活板式q2.罐式 n3. 柱塞式传递: 图6384. 螺杆式 图639二. 工艺过程:三. 工艺条件:n成型压力n模塑温度n模塑时间本章结束谢谢大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