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7页
第2页 / 共87页
第3页 / 共87页
第4页 / 共87页
第5页 / 共87页
第6页 / 共87页
第7页 / 共87页
第8页 / 共87页
第9页 / 共87页
第1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自我分析】教师出示红色的苹果让学生观察。 【提问】 1. 请你描述一下苹果是什么样的?你怎么帮 助幼儿认识苹果?2.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怎样进行的?(一)感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 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整体(或综合)的反映。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形状颜色大小滋味气味质地重量温度感官眼舌鼻皮肤脑视觉视觉味觉味觉嗅觉嗅觉肤觉肤觉知觉整体属性感觉 知觉区别个别属性的反映 整体属性的反映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得深入和发展;是对 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资料分析】刚果的俾格米人居住在枝叶茂密 的热带森林中。人类学家科林.特恩布尔曾描述 过其生活方式。有些俾格米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森 林,没有见过开阔的视野。当科恩布尔带着一位 名叫肯克的俾格米人第一次离开居住地大森林来 到一片高原时,他看见远处 的一群水牛时惊奇地 问:“那些是什么虫子?”当告诉他是水牛时,他 哈哈大笑,说不要说傻话。尽管他不相信,但还 是仔细凝视着,说“这是些什么水牛会这样小。” 当越走越近,这些“虫子”变得越来越大时,他感 到不可理解,说这些不是真正的水牛。 提问:俾格米人为什么看到我们熟悉的水牛时 却认为是虫子?这说明了什么?(三)知觉的基本特征 1 知觉的选择性 2 知觉的整体性 3 知觉的理解性 4 知觉的恒常性1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n客观因素a a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选择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选择 例:黑板上的白粉笔;书中的黑体字;用有色笔改作 业、书中标重点、讲课声音大小有变化b b 新颖的、运动的对象,容易被选择出来新颖的、运动的对象,容易被选择出来 教学:使用活动教具 主观因素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情绪、动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情绪、动 机等影响知觉的选择性;机等影响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n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但 我们 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 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这种特性叫做知觉 的整体性或组织性。知觉整体性的组织定律: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封闭律(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 在一起。(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 组织在一起。(3)连续性 :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 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4)4)封闭性封闭性 :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 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3知觉的理解性n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语词来标志它。这是一个斑点图,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作用, 使我们填补了画面信息的不足,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有意义 的整体。不完整图形你觉得这个图形像什么?4 知觉的恒常性n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 的印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 称为知觉的恒常性。n大小恒常性n形状恒常性n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形 状 恒 常 性颜 色 恒 常 性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二、感知觉的种类 【话题讨论】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官是指哪五种感 官?与五种感觉器官有密切联系的感觉是什么 ?除次之外,还有哪些感觉?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一)感觉的种类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二)知觉的种类 1.物体知觉:q包括空间知觉、运动知觉和时间知觉2.社会知觉:q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的知觉和自我知 觉。(学前儿童的社会知觉将在社会性一章中 探讨)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四、感知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认识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 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二)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三)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守恒实验相同量筒 相同量的水变式一变式二询问儿童,水仍然 一样多吗?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n(一)视觉的发展 、视敏度俗称视力,是指精确辨别细致物体 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视敏度在不断提高。n如何知道儿童的视力情况呢?3-5岁是治疗弱视的关键期如何预防幼儿近视?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 又称辨色能力。2、颜色视觉的发展基本色混合色近似色幼儿初期(小班)能初步辨认红、 黄、蓝、绿等基本色,辨别混合色与 近似色有困难,难以说出颜色名称。 幼儿中期(中班)认识基本色,近 似色,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 幼儿晚期(大班)认识颜色、调配 颜色,说出基本色、混合色的名称。如何培养幼儿的颜色视觉?色形板色形板研究结果表明:配对法的正确率最高,指认法次之,命名法最低。(二)听觉1、胎儿的听觉 2、新生儿的听觉新生儿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 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新生儿喜 欢听柔和的、高音调的声音。 3、婴幼儿的听觉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儿 童的听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1213 岁以前,儿童的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长,成 年以后,听力逐渐有所降低。