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力学实验土样质量等级划分级级 别别扰动扰动 程度试验项试验项 目I不扰动扰动土类类定名、密度、渗透、强度、固结结II轻轻微扰动扰动土类类定名、密度III显显著扰动扰动土类类定名、含水率IV完全扰动扰动土类类定名、渗透(粗粒土)、颗颗粒分析实验一 土样和试样制备n目的:土样和试样的制备程序是试验工作的第一 个质量要素,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和试验数 据的可比性,必须统一土样和试样的制备方法和 程序。 n适用范围:1. 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 60mm 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 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 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 0.01gcm3 ,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 差不得大于士 1 。n主要仪器设备1 细筛:孔径 0.5mm 、2mm2 洗筛: 孔径 0.075mm 3 台秤和天平:n称量10kg ,最小分度值 5g ; n称量5000g ,最小分度值 1g ;n称量1000g ,最小分度值 0.5g ;n称量500g ,最小分度值 0.lg ;n称量200g ,最小分度值 0.01g。n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 61.8mm 和 79.8mm,高20mm; 内径 61.8mm,高 40mm。 n5 轻型击实器、推土器。 n6 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 缸、喷水设备等。扰动土试样的制样 步骤:1.试样的数量视试验项目而定,应有备用试样 1 2 个。 2.将碾散的风干土样通过孔径 0.5mm,2mm 或5mm 的筛,取筛下足够试验用的土样,充分拌匀,测 定风干含水率,装入保湿缸或塑料袋内备用。n取土量:n物理性试验项目(液塑限):过0.5mm筛,取0.8kgn物理力学性试验土样:过2mm筛,取10kgn击实试验土样:过5mm筛,取20kg3 根据试验所需的土量与含水率,制备试样所需的加 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n 式中mw 制备试样所需要的加水量 (g); n m0 湿土 ( 或风干土 ) 质量 (g) ;n w0 湿土 ( 或风干土 ) 含水率 ( );n wl 制样要求的含水率 ( ) 。 4 称取过筛的风干土样平铺于搪瓷盘内,将水均匀 喷洒于土样上,充分拌匀后装入盛土容器内盖紧 ,润湿一昼夜,砂土的润湿时间可酌减。 5 测定润湿土样不同位置处的含水率,不应少于两 点n要求: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 之差不得大于 0.O1gcm3 ,一组试样的含水率 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士 1 。 6 根据环刀窖积及所需的干密度,制样所需的湿土 量应按下式计算n式中:d试样的干密度 (gcm3) ;n V 试样体积 ( 环刀容积 )(cm3) (三) 扰动土制样可采用击样法和压样法n1) 击样法:n将根据环刀容积和要求干密度所需质量的 湿土倒入装有环刀的击样器内,击实到所 需密度。 n2)取出带有试样的环刀,称环刀和试样总 质量,对不需要饱和,且不立即进行试验 的试样,应存放在保湿器内备用。实验二 土的三项基本指标测定含水率、 密度试验 含水率试验n试验目的:测定土壤的含水率。n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粗粒土、细 粒土、有机质土和冻土。n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热烘箱:应能控制温度为 I05110 。2 天平:称量 200g ,最小分度值 0.01g ;称量 1000g ,最小分度值 0.1g 。 土的含水率是土样在I05110 温度下烘到恒温时 失去的水量与达到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土最基本 的物理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土的工程性质 ,是计算其它物理指标、测量其它物理状态指 标的最基本试验。实验步骤1.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15 30g或用环刀中的试样, 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 50g ,放 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 至 0.O1g 。 2. 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 110 的 恒温下烘至恒量。 烘干时间:粘土、粉土不得少于 8h , 砂土不得 少于 6h ,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 10 的土, 应将温度控制在 65 70 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 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 内冷却至室温,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lg。n含水率测定的允许平行差值n含水率试验记录与计算 盒号湿土质质量 g干土质质量 g含水率%平均含水率%试验试验 前试验试验 后含水率(%)允许许平行差值值 100.510401.0 402.0密度试验 (环刀法) n实验目的:测定土的密度。了解土体内部结 构的密实情况,土体密度大小与土的松紧程 度、压缩性、抗剪强度等有一定联系。 n基本原理:土的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在 天然含水率状态下的密度称为天然密度。n测定方法:以测定土体积的方法命名,如环 刀法、蜡封法、灌砂法和灌水法。n对环刀法、蜡封法规定了平行试验,同时平 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 。n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n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n1 环刀:内径 61. 8mm 和 79.8mm ,高度20mm 。n2 天平:称量 500g ,最小分度值 0.1g ;n 称量 200g ,最小分度值 0.01g 。n试验步骤:略。n试验要求: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 0.03gcm3,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n计算公式: 1.试样的湿密度: 0=m0 / V 式中0试样的湿密度 (gcm3) ,准确到 0.01gcm3。 2.试样的干密度: 密度试验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环环刀号湿土质质量g环环刀容积积(cm3 )湿密度(g/cm3 )实验三 土的三项基本指标测定 比重试验 n实验目的:测定土粒在 105 l10 下烘至恒重的 质量与土粒同体积 4 纯水质量的比值。