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散文是散步,诗歌是跳舞。” 梵希乐(法国诗人)诗是跳跃的语言读诗,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 填补诗句之间的空白,完整地领会一首诗的 含义,然后在反复诵读中进入诗人给我们描 绘的艺术境界,领略诗的“意境美”。 中国古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词(长短句)曲古风乐府诗诗无定句句无定字律诗绝句五言七言杂剧散曲小令套数小令中调长调读诗的基本步骤逐字翻译,把握诗意。分析意象,揣摩感情。 (要了解一些常见意象的固定内涵。如江水常喻时光的流逝, 梦常喻向往或思念,明月常喻团圆或思乡,鸿雁常喻信使或思 乡等。掌握它们,有助于快速进入诗歌意境。)鉴赏语言,揣摩技巧。 (常见技巧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对比、衬托等。)欣赏古诗: 再现画面、体味情感、 领悟理趣、吟出诗味曹操如何评价曹操?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 陈寿: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注)(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善 诗歌,蒿里行、观沧海 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 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 集,已佚y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 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 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北方 ,九月凯旋。归途中,身为主帅的曹 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 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 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观沧海观沧海 东临东临碣石,碣石,以以观沧海。观沧海。水水何何澹澹澹澹,山岛,山岛竦峙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秋风萧瑟萧瑟,洪洪波涌起。波涌起。日月日月之之行,若出其中;行,若出其中;星汉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哉,歌以咏志。东:向东。东:向东。临:登临。临:登临。 以:来。以:来。 何:多么。何:多么。竦:高高的。竦:高高的。 峙:挺立。峙:挺立。萧瑟:风吹草木的声音。萧瑟:风吹草木的声音。之:助词,无实意。之:助词,无实意。星汉:银河。星汉:银河。幸:幸运。幸:幸运。甚:表程度深。甚:表程度深。 至:极点。至:极点。洪:大。洪:大。互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涌 ”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 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 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丰富奇特的想象。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 ,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 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 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诗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 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烂,若出其里。”四句写大海,全用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虚写,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 ,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 愿望愿望。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 海形象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这两 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 诗的内容没有联系。小结本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 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 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 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写作特点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是继杜甫之后唐代 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的诗重视讽喻,崇尚简易 。以长恨歌、琵琶 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 是他的代表作。1.诗中选取了哪几种景物来表现初春的 钱塘湖美景?“几处”可否换为“处处”,“谁家”可否换为“家家”?“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 明早莺和新燕数量都不多,符合“初春”的季节 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留恋、陶醉 的心情。2 2. .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 句诗最能体现这种感情?句诗最能体现这种感情?次北固山下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 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 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 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 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 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 “客路客路” ”呢?呢? “ “客路客路” ”即驿道,在青山之外,可即驿道,在青山之外,可见这是诗人的见这是诗人的想象想象,表明下船后他还,表明下船后他还要乘车到其他地方去,要乘车到其他地方去,暗含暗含旅途奔波旅途奔波之意,表达之意,表达羁旅思乡羁旅思乡之情之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 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 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 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 便端直高挂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被誉为“妙绝千古”,究竟妙在何处?“日”“春”是新生事物的象征,“ 生”“入”两个动词将其拟人化,赋予它 们人的意志和情感。此句描写景物、时令外,还同时蕴含 哲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散黑暗;江春 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积极向上 、乐观之感。元代戏曲作家,元代戏曲作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号东篱,大都( 今北京)人。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 状元”之称。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并称并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 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杂剧以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杂剧以汉宫汉宫 秋秋为代表。为代表。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 言凝炼,流畅自然。其小令名作天净沙秋 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马致远马致远少年时曾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 治者在初期执行着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 直未能得志。可以说,作者一生几乎都过 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他终生也因 之被注定为郁郁不志,困窘潦倒的一生。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 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 简要分析。简要分析。 第一层:第一层:写景写景作者用九种景物巧妙作者用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第二层:第二层:揭题揭题“夕阳西下夕阳西下”进一步进一步点明时间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悲寂愁苦悲寂愁苦的思的思乡乡乡乡之情之情!前四句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为曲末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为曲末的抒情作铺垫的抒情作铺垫。小结这首小令这首小令寄情于物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把凄苦愁楚之情之情, ,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 ,就把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因因此被后人称赞为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秋思之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