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2页
第2页 / 共162页
第3页 / 共162页
第4页 / 共162页
第5页 / 共162页
第6页 / 共162页
第7页 / 共162页
第8页 / 共162页
第9页 / 共162页
第10页 / 共162页
亲,该文档总共1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复习 经典课件 规范答题全面指导博罗县华侨中学 陈道用2012.1.17QQ:57297603鉴赏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语言 技巧形象意境思想 感情终点重点起点高考诗歌鉴赏题型一、分析意象与意境 二、分析表达技巧 三、分析语言炼字炼句 四、分析情感主旨 五、分析前人的评价 六、比较评价题型 七、综合表述型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 律诗 绝句古典诗歌的发展诗经离骚汉乐府古体诗 文人五、七言诗、古诗十九首、建安诗、田园诗、山水诗等宋词 元曲唐一、唐诗的格律诗格律诗(近 体诗)律诗五言律诗(40字)七言律诗(56字)绝句五言绝句(20字)七言绝句(28字)1、 双数句(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第一 句可押可不押。第一句不押韵为正格,押韵为偏格。2、颔联、颈联必须对仗。3、律诗的基本章法是:四句为一层,前后共两层。 第一层大多写景或叙事,第二层大多言志或抒情。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 对仗颈联 对仗尾联首联注:凡双数句都 必须须押韵(首句 可押可不押)一 般押平声韵,一 韵到底,不可换换 韵。如本诗诗的“ 后”“秋”、“流” 、“舟”、“留”。诗歌鉴赏步骤: 1.看题目,看题目能否揭示中心。( 怀古、送别诗)2.审作者(时代、身世生平、思想、风格 流派)3.看注释,以往的经验是,高考试题 中,如需要考联系诗人生平及背景解答 问题,出题者往往以注解的形式告诉考 生诗歌写作时间。考生应当细心从中揣 摩出一定的内容来。 注释类型 (1)介绍写作背景 (07和08年福建、08 北京、08全国、08湖北、08江西)都是在暗 示诗作的主要内容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2)解释相关词句(如06年福建卷):是在暗示 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3)介绍作者(如06年辽宁卷):是在暗示你本 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 (4)介绍题目的内容(2007年北京卷):暗 示与答题有关的一些内容。4、通词句,品语言(认清多义、理顺 倒文、解读典故、推断品味关键字词 ,概括句义) 5、味意象,入意境(设身处地,涵泳 品味,领悟其中的“情”或“理”) 6、定主旨(综合思想因素与感情涵义 .) 7、认“技巧”(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 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炼字型一、炼字型分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 对诗中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从某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 一个字。此诗某联某句中的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 ,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要点:选定炼字;解释该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感情或意境。(作用或效果)(点出该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 的意境。)答案:“空”是徒劳之义,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 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 更加鲜明。 高考示例(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 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步骤菩萨蛮 李白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04浙) 诗人由看到宿鸟归巢栖息了,可游子 的归程在何方呢?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06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艭:小船。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 “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1)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 鹤 (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 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 ,使画面具有动感。07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徙倚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 “馀思”,是指诗人在南宋灭亡之后,时时怀有旧君故国之思。 “高树月初白”,是说高高树巅挂着一弯洁白的初月。“微风酒半 醒”,在微风吹拂之下,诗人酒意初醒,与上联“馀思”呼应。当 此之时,诗人心绪不宁。“独行穿落叶”,踽踽独行之状如见。“ 闲坐数流萤”,独坐无聊,只得藉数流萤以遣闷,其侘傺(chch 形容失意的样子)不平的心情可以想见,用一“数”字,更见生动 。末联写景,举目四顾,只有远处水面上飘动着一点若明若暗的灯 火,此情此景,倍添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飘泊无依之感。 07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 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 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l(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 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 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l(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 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 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 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 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 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练习操作当年我一心只想着能够封侯,骑着马不远万里来 守卫梁洲.不知我收拾山河的梦丢落在哪里了,这 么多年的奔波,连这狐裘也旧了,没了当年的光泽. 胡人还没有歼灭,我的鬓角就已经有了白发了,只 有独自流泪的份.怎么想到我今生会这样渡过?我 的心在遥远的天山,可却要老死在这苍洲. 此词抒发国仇未报、壮志未酬的深切悲愤。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 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 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这三个词分别为:“未”、“先”、“空”。练习操作“未”,“没有”之义,表达放眼万里,未灭入侵者的遗恨; “先”,“已经”之义,表达流年暗度,两鬓已秋的感慨;“空”,“徒然”之义,写出了徒有流泪、无补于时的内心痛 苦和失望,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这三个词概括有力,含义丰厚,流露有心杀敌、报国 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心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鉴赏。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思考:赏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把船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旁, 暮色苍茫给离家的 游子增添了新的忧愁。 原野广阔远处的天空似乎比树 木还低, 江水清澈空中的明月好像离人更近。 参考答案: 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 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 ,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 将句子带入诗歌中阐释句意) 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 寓情于景。(指出诗句的表现手法) 表达出诗人在他乡的寂寞孤独,将内 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思想 情感)二、诗评型二、诗评型.观点品评设问示例你是否同意某人(前人)对这首诗的评 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或 问你的看法? 答题步骤 弄清品评的角度(内容形式?整体局 部?表现手法?); 读诗和某人的评价; 研读诗作,形成自己的看法; 结合原诗句具体分析你观点的依据。 答题范式 (1)同意。理由是:(结合 诗句具体分析) (2)不同意。理由是:(结 合诗句具体分析) 蝶恋花 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 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 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辽宁卷: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辽宁卷: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 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絮飞花落,每絮飞花落,每 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这看法吗你同意这看法吗? ?答:答:同意。同意。 起句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虽写 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 ;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 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 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 ,却以,却以“天涯天涯”起笔,意境开阔。起笔,意境开阔。 总之,词的上总之,词的上 片虽写片虽写“絮飞花落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 语。语。答案示例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答题步骤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 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 情却被无情恼。江亭夜月送别 唐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唐诗笺注中称赞此诗末句的“寒”字说“一片 离情,俱从此字托出”。你同意吗?为什么? 同意。“乱烟”写出了迷蒙夜色,也写出了 诗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因为与友人分 别,心随月光伴友去,只剩下满亭寂寞离 情。可见,“寒”字明写江山此夜寒冷,更 是诗人心理感受,写出友人离去后心情的 沉重与冷寂。练习操作考题直击 子夜吴歌 秋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问:前人曾说过:“余窃谓删去末两句做绝句 ,更觉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 说说理由。 答案解析 同意。理由:第四句中的“玉关情”写的是 女子思念征人,而女子思念征人的哀怨已经涵 盖了诗歌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的诗意,删除后不会影响诗意的表达,反而 更显精炼含蓄。 不同意。理由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