土粒比重 是计算土的换算指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物理量。 n测定方法:按照土粒粒径的不同,分别采用下列方 法测定。1.粒径小于5mm的土,用比重瓶法进行。2.粒径大于5mm的土,其中粒径大于20mm颗粒小于 10%时,用浮称法进行,含粒径大于20mm颗粒大 于10%时,采用虹吸筒法进行。比重瓶法进行取其加权平均值为土粒 比重,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2.比重瓶法n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比重瓶:容积 100ml 或 50ml ,分长颈和短颈两种 ; 2 恒温水槽:准确度应为士1 ; 3 砂浴:应能 调节温度 ;4 天平:称量200g ,最小分度值 0.001g ;5 温度计:刻度为 0 50 ,最小分度值 为 0.5 。n比重瓶的校准 :略 n试验步骤: 1.将比重瓶洗净烘干。装烘干土 15g入100ml比重瓶 内(若用 50ml 的比重瓶,装烘干土 l2g) ,称试样和 瓶的总质量,准确至 0.001g 。 2 向比重瓶内注入半瓶纯水,摇动比重瓶,并放在砂浴上煮 沸,煮沸时间自悬液沸腾起砂土不应少于 30min ,粘土、 粉土不得少于 1h 。沸腾后应调节砂浴温度,比重瓶内悬液 不得溢出。 n 注:用中性液体,不能用煮沸法。 3 将煮沸经冷却的纯水 ( 或抽气后的中性液体 ) 注入装有试样 悬液的比重瓶。当用长颈比重瓶时注纯水至刻度处,当用 短颈比重瓶时应将纯水注满,塞紧瓶塞,多余的水分自瓶 塞毛细管中溢出使瓶内无气泡。 4. 将比重瓶置于恒温水槽内至温度稳定,且瓶内上部悬液澄 清。取出比重瓶,擦干瓶外壁,称比熏瓶、水、试样总质 量,准确至 0.001g ;并应测定瓶内的水温,准确至 0.5 。 5. 从温度与瓶、水总质量的关系曲线中查得各试验温度下的 瓶、水总质量。对砂土宜用真空抽气法;对含有可溶盐、有机质和 亲水性胶体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 ( 煤油 ) 代替纯水 ,采用真空抽气法排气,真空表读数宜接近当地一 个大气负压值,抽气时间不得少于 1h 。成果整理n比重计算公式:nGs= md /(mbw +md mbws)GiT式中:md 干土重 g ;mbw 比重瓶、水重量 g ;mbws 比重瓶、水、试样总重量 g; nGiT温度为T时,纯水或中性液体的比重。n土粒比重参考值土的 名称砂类类 土粉性 土粘性土 粉质质 粘土粘土土粒 比重2.65 2.692.70 2.712.72 2.732.74 2.76试验四: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 n试验目的: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塑限和缩限,划分 土类、计算塑性指数,供设计、施工使用。n基本原理:细粒土由于含水率不同,土体分别处于 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固体状态。液 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塑限是细粒 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缩限是细粒土从半固 体状态继续蒸发水分过渡到固体状态时体积不再收 缩的界限含水率。n流动状态和可塑状态的分界含水率称为土的液限, 可塑状态和半固体状态的分界含水率称为土的塑限 。n试验方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n主要仪器设备: 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 铁、显示屏、控制开关和试样杯。圆锥质量为 76g ,锥角为 300 ;读数显示宜采用光电式、游标式和 百分表式;试样杯内径为 40mm ,高度为 30mm 。2 天平:称量 200g ,最小分度值 0.01g 。n实验步骤: 1 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 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 的土粒和 杂物时,应过 0.5mm 筛。 2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 250g ; 采用风干试样时,取 O.5mm 筛下的代表性土样 200g ,将试样放在橡皮板上用纯水将土样调成均匀 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3 将制备的试样充分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样时不应留 有空隙,对较干的试样应充分搓揉,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 填满后刮平表面。 4 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 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 5 调零,将屏幕上的标尺调在零位,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 触试样表面,指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 5s 后 测读圆锥下沉深度 ( 显示在屏幕上 ) ,取出试样杯,挖去锥 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锥体附近的试样不少于 10g ,放入 称量盒内,测定含水率。 6 将全部试样再加水或吹干并调匀,重复本条 3 至 5 款的步骤 分别测定第二点、第三点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及相应的含水 率。液塑限联合测定应不少于三点。n注:圆锥入土深度宜为 n3 4mm , 7 9mm , 15 17mm成果整理 1. 计算上面三种状态试样的含水率; 2. 绘图: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 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 的关系曲线 ,三点应在一直线上。n当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通过高含水率的点和 其余两点连成二条直线,在下沉为 2mm 处查得相 应的 2 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 2 时,应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 连一直线。n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大于、等于 2 时,应重做 试验。 3.在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 l7mm ,所对应的含水率为 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 10mm 所对应的含水率为 10mm 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 2mm 所对应的含水率 为塑限,取值以百分数表示,准确至 0.1 。 4.计算塑性指数: Ip = l - p n 式中: Ip 塑性指数; l 液限 ( ) ;n p 塑限 ( )。 5.计算液性指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