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突出能力 阔步推进 -2004年物理学科高考动向评析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教育研究所 高中物理教研员 惠锦兴 一、考查学生对基本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判断仍然坚持,但比2003年少了15分 。题型题号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认知层次占分合计选择题 1干涉衍射光子能量频率与波长A5选择题 2原子核实验光子说 A5选择题 3 圆周运动B5选择题 4 电磁感应 B5填空题 9光电效应 A4填空题 13横波波形波的叠加 B4实验题 14自由落体测 gB5实验题15测、r B4占分合计22510 37二、试题自始至终体现“四种能 力”的考测 项目观察实验理解判 断分析综 合获取、处 理信息科学方 法占分力学13、143、5、8、21 10、2354电磁 学6、15、16、 184、12、7、2219 60热学17 20 18光学1、9 9原子 物理2 11 9占分 合计53194812181502003 占分362958189 两年 差距+17-10-10-6+9 三、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 结合,考查学生的观察实验能 力是试卷的重要特色。在0x1之间从图线上观察是等势面,不存在沿x 方向场強,从x1x2来看,是一条斜线可理解成 沿x方向电势逐步降低,因于倾角不变,E=U0/X ,场强不变,符合匀强电场特征,故可选A.C。 6、某静电场沿x方向的 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则 () (A)在0x1之间不存 在沿x方向的电场, (B)在0x1之间存在 着沿x方向的匀强电场, (C)在x1x2之间存在 着沿x方向的匀强电场, (D)在x1x2之间存在 着沿x方向的非匀强电场 。如第11题,用原子空间排列的三幅照片来让学生从现象中归纳特征,以考察其寻找规律的能力。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可以得到物质表 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 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 规律,下面的照片是一 些晶体材料表面的STM 图象,通过观察、比较 ,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 是由原子在空间排列而 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 构特征,则构成这些材 料的原子在物质表面排 列的共同特点是 抓住L2的额定电压(巳知)从曲线上对应电流点 是0.45A,于是P=IU即可得到99w。又抓串联电 路中等电流这一特点马上可找到实际电压70v和 对应电流点是0.25A。 两个额定电压为220 V的白炽灯L1和L2的U I特性曲线如图所 示,L2的额定功率约 为_W, 现将L1和L2串联后接 在220 V的电源上, 电源内阻忽略不计, 此时L2的实际功率约 为_W。 强调对波的叠加形成“过程”的观察能力的考查, 倘若平时上课忽略“过程“,只顾结论,失分就难 免。 A、B两波相向而行,在某时刻的波形与位置如 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v,图中标尺每格 长度为l,在图中画出又经过t7l/v时的波形。 用了同学们熟悉的纸带分析数据,求出物理量。如匀变速 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 度。其次要求同学们分析g测量值偏小的原因,又考测了加 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如果学生实验时, 浅尝辄止, 甚至只在 黑板上做实验或背实验, 是写不出什么原因和方法的。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 图一段纸带,测得AB7.65 cm,BC9.17 cm, 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 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 速度为_m / s,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 加速度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有用信息,如照度公式: 照度=KI/r2(I为发光强度)。其次通过理想化条 件,两边灯泡照度相同时:Ix/r22= I0/r12 。再之考 测学生对于减少实验误差的能力,如多次测量取 平均值等。 下图为一测量灯泡发光强度的装置,AB是一个有刻度的底座两 端可装两个灯泡,中间带一标记的光度计可在底座上移动,通 过观察可以确定两边灯泡在光度计上的照度是否相同。已知照 度与灯泡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光度计到灯泡的距离的平方成 反比。现有一个发光强度为I0的灯泡a和一个待测灯泡b。分别 置于底座两端(如图)。 (1)怎样测定待测灯泡的发光强度Ix? (2)简单叙述一个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要观察到这是一个等压变化过程,那么问题也就 迎刃而解。同时又要抓住沸水和冷水两个温度点 以便列出方程组。 一根长约30 cm、管内截面积为S5.0106 m2 的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球形小容器,管内有一段 长约1 cm的水银柱。现在需要用比较准确的方 法测定球形小容器的容积V,可用的器材有:刻 度尺(量程500 mm)、温度计(测量范围0 100C)、玻璃容器(高约30 cm,直径约10 cm )、足够多的沸水和冷水。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说明如何根据所测得的物理量得出实验结 果。 要求从某小灯泡灯丝电阻的实验的测量数据画出电路(注意是 分压电路型式,否则得不到0.12A,因为变阻器电阻010) 和U-I关系曲线图;同时要求根据U-I关系曲线图来求出与15题 (巳知、r)联系的电学量。这是一道考测作图能力和分析能 力的好题,必须经过考生自巳独立的深思熟虑,运用数理分析 方法才能做对,同时又促进了思维(如逆向、发散)能力的发 展,这就是高考的主题。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 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 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1)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 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 10 )、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 (2)在右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3)如果第15题实验中测得电池的电动势是 1.5 V,内阻是2.0 。