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的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先试后导这是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我在讲授春一课时,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从学生的口头训练入手,分层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学习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个学习环节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主动的想、主动的说、主动的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不断尝试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师:一年之计在于春 ,我们都热爱春天,向往奏。这里我用投影给大家展示出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春天描绘出来吗?生:口头描绘。 (学生的口头描述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同时自然的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7 课春 ,体会一下朱自清先生是如何描绘春天的?板书课题和作者,并用投影出示教学目标:1.学习细致观察、抓特征写景的方法。2.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3.体会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二、尝试感知与分析1.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体会本文的思路。 (范读课文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整体的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出示第一组尝试题,学生初读课文后回答问题,理清思路。全文由几个部分组成?文中哪些词语最能突出盼?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在哪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这一组尝试题,能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并锻炼了他们的概括能力。 )3.出示第二组尝试题,学生深读课文后分组讨论,重点分析春风图 。作者抓住了春风的什么特征?体现在哪里?作者调动了人们的哪些感官司,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你认为文中哪些词句运用的最好?好在哪里?在对春风的描绘中抒发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先朗读,再讨论,后背诵。教师加以精讲点拨,并结合练习五指导本段的朗读。 (学生的朗读、讨论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为读写结合打下基础。 )三、尝试反馈练习: 学生分四组讨论其余四幅图画,教师适当点拨,并用投影出示要求:1.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重点分析写得精彩的一两个句子。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春天的绚丽画卷,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全文充满着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给人以美的熏陶。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收获?能不能总结出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倾注感情,选取景物细致观察,找准特点调动感官,展开联想顺序合理,语言优美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