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基本理论第二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与模式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制度 第一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 与基本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二、可持续农业产生的背景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1、从自然属性定义: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 产和更新能力。2、从社会属性定义: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 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3、从经济属性定义:在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 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 到最大限度。4、从科技属性定义: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 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 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 。(二)布氏可持续发展定义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 需求能力的发展。包括:1、公平性原则 本代人的公平; 代际间的公平; 公平分配有限资源。2、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三)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定义可 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 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 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 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 和提高生活质量。(四)全面的定义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 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 会持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 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二、可持续农业产生的背景(一)现代农业带来的弊端1、能源消耗大2、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畜健康(1)农药(2)化肥(3)专业化生产造成种植业和畜牧业分离, 使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被打破3、水、森林、生物物种等农业资源遭到破坏(二)替代农业出现1、自然农业2、有机农业(又叫生物农业、再生农 业,重视土壤,尊重自然,合理利用 、保护资源、发展农牧结合式的复合 农业。)3、生态农业(要有自我维持的能量系 统,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劳动力等)(三)可持续农业的兴起和发展1、背景 (1)资源背景:指可持续农业的出现是基于 能源短缺,耕地减少,肥力下降,土壤板结。(2)环境背景:进入80年代,环保思潮的出 现,要求食物安全;从人们的健康出发,要求 新鲜安全的食品。 (3)经济背景: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普遍过 剩。(4)科技背景:科技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 遗传工程和基因工程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 路。2、可持续农业的涵义和特征(1)涵义:是一种不造成环境 退化的,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 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2、可持续农业的涵义和特征(2)特征: 可持续性: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满足 后代人的需要。表现在:可持续地增加农产品和就业;可提高农 业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 率);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持久地保持资源 开发。 明显的区域性:发达国家:低投入、高效率; 中国: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以现代高新技术为基础 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农业的完美结合第二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与模式一、主要技术措施二、主要模式一、主要技术措施(一)作物自然耕作法指不依靠化学物质而靠土壤自身作用来生 长。如:轮作、农牧业生产综合经营法( 把种植多种作物和牲畜结合起来)(二)保护型的耕作法如:免耕法、条耕法、垄耕法、覆盖耕法(三)新型耕作法如:等高种植法(美国)(四)病虫害综合防治法 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采用高科技手段 监视病毒的密度,喷洒农药二、主要模式(一)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二)高效率可持续农业(三)生态环保型可持续农业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 制度 一、可持续农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二、战略措施一、可持续农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一)战略目标生产要发展、生 活要提高、生态要改善1、吃饱穿暖的温饱目标:妥善解决粮食 问题,保障食物安全2、致富目标: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促进 农村其它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综合发展 以便增加收入,增加就业面,脱贫致富3、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永续良性循环目标(二)重点1、发达国家:农业的功能主要是保 护环境,食物的生产以质量目标为主 ,注重食物的安全和营养,强调在环 境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农业,提高质量 。2、发展中国家:当务之急是增加农 产品生产,稳定供应,优先解决贫困 和温饱问题。所以发展第一、环境第 二。二、战略措施 (一)正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问题,顺 应农业发展趋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 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1、制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减轻需求压力2、制定和完善资源保护利用政策,缓解资源对可 持续发展的约束3、建立和完善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制度4、完善市场经济制度5、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6、顺应国际化发展趋势,按照平等互利原则积极 参与国际分工,制定科学可行的国际合作贸易政 策及方略,保证农业走上国际化的轨道二、战略措施(二)全方位的推动农业技术进 步,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上保 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战略措施(三)加强农业资源管理、保护及 农业基本建设,力争实现资源的永 续利用,从生产环境方面保证农业 可持续发展1、政府要加强资源的管理工作2、政府要加强资源的保护工作3、要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二、简答及论述题 1、论述可持续农业产生的背景。 2、可持续农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是什么? 3、论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第十章第十章 现代农业的宏观调控现代农业的宏观调控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宏观调控 的必然性第二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第三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运用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 宏观调控的必然性一、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 能二、农业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三、农业宏观调控的合理性一、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一)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二)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所具有 的职能(三)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所 具有的职能二、农业宏观调控客观必然性(一)农业宏观调控的内涵 农业宏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建 立健全一整套调控措施和干预手段, 以实现农产品总量供求平衡、农民收 入增加、农业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二)农业宏观调控客观必然性1、农业的产业特性弱质产业强烈依赖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波动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交织农业比较利益低(竞争、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二)农业宏观调控客观必然性2、农产品特性生活必需品和必要的 工业原料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4、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市场的不完全性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公共物品的存在市场机制具有造成某些不良社会后果的 可能性 市场机制调节的事后性等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合理性(一)主观与客观的不一致。 (二)政府机构具有垄断。(三)宏观调控带来的利益矛盾。 (四)宏观调控决策的滞后性。 第二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一、农业宏观调控目标二、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三、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方式一、农业宏观调控目标(一)培育农业的市场机制,引导农民步 入市场经济。(二)支持农业生产发展,保证主要农产 品供求的基本平衡。(三)提供农业所需的公共物品。(四)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 (五)保护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二、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一)制定农业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二)为农业生产提供公共物品。 (三)维护农业发展中的市场秩序 。 (四)实施农民的市场风险保障和 国家食物安全保障。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五)调节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 。 (六)保护生态环境。 (七)保护农业发展中的产权。 (八)管理农业发展中的宏观经济。三、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方式 宏观调控方式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所采取的直接调控方式;另一种类型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采取的间接调控方式。 第三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 及其运用一、计划手段二、二、经济手段三、法律手段四、行政手段第三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 及其运用 一、计划手段 计划手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下,计划仍是宏观管理、调控的手段之一。农业计划手段包括:制定和颁布农业发展战略、农业发展计划和农业发 展规划。 二、二、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以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目的的调节手段。在市场经济下,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这对于经营分散的农业,更为重要。 (一)价格手段1、稳定农产品价格政策2、支持价格政策3、限价政策4、限量政策5、补贴政策6、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比价 政策(二)财政手段1、财政收入手段农业税收(农业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2、财政支出手段(三)信贷手段(四)保险手段 农业是一个弱质、风险大的产业 ,发展农业保险,对于增强抵御自 然和市场风险、增强农业对外开放 中的风险保障等的作用重大。三、法律手段 市场经济是一种分权决策经济 ,众多的市场主体通过市场交换 实现各自不同的目标,这就必然 要求各市场主体遵守共同的市场 规则,实现平等竞争。而法律所 具有的规范性、统一性、强制性 ,正是实现这种要求的有力手段 。 四、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政府凭借政权力量对 经济活动的一种干预。主要表现为: 政府直接规定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安 排生产种植结构、确定农产品收购价 格和数量。必须指出的是,允许农业 宏观调控中必要的行政干预存在,并 不意味着传统体制的复归,更不能借 口实施旧的管理办法。并且要随着条 件成熟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少行政干 预。 补充: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一)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检 验体系建设领域(二)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与服务领域(三)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领域(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五)粮食专项储备领域(六)区域性贫困与扶贫开发领域(七)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 理领域(八)农业政策法制化与法律化领域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农业宏观调控 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手段是我国农业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主要职能是保护农业。 3、农业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所以,农业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三、简答和论述题 1、简述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 2、简述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3、论论述农业农业 宏观调观调 控的客观观必然性。 4、论述农业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及其运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