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教育哲学(第一讲)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徐洁邮箱:taxj6163.com QQ:2992292373目 录学习西方教育哲学的价值与意义学习西方教育哲学的方法与视角12学习西方教育哲学的价值与意义 无 题n 李商隐n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n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n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n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庄子人世间n南伯子綦(qi)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 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 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 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 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 舐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 狂醒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 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 此不材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n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世界是混沌的,哲学家是通过某个孔道注入一缕光线、照亮整个世界的人。 牟宗三n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 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 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n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 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 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 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 而坏则每况愈下。美国教育哲学家奈勒做教师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1、反思教育实践背后的理念n我为什么这么做?n这样做的理据合理吗?正当吗?n它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追求、教育 信念?n理念决定行动n习惯追求技术和细节,不追问行动背后 的理念和思想基础。2、明了教育的价值和方向n教育理论那些“劳什子”n“您都读过哪些教育名著?”3、创造和生成教育智慧n教育哲学具备批判功能n教育哲学具有思想引导作用n杜郎口教育哲学对教师的价值1、帮助教师理解最基本的教育问题; 2、能够使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诸多策略作 出判断; 3、有助于澄清教师对生活目标和教育的思考; 4、有助于形成与生活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的 教育观和一种在更广阔背景下的教育策略。n真正的教育思想本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光芒 如何引起人心之共鸣、人性之觉悟和人情之通达, 乃地地道道的人生哲理、人生智慧;哲学本身亦有教 育大义,哲学即人学。n探讨的问题是:人在宇宙、世界中所处之地位,所起之 作用,所过之生活和人生之意义、价值。n你希望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子?你又想怎么来实现这 个目标?你认为你有能力做到的是什么?是让孩子多 些时间玩还是应该把时间都用到学习上?是打算让孩 子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还是认为应该从小就进行非 常严格的训练?这都是教育哲学的范畴 n有一个学生从食堂储藏室中偷去一只烧鸡,后 来被人抓住了。马卡连柯把那个学生叫来,问 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想吃。”那个学生回 答说。n于是马卡连柯把所有的学生集合起来,对那个 偷鸡的学生说:“你既然想吃,那就当着大家 的面把鸡吃了吧!”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个学 生怎么也吃不下去,垂头站着,请求宽恕,并 表示今后决不再干这样的事情。n此后,那个学生果然改掉了偷窃的恶习,同时 也使大家受到了教育。n无独有偶,当时吃鸡事件现场见证人之 一马卡连柯的学生卡尔巴诺夫后来主持 了一个少年违法者教养院。n发生了一起学生偷吃面包的事情。卡尔 巴诺夫想运用马卡连柯的现成办法来教 育那个偷面包的学生。没想到n马卡连柯曾打了一个坏学生“领袖”的耳光 ,结果使他变成了好学生的领袖;n当一位教师也用这个办法打学生时,n却反被学生打了一顿,弄 得狼狈不堪。n为什么同样的事情,采用同样的方法,却得到 截然相反的结果呢?n在马卡连柯的著作里,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 话:“在我这里,没有两种情况是完全相同的 。”n时间、地点、环境不同了,所采用的办法也应 有所不同。更主要的是马卡连柯对那个偷鸡的 学生非常了解,才采用这个办法的。n一种方法或制度在此地很见效,倒彼地 可能就不管用,甚至适得其反。n今天学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n明天学杜郎口的“三三六”,n后天改学东庐的“教学合一” 、“讲学稿” ,n学了几年,教学质量还是低效,管理仍 停留于低水平。 对哲学的四种理解(陆有铨 教授) n 1、哲学是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热爱 。这里的知识不是具体的科学知识,而 是涉及到人的生活真理; n 2、哲学是一种思维活动; n 3、哲学是关于宇宙的总的观念; n 4、哲学是对生活的指导。 哲学之眼:n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n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n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 ?n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柏拉图式的爱情理想式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站在爱人 的身边,静静地付出,默默地守候。不奢望走 近,也不祈求拥有;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 ,也仍然执着不悔。也许这种不求回报注定了 一个悲剧的结局。最终,也只能是两条在远处 守候的圆弧(公转自转?),留下回忆中最为 美好的片段当作永恒。n纯精神n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纯精神的爱情观。追求心 灵的沟通。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 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美幻的);当人 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 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 性 。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惟有 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 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n双方平等n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双方平等的爱情观。