思考:如何保护幼儿的听觉?如何保护幼儿的听觉?(1)减少噪声,加强对幼儿的教育与 活动的组织。(2)注意“重听现象”(3)注意耳部的清洁 与保健。(三)触觉n口腔的触觉手的触觉思考:“动口不动手” 的教育方式好不好?(四)痛觉的发展n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 是很低的。随着年龄 增长,痛觉感受性提 高。(四)痛觉的发展 【案例分析】 威威不小心摔倒在客厅里,正爬起来的时 候,奶奶看到了,连忙大呼小叫地跑过去 ,一副担心、紧张的神情。看的奶奶后, 已经快要爬起来的威威又一屁股坐在地上 ,撇了撇嘴,哭了起来。 【提问】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1)空间定位能力的发生(2)空间关系的掌握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幼儿初期(3岁左右):能辨别上下 幼儿中期(4岁左右):能辨别前后 幼儿晚期(5岁左右):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以后能以他人为 中心辨别左右。思考:如何促进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1、幼儿园老师帮助幼儿认识方位时,要和实物对应 起来。2、幼儿园老师排练体操、舞蹈动作时要做“镜面示范”n2、形状知觉n(1)婴儿的形状知觉n(2)幼儿的形状知觉n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认有先有后,顺序是 怎样的呢?n顺序是: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趋势:n幼儿初期: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长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n幼儿中期: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长方形、半圆形和梯形;n幼儿晚期:能正确辨认各种几何图形(包括 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可以掌握基 本图形名称。当视觉和触觉相结合时,幼儿对几何图形感 知的效果较好。3、大小知觉n大小知觉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的协同活动实 现的,视知觉起主导作用。思考:幼儿的大小知觉发展的趋势?n2.5岁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 发展的阶段。n45岁幼儿在判别立体实物的大小时,要借助 触摸才能确定n67岁幼儿借助于经验可以单凭视觉判定立体 实物的大小。3、深度知觉: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知 觉。n n幼儿能够分清他们所幼儿能够分清他们所 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 远近,但对于比较广远近,但对于比较广 阔的空间距离,他们阔的空间距离,他们 还不能正确认识还不能正确认识。n幼儿的深度知觉发展 受他们的经验影响比 较大。如何促进幼儿深度知觉的发展?n n、将幼儿带到大自然或现实生活情景、将幼儿带到大自然或现实生活情景 中有目的地观察,使他们亲自体验到物中有目的地观察,使他们亲自体验到物 体的实际大小与远近之间的关系;体的实际大小与远近之间的关系;n n、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认识远近,绘画、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认识远近,绘画 活动中近的画的大一些,远的画的小一活动中近的画的大一些,远的画的小一 些。些。(二)时间知觉的发展n n由于时间的抽象性特点,幼儿知觉时间比由于时间的抽象性特点,幼儿知觉时间比 较困难。较困难。n请你默读第61页相关内容,找出幼儿时间 知觉的发展趋势。趋势:幼儿的时间知觉的精确性随着年龄 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丰富而提高。请你按照幼儿掌握时间概念的先后顺序排 序:n前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后天n年 月 天 小时 分钟 秒n掌握时间概念的顺序是:由中间向 两端、由近及远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案例分析】 1、游戏活动中,小班的王老师对小朋友们说“举起右手”,小朋友们 都不知所措。然后王老师说“举起拿勺子的那只手”,小朋友们都做 到了。这种现象说明什么?2、“六、一”节快到了,教师正在中班给幼儿排节目,可是有的孩子 分不清左右,老师就不断地责怪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左右方 向都分不清”。你怎么看待幼儿的表现和教师的态度?3、婴儿到了吃奶的时候,会自己醒来或哭喊,这是为什么?儿童最 早靠什么判断时间?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案例分析】 4、生活中常听到幼儿这样衡量时间:“天快黑 了,就是傍晚”,“太阳升起来就是早上”“早上 就是上幼儿园的时候”,“下午就是午睡起来以 后”,“晚上就是爸爸妈妈来接我们回家的时候” , “时钟上的小人站得笔直的时候,就是该起 床的时间”,“日历上是红字的日子,不上幼儿 园,到了黑字的时候,就又要上幼儿园了”等 。如何看到这些现象?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案例分析】 5、妈妈告诉孩子,时钟走到6点半就可以打开 电视看猫和老鼠,孩子等得不耐烦了,就 要求妈妈把钟拨到6点半。有个孩子听见妈妈 说:“日历都快撕完了,还有几天就要过新年 了。”他跑去把日历统统撕掉,回来告诉妈妈 :“快过新年吧,日历已经撕完了!”如何看待 这些现象?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一、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一)目的性加强 【案例分析】 给幼儿一张图片,上面画着几个孩子在溜冰,冰场上 有一只手套。向幼儿提出任务,要求他们从画面上找 出那个丢了手套的孩子。小班孩子大部分根本不认真 去找。他们观察时,胡乱看一些无关的细节,完全忘 了观察的目的。中、大班幼儿观察的目的性有所提高 ,他们能够按照成人规定的观察任务进行观察。不同 年龄段的幼儿体现出哪些观察力方面的差别?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二)持续性延长 【实验研究】 在一个实验研究中,三四岁儿童观察图片的时间只有 6分8秒,5岁增加到7分6秒,6岁可达12分3秒。(三)细致性增加 【现象分析】 6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在认识n和m,工和土、日和月等 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为什么?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四)概括性提高(五)观察方法的形成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评价 【分组讨论】如果要判断一名幼儿的观察力水平 的高低,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判断?(一)评价标准 1观察的有意性 2观察的顺序性 3观察的细致性 4观察的理解性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二)观察幼儿的观察力 1观察时机 (1)以观察活动为主的教学游戏。 (2)科学领域活动中的观察活动。 (3)语言领域活动中的看图讲述活动。 (4)艺术领域教育活动中的美术意愿画活动。 (5)参观、郊游活动。 2观察形式和记录 (1)在活动中抓住时机,围绕目标进行观察。 (2)做轶事描述。 n轶事描述法是观察者对可以表现儿童个性或某方面的发展并 有价值、有意义的行为情景所做的记录。轶事记录不受观察 时间、地点的限制,无需连续跟踪观察,运用起来简单方便 。以下是一位教师记录的实例:观察对象:岩岩(男)4岁1 1个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