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 年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检测1课时跟踪检测(九)课时跟踪检测(九)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化学反应中的热量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的是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A氢气球发生爆炸氢气球发生爆炸B向污染的河水中投放生石灰向污染的河水中投放生石灰C.D.解析:解析:选选 D 氢气的燃烧爆炸、氢气的燃烧爆炸、CaO 与水的反应、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都要放出能量,与水的反应、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都要放出能量,断裂化学键时需要吸收能量。断裂化学键时需要吸收能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H0DH 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解析:解析:选选 C 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A 错误;错误;B 项反项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应为放热反应,错误;H 的大小与化学计量数对应成正比,的大小与化学计量数对应成正比,D 错误。错误。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搅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搅拌C乙醇燃烧乙醇燃烧D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锌与稀硫酸的反应解析:解析:选选 B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说明此反应是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说明此反应是吸热反应。A 项,项,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错误;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错误;B 项,属于吸热反应,正确;项,属于吸热反应,正确;C 项,燃烧是放热反应,错误;项,燃烧是放热反应,错误;D 项,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错误。项,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错误。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能量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反应进程图,由此可判断该反应反应进程图,由此可判断该反应( )2018 年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检测2A为放热反应为放热反应 B为吸热反应为吸热反应C属于燃烧反应属于燃烧反应 D属于中和反应属于中和反应解析:解析:选选 B 由图像可知,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吸热反应,由图像可知,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吸热反应,而物质的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而物质的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5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g) H483.6 kJmol1中,化学式前面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A分子数分子数 B体积体积C质量质量 D物质的量物质的量解析:解析:选选 D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二、不定项选择题二、不定项选择题6已知已知 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的能量一定高于 SO2的能量的能量BSO2和和 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SO3的总能量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的能量一定高于 SO3的能量的能量D该反应虽为放热反应,但反应发生时可能需要加热该反应虽为放热反应,但反应发生时可能需要加热解析:解析:选选 BD 反应反应 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所以为放热反应,所以 SO2和和 O2的总能量一定高的总能量一定高于于 SO3的总能量,的总能量,A 错误,错误,B 正确,正确,C 错误;该反应发生时需要加热,错误;该反应发生时需要加热,D 正确。正确。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O2O2=2SO3 H196.6 kJmol1B2H2(g)O2(g)=2H2O(l)H517.6 kJmol1CH2(g)1/2O2(g)=H2O(l) H285.8 kJDC(s)O2(g)=CO2(g) H393.5 kJmol1解析:解析:选选 B A 项,未注明物质状态,错误;项,未注明物质状态,错误;B 项正确;项正确;C 项,项,H 的单位是的单位是kJmol1,错误;,错误;D 项,项,C(s)O2(g)=CO2(g)是放热反应,是放热反应,HE2,反应体系的总能量,反应体系的总能量_(填填“升高升高”或或“降低降低”),为,为_(填填“吸热吸热”或或“放热放热”)反应。反应。(2)若若 E1Q放放,反应吸收能量,吸收的能量为,反应吸收能量,吸收的能量为 Q吸吸Q放放180 kJ,正确;,正确;B 项,通常情况项,通常情况下,下,N2(g)和和 O2(g)混合不能直接生成混合不能直接生成 NO,错误;,错误;C 项,由于反应吸热,所以反应物项,由于反应吸热,所以反应物 1 mol N2(g)和和 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具有的总能量小于 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正确;具有的总能量,正确;D 项,项,NO 是一是一种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种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错误。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错误。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9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在在 U 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或品红溶液),打开,打开 T 形管活塞,使形管活塞,使 U 形管内两边的液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关闭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关闭 T 形管活塞;形管活塞;在盛有在盛有 1.0 g 氧化钙的小试管里滴入氧化钙的小试管里滴入 2 mL 左右的蒸馏水,观察现象。左右的蒸馏水,观察现象。试回答:试回答:(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实验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2018 年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检测7(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3)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说明说明 CaO、H2O 的能量与的能量与 Ca(OH)2的能量之间的关系:的能量之间的关系:_。(5)若该实验中若该实验中 CaO 换成换成 NaCl,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_(填填“能能”或或“否否”)。解析:解析:(1)由于实验要通过装置中气压的变化来确定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实验装置要由于实验要通过装置中气压的变化来确定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实验装置要密封,为了确定装置是否密封,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密封,为了确定装置是否密封,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2)由于氧化钙和水的反应是放由于氧化钙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时试管内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导致热反应,反应时试管内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导致 U 形管内红墨水或品红溶液的液面形管内红墨水或品红溶液的液面左低右高。左低右高。(3)CaO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4)氧化钙和水的反氧化钙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应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 CaO 和和 H2O 的总能的总能量大于量大于 Ca(OH)2的总能量。的总能量。(5)由于氯化钠和水不反应,混合时能量变化不明显,试管内气由于氯化钠和水不反应,混合时能量变化不明显,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不明显,故看不到相同的现象。体压强变化不明显,故看不到相同的现象。答案: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U 形管液面左低右高形管液面左低右高 (3)CaOH2O=Ca(OH)2 (4)CaO 和和 H2O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 Ca(OH)2的总能量的总能量 (5)否否10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 mol 液态肼与足量的双氧水反液态肼与足量的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 256.65 kJ 的热量。的热量。(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又已知:又已知:H2O(l)=H2O(g) H44 kJmol1,则,则 16 g 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是_。解析:解析:(1)当有当有 1 mol 液态肼和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液态肼和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256.65 kJ1 mol0.4 mol641.625 kJ,所以,所以,H641.625 kJ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 H641.625 kJmol1。(2)16 g 液态肼为液态肼为 0.5 mol,当反应后生成的水为液态时,放出的总热量为:,当反应后生成的水为液态时,放出的总热量为:641.625 kJ244 kJ2408.8 kJ。(3)燃料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水和氮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燃料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水和氮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答案答案:(1)N2H4(l)2H2O2(l)=N2(g)4H2O(g)H641.625 kJmol1(2)408.8 kJ(3)燃料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水和氮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燃料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水和氮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2018 年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时检测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