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主讲:黄圣玉2006 年 5 月 8 日无节奏流水施工一、有节奏流水的回顾 全等节拍的流水 成倍节拍的流水 异节拍流水 无节奏流水施工二、无节奏流水的提出 无节奏流水在保证施工工艺、满足施 工顺序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计算 方法确定相邻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 距,使相邻的专业工作队在开工时间上 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搭接起来 无节奏流水施工三、无节奏专业流水的特点 每个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相等, 而且无变化规律; 在大多数情况下,流水步距彼此不等,而且流水 步距与流水节拍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 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连续作业,而施工段上可能 有空闲; 专业施工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即n1=n无节奏流水施工四、无节奏专业流水步距的确定 (方法: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u计算步骤:累加数列 错位相减取大差 无节奏流水施工五、举例()无间歇、无搭接 某分部工程流水节拍如表所示试计算 流水步距和工期,并作施工进度表:流水节拍及施工段流水节拍 施工段施工过程 A3214B2323C1323D2432无节奏流水施工u例题()解题步骤: (一)累加数列A:3 5 6 10B:2 5 7 10C:1 4 6 9D:2 6 9 11无节奏流水施工u例题()解题步骤:(二)计算流水步距(错位相减取大差) (1)求KA.B3 5 6 10-) 2 5 7 10 KA.B=max3 3 1 3 -10 = 3 d无节奏流水施工u例题()解题步骤: (二)计算流水步距(错位相减取大差) (2)求KB.C25710 -) 1469 KB.C=max2434-9 = 4d无节奏流水施工u例题()解题步骤: (二)计算流水步距(错位相减取大差) (3)求KC.D1 4 6 9-) 2 6 911 KC.D=max 12 0 0-11 = 2 d无节奏流水施工u例题()解题步骤: (三)计算工期 TT =Ki,i+1 + Tn = ( KA.B + KB.C + KC.D ) + TD= ( 3 + 4 + 2 ) + ( 2 + 4 + 3+ 2 ) = 9 + 11= 20 d无节奏流水施工u例题()解题步骤: (四)作施工进度表 附表(1).doc施工进度表无节奏流水施工五、举例()有间歇、有搭接 某项目经理部拟承建一工程,该工程有、 、等五个施工过程,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及施工段如下表所示。规定:施工过程完成后相应施工段至少养护2天; 施工过程完成后其相应施工过程要有一天准备时间 。为了尽早完工,允许施工过程和之间搭接施工 一天试计算流水步距、工期,并作施工进度表 流水节拍及施工段 施工过程 无节奏流水施工()解题步骤: (1)计算流水步距(累加斜减取大差) :357 11 14 k. = 4 d :149 12 13 k. = 6 d :236 11 13 k. = 2 d :469 12 13 k. = 4 d :379 10 12 无节奏流水施工()解题步骤:(2)计算工期 TT=ki,i+1 +tj td + Tn= (4+6+2+4)+(2+1)1+(3+4+2+1+2)= 16+31+12 = 30 d无节奏流水施工()解题步骤:()作施工进度表 附表().xls施工进度表无节奏流水施工七、无节奏流水小结(一)无节奏流水特点 无节奏流水施工七、无节奏流水小结(二)无节奏流水计算 (1)累加数列1、流水步距计算 (2)错位相减 2、计算工期 (3)取大差3、作施工进度表无节奏流水施工七、无节奏流水小结(三)无节奏流水应用 ()同一施工过程流水节拍不同,不同施工过程流 水节拍也不完全相等(包括有技术、组织间歇和搭 接以及无技术、组织间歇与搭接两种情况); ()同一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相同,不同施工过程流 水节拍不同,但为最小流水节拍倍数,又受到劳动 力限制,无法通过增加专业工作队组织成倍节拍流 水时,也采用无节奏流水.无节奏流水施工八、课后作业布置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P37 习题4、5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 -mile:shjf_xsshjf.com地址:上海市漠河路800号 Http : www.shjf.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shanghai jianfeng college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