爱情 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相爱的 双方是自愿、绝不勉强的,即无怨无悔地爱你 所喜爱的人。在观念世界里,你原本的另一半 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里正等待寻找着你。“雨中站岗”、“每日一花” 那是种浪费奢侈。要知道爱情在培育发展过程 中,双方都是平等的。n完美n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完美的爱情观。感 情的事没有谁对谁错。正如歌里唱的那 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 在你的意念里,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生 动而又完美的他,他对你而言是毫无瑕 疵、唯一永恒的。也许他不会出现在现 实,但永远存活在你的心底 。n自由n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自由的爱情观。爱需要有 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茁壮的成长。爱,不 是牺牲,不是占有。拥有爱情的时候,要让对 方自由;失去爱情的时候,更要让对方自由。 爱就像风筝一样,你要给它飞翔自由,也要懂 得适时把它拉回来。没有自由的爱情,也会慢 慢趋向自然死亡。爱需要自由,正如同爱也需 要呼吸是一样的。距离和神秘感,才是维系爱 情温度的好方法 。n在西方爱情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现存最 早的有关文献就是柏拉图(公元前427 347年)的论述,他的论述被认为是一座 丰碑,“柏拉图式的爱情”作为一种观念,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人,东方人也 将他的名字当作“精神恋爱”的代名词 。n柏拉图式的爱情似乎是精神恋的代名词 ,用来指称那种超越时间、空间,不以 占有对方肉体为目的的只存在于灵魂间 的爱情。而实际上柏拉图式爱情的真谛 指的是一种对节制的崇尚,对善和美的 追求 。学习西方教育哲学方法与视角 n读不懂的杜大爷学习教育哲学的三点要求n 1、精力放在教育哲学家如何思考问题上,仅 仅有知识是不行的,关键要学会思考; n 2、对历史上教育哲学思想理解,做到历史 和逻辑的统一(即历史的发展是逻辑的起点, 要考察历史背景); n 3、对各种思想评析、思考,从中得到启发, 因为哲学就是要解决我们现时代存在的问题。n n亚里士多德关于物理学的思想深刻地塑 造了中世纪的学术思想,其影响力延伸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最终被牛顿物 理学取代。n在物理学的力学上,亚里士多德的成就也不少,但最常被提到的 ,却是他所犯的错误。n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假设是“凡是运动的物体,一定有推动者在推着 它运动是建立在日常经验上。若你看到一个东西在移动,你 就会寻找一个推动它的东西。当没什么东西推它时,它就会停止 移动,是一个推着一个,不能无限制地追溯上去,“n必然存在第一推动者”,中古世纪的基督教说“第一推动者” 就是指 上帝,并将亚里斯多德的学说,与基督教教义结合。这样的结合 让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成为权威学说,一直到了伽利略手里,才开 始建立正确的力学学说。n另外,亚里斯多德又认为较重物体的下坠速度会比较轻物体的快 ,这个错误观点直到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伽利略从比 萨斜塔上掷下两个不同重量圆球的实验中才被推翻。n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 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n优秀是一种习惯。 n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n幸福就是至善。 n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n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n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 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 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研究西方教育哲学的四种视角 第一种视角:把握全局 展示思考n总揽西方教育哲学思潮,展示西方教育家是如 何思考的。n如对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这一学说的理解,先 生是这样阐释的:因为人的活动总是具体的, 具有时空的特定性,人的活动又总是与具体问 题有关,只要有人的活动,就会有问题。人的 活动归根结底是解决问题的活动,而且是解决 切近的问题。因此,教育没有终极的目的。第二种视角:辨析不同 揭示内涵n对不同的教育思潮进行共同点和分歧点的辨析 ,揭示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展示对教育问题思 考的多方位视角。n如杜威用经验的方法研究伦理问题,试图把事 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联系起来,这是解决道德教 育这一世界性难题的途径。目前的道德教育, 误区在于由事实判断直接代替了价值判断。我 们学校用我们国家物产丰富、地大物博对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 这样做的最大危害,是使道德教育成了不道德 的教育。第三种视角:分析不同 反观当今n通过对西方不同时期社会长期条件与教育内容条件的 分析,把握西方教育家关注的教育焦点,以此反观今 天我国的教育问题。教育上没有新问题,西方教育家 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杜威对自 由、民主与教育之间关系的理解,非常值得借鉴。杜 威认为,自由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所谓自 由就是“争自由”,所谓民主就是“争民主”。我们往往 把主体性的发挥看成是无条件的,把自由看成是绝对 的,并与纪律对立起来,把民主理解为少数服从多数 。这都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极容易形成多数人的暴政 。第四种视角:评析流派 研究反思n对不同流派的基本主张进行评析,深刻理解每 一种教育哲学思潮、学派、学说在特定国家、 特定历史时期的“绝对”(被决定性、必然性、 合理性)及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相对”(历 史局限性、偏颇),明确研究问题应有的态度 、方法、提高反思能力。n如对比进步主义与永恒主义,教育主张没有绝 对的好与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适 合当下的社会需要、适合学生作为人的内在的 自然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n“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 生一切。”n“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n学生可不可以在校园里追逐打闹?n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 处不疑。n 胡适n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做教师如何学习研究教育哲学n1、学习研究哲学理论,锤炼哲学思维n思考问题的方法n2、走进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n自己的教育实践,他人的教育实践n3、学会反思与批判,创造教育者的教育 哲学n黑格尔说:“哲学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一 般人平时所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n学生喜欢上学还是喜欢放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