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训练与检测(七)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内。每小题 2 分,共计 24 分。1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土尔扈特蒙古部族重返祖国的壮举展现了A蒙古民族的凝聚力B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C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D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2南怀瑾先生在 30 多年前曾预言: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唯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是意味着亡国后,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复活了。上述材料表明A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决定作用B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C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文化的竞争32006 年 5 月,以重温唐玄奘取经经历,追寻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玄奘之路”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启动。活动以追寻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是因为这种民族精神A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B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文化底蕴C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文化现象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它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它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它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A B C D52006 年 5 月 21 日中国江苏网载文指出,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宣传思想战线极为重要的任务。之所以提出上述要求,是因为A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过程中能产生巨大力量B先进文化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C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深刻的影响D改造落后文化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62006 年 7 月 25 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要注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赋予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业绩A B C D7爱国主义之所以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这是因为,爱国主义A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D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8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A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B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中C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D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各个时期9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有识之士对此深表忧虑。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本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A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B不利于继承弘扬民族精神与增强民族凝聚力C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结果D反映了西方先进文化逐步代替中国落后文化的趋势102006 年 7 月 2 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青藏铁路,是广大青藏铁路建设者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扬。这说明,青藏铁路的建设者A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者D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心骨”112006 年 4 月 10 日人民网载文指出,三峡移民精神是三峡库区的干部群众以及全国人民在整个三峡移民工作中共同创造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这表明A中华民族精神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B中华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C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D中华民族精神无论何时何地表现都是一样的122006 年 5 月 10 日大众日报载文指出,我们要把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作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他们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有利于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抵御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把人们的价值追求凝聚为完全一致A B C D二、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内。每小题 3 分共计 15 分。132006 年 4 月 19 日,台湾作家首次组团来渝采风。在重庆市举行的欢迎会上,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代表致辞说,真切希望通过此次采风活动,既收到预期“采风”的目的,又通过两岸作家的交流,广交朋友,以中华民族之根本利益为重,秉承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加强交流,增进共识,携手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两岸的共同家园。之所以要秉承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因为A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B中华民族的先民对环境的复杂多变认识得较早C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不断兴旺发达的必要保证D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142l 世纪,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激荡。同时,西方一些势力扩大文化霸权,强势推销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A是展示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需要B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C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D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15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些古训从来是当作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八荣八耻”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如果我们每个公民都能按“八荣八耻”的要求去做,或许我们所希望的和谐社会也就不会太远了。这表明A提出“八荣八耻”就是要求遵循古训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C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D按“八荣八耻”的要求去做已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162006 年 4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上述两种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A注入时代精神才能摒弃民族精神中的糟粕B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日益丰富C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D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与时俱进172006 年 4 月 21 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表现在 A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三、简答题(9 分)18材料一:2006 年 4 月 14 日中国廉政网载文指出,我们必须丰富和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以有效地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材料二:自 1840 年的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 (1)两则材料共同表明了什么道理?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为什么必须丰富和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3 分)(2)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6 分) 。四、辨析题(1 1 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1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没有关系。五、论述题(16 分)20材料一:2006 年 5 月 10 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70 周年大型联合报道活动在江西省赣州市启动出征。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70 周年,红军长征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它所孕育的长征精神永远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为追寻红军足迹、弘扬长征精神,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共同组织实施这次大型联合报道活动。材料二:70 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伟大的长征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民族复兴的献身精神;坚决服从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坚定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高度团结统一的精神;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长征精神,是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为什么要弘扬长征精神?(8 分)(2)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当怎样弘扬长征精神?(8 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I(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24 分。)1B。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故 A 不选。CD 与材料不符。2B。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文化对国家、民族的重要作用,B 符合题意。ACD 观点错误。3A。BC 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D 表述错误,民族精神是精神条件,不是物质条件。4C。不符合题意。5A。BCD 观点错误。6A。观点正确,但不能为材料所反映。7B。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故 A 错误。CD 不符合题意,故不选。8A。注意“近百年来”。9B。ACD 认识均错误。10B。AC 不符合事实。D 观点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主心骨”。11C。材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12A。观点错误。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15 分。)13ACD。B 不符合题意。14BCD。A 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15BC。“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故 A 错误。D 不符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16AD。注意这是逆向选择题。17ABCD。三、简答题(9 分)18(1)两则材料共同表明了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激荡。同时,西方一些势力扩大文化霸权,强势推销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我们只有在汲取民族精神的精华的基础上,使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抵制西方糟粕思想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侵袭。(3 分)(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什么时期,它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因素。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高昂的民族精神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因此,中华民族精神必然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6 分)四、辨析题(11 分) 19(1)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是正确的。爱国主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