问: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 到该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第 (2)小题的方格图中) 四、进一步考查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感悟能 力,且分值比重成倍提高(本试卷18分),又是本卷具有压轴意义的重要特色。 二期课改物理新课标提出:对科学方法 的要求分为“感受”、“认识”、“运用”三个 层次,因而本次高考对此亦具有很强的 导向性。由于掌握“科学方法”,对学生 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预测今后 将会越来越重视这一方向题目显示等效单摆。 10、在光滑水平面上的O 点系一长为l的绝缘细线 ,线的另一端系一质量 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 ,当沿细线方向加上场 强为E的匀强电场后,小 球处于平衡状态,现给 小球一垂直于细线的初 速度v0,使小球在水平面 上开始运动,若v0很小, 则小球第一次回到平衡 位置所需时间为 _。 有人设计了一种新型伸缩拉杆秤,结构如图,秤杆的一端固定 一配重物并悬一挂钩,秤杆外面套有内外两个套筒,套筒左端 开槽使其可以不受秤纽阻碍而移动到挂钩所在位置(设开槽后 套筒的重心仍在其长度中点位置),秤杆与内层套筒上刻有质 量刻度。空载(挂钩上不挂物体,且套筒未拉出)时,用手提 起秤纽,杆秤恰好平衡。当物体挂在挂钩上时,往外移动内外 套筒,可使杆秤平衡,从内外套筒左端的位置可以读得两个读 数,将这两个读数相加,即可得到待测物体的质量。已知秤杆 和两个套筒的长度均为16 cm,套筒可移出的最大距离为15 cm ,秤纽到挂钩的距离为2 cm,两个套筒的质量均为0.1 kg。取重 力加速度g10 m / s2。求: (1)当杆秤空载平衡时,秤杆、配重物及挂钩所受重力相对秤 纽的合力矩, (2)当在秤钩上挂一物体时,将内套筒向右移动5 cm,外套筒 相对内套筒向右移动8 cm,杆秤达到平衡,物体的质量多大? (3)若外层套筒不慎丢失,在称某一物体时,内层套筒的左端 在读数为1 kg处杆秤恰好平衡,则该物体实际质量多大? 第23题,题目尤如“弯弯绕”,其实知识点只 有一个:“有固定转动轴平衡条件”。要将套 筒缩成一个质点(在重心位置上),考虑相 对位置的变化,有周密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不 难做对的。 五、图形(图像)分析题,比2003年大步推进, 突出了应用图像研究物理现象和变化规律的能力。 如第22题,要求数形结合分析电磁学问题。这是一道 物理量众多,又牵涉到数学方程、图像和极值的计算 题。首先要将各物理量的关系理清,然后根据巳知条 件组建数学公式(与图像匹配)来寻求答案。本题中 是根据F外If妥线索,组建公式演释,再根据当F外=f妥 f时作匀速运动。之前可比较合力的变化,其 中f妥 是变力当然作变速运动了(注意这些物理量正好 构成一个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图象上的曲线显 示是直线方程,自然有斜率和截距了,用数学工具解 决物理学的问题,是考测分析综合能力又一条重要途 径。 水平面上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 置,间距为L,一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的 电阻连接;导轨上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杆( 见右上图),金属杆与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 ;均匀磁场竖直向下。用与导轨平行的恒定 拉力F作用在金属杆上,杆最终将做匀速运 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相对应的匀速运 动速度v也会变化,v和F的关系如右下图。 (取重力加速度g10 m / s2) (1)金属杆在匀速运动之前做什么运动? (2)若m0.5 kg,L0.5 m,R0.5 ; 磁感应强度B为多大? (3)由vF图线的截距可求得什么物理量 ?其值为多少? 六、源于教材,推陈出新仍是试卷的 重头,但比2003年能力要求更进一步 ,特别是发散思维能力。 综观全卷源于教材的题号有:1、2、7、 8、9、12、13、14、15、17、18、19、 20,21总计占89分。 其“陈”在应用库仑定律的典型例子,“新”在两个 电荷的电性是同号还是异号,需要作“可能”的判断。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相距10 cm,它们之间相互作 用力大小为9104 N。当它们合在一起时,成为一个 带电量为3108 C的点电荷,问原来两电荷的带电量 各为多少?”某同学求解如下: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q1q23108 Ca (1) 根据库仑定律:q1q2F9104 C211015 C2b 以q2 代入(1)式得:q12aq1b0 解得:q1(a)(3108)C 根号中的数值小于0,经检查,运算无误。试指出求解 过程中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滑雪者从A点由静止沿斜 面滑下,经一平台后水 平飞离B点,地面上紧靠 平台有一个水平台阶, 空间几何尺寸如图所示 。斜面、平面与滑雪板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假设滑雪者由斜面底端 进入平台后立即沿水平 方向运动,且此瞬间速 度大小不变,求: (1)滑雪者离开B点时 的速度大小, (2)滑雪者从B点开始 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s 。 其“陈”在滑雪者的运动(上教版高一课 本p150天例题1),首先“新”在要计阻力 ,所以不能用机械能守恒,须用动能定 理;其二“新”在B点(转折点),解析此 题有二个关键:一是小球在B点离开平面 是作平抛运动;二是证明小球离开B点后 会不会落在台阶上。比去年同类题能力 要求更进一步,二个可能情况都要求考 虑。主要考测发散思路。思路偏了绕不 出头绪,把握思维方向及方法是运用分 析综合能力解決实际问题的又一关键。 2004年高考动向对中学物理教 学的导向性不容忽视 1.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掘“二期课改”的课程 理念,使物理概念与规律建立在“格物” 与“致理”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本” 要落实到“能力的培养”上,加强教学的 针对性、有效性不能成为一句空话,需 要化力气去研究和了解学生。 2.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 中要注意学习方式的改变, 如(动一动)、(画一画) 、(做一做)、(看一看) 、(想一想)、(用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