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9页
第2页 / 共79页
第3页 / 共79页
第4页 / 共79页
第5页 / 共79页
第6页 / 共79页
第7页 / 共79页
第8页 / 共79页
第9页 / 共79页
第1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基质量问题不均匀沉降3.1 地基处理 n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n稳定性;承载力;变形。n天然地基不满足地基处理n原理:将土质由松变实,将水的含水量由高变低n方法:换土地基、重锤夯实法、机械碾压法、砂 桩挤密法、深层搅拌法、化学加固法等3.1.1 换土地基法 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实至密实。按回填材料不同分砂地基、碎(砂)石地基、灰土地基等。3.1.1 换土地基法 (一)砂地基和砂石地基此法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 、加速软弱土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 膨胀土的胀缩等作用。使用于处理透水性强 的软弱粘性土,但不适宜湿陷性黄土地基和 不透水的粘性土地基。 1构造要求:其尺寸按计算确定,厚度0.5 3米,比基础宽200300毫米. 2材料要求:土料宜级配良好,质地坚硬 的中砂、粗纱、砂砾、碎石等。3.1.1 换土地基法 3施工要点: (1)验槽、处理 (2)分层回填、应先深后浅,保证质量 (3)降水及冬期施工 4. 质量检查:方法有环刀取样法、贯入测 定法3.1.1 换土地基法 (二)灰土地基灰土地基是将软土挖去,用一定体积 比的石灰和粘性土拌和均匀,在最优含水量 情况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的处理地基 。 1构造要求:其尺寸按计算确定。 2材料要求:配合比一般为2:8或3:7, 土质良好,级配均匀,颗粒直径符合要求等 。3.1.1 换土地基法 3施工要点:(1)验槽、处理(2)材料准备,控制好含水量(3)控制每层铺土厚度(4)防冻措施 4质量检查:用环刀法检查土的干密度。 质量标准用压实系数鉴定。3.1.2强夯地基强夯地基是用起重机械将重锤(8- 30T)吊起从高处(6-30M)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力和振动,从而提高 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 效的地基加固方法。适宜碎石土、砂土 、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的加 固处理。3.1.2强夯地基1机具设备:主要有起重设备,夯锤,脱 钩装置 2施工要点: (1)试夯确定技术参数(2)场地平整、排 水,夯点布置测量定位 (3)按试夯确定技术参数进行(4)注意排 水与防冻,做好施工记录等。 3质量检查: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 方法。3.1.3重锤夯实地基重锤夯实地基是用起重机械将重锤提升 到一定高度后,利用自由下落时的冲击 能来夯实地基的。适宜处理地下水位以 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 杂填土等。 1机具设备:有起重机械和夯锤3.1.3重锤夯实地基2施工要点:(1)试夯确定夯锤重量、底面积、最后下沉量、 遍数、总下沉量、落距等。 (2)每层铺土厚度以锤底直径为宜,一般铺设不 少于两层。 (3)土以最佳含水量为准且夯扩面积比基础底面 均大300毫米以上。 (4)夯扩方法:对基坑或条形基础应一夯接一夯 顺序进行;独基应先周边后中间进行;当底面不同 高时应先深后浅;最后表面处理。3.1.3重锤夯实地基3质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应符合最后下 沉量,总下沉量(以不小于试夯总下沉量 90%为合格),具体详有关标准强夯法与重锤夯实法有什么区别 重锤夯实是强夯的一种,夯能不同; 重锤夯实夯击能低于强夯夯击能;以 1000KN.m分界。 夯击能不是一个数量级,因此加固机理 就不同。 重锤夯实是对浅层土加固,属于压实机 理;而强夯法是对深层土加固,主要是 动力固结、动力密实机理。3.1.4振冲地基 振冲地基可分为振冲置换法和振冲密实法两类。 1机具设备:主要有振冲器、起重机械、水泵及 供水管道、加料设备、控制设备等。 2施工要点: (1)振冲实验确定:水压、水量、成孔速度、填 料方法、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 (2)定冲孔位置并编号 (3)振冲、排渣、留振、填料等。 3质量检查: (1)位置准确,允许偏差符合有关规定。 (2)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验检验。3.1.5地基局部处理及其他加固方法简介(一)地基局部处理 1松土坑处理 2砖井或土井的处理 3局部软硬土的处理 (二)其他地基加固方法简介 1砂桩地基 2水泥土搅拌桩地基 3预 压地基 4注浆地基第二节 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常用的浅基础有条形基础、杯形基础、筏 式基础和箱形基础等类型分类:按受力特点划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 基础。刚性基础指抗压强度较大,而抗弯、抗拉 强度较小的材料建造的基础如砖、灰土、毛 石、混凝土、三合土基础。柔性基础指抗弯、抗压、抗剪强度都很大 ,适用于地基土软弱,上部结构荷载较大的 基础。一、条形基础 1构造要求 (1)锥形基础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阶梯形基础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 (2)垫层厚度大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C10,基础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15 (3)底板受力钢筋不小于8mm,保护层 35mm,无地基时不小于70mm (4)插筋直径与数量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 相同。锥形 台阶形 2施工要点: (1)基坑先验槽,换填不良土层,清除杂物、积 水,验槽后立即浇筑地基混凝土。 (2)地基达到一定强度后,弹线、支模,铺放钢 筋网片。 (3)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垃圾和钢筋上的油污, 模板应浇水湿润。 (4)基础砼宜分层连续浇筑。 (5)锥形基础的斜面部分模板应随砼浇捣分段支 设并顶压紧,以防模板上浮变形,边角处应注意捣 实。 (6)基础上有插筋时,要加以固定。砼外表面应 浇水养护。二、杯形基础 杯形基础常常是预制柱基础,基础中预留杯口,将柱 子插入杯口并用混凝土浇注固定的方法。 1构造要求 2施工要点: (1)砼按台阶分层浇筑,高杯口的高台阶部分按整段 分层。 (2)杯口模板应做成定型模板,并应固定牢固,压浆 。 (3)浇注杯口砼,应对称均匀进行。 (4)浇注时注意在杯底留出50mm的细石砼找平层。 基础浇捣完毕,在砼初凝后终凝前取出杯口模板,并将 杯口内侧凿毛。 (5)高杯口基础施工时,当砼浇捣至杯口底时再安装 固定杯口基础模板。三、筏式基础 筏式基础是有由钢筋混凝土底板、梁等组成,适 合于地础承载力低且上部荷载大的结构。一般有梁 板式和平板式两类。 1构造要求 (1)砼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钢筋保护层厚不 小于35mm。 (2)基础平面应尽量对称,以减小偏心距,底板 厚不小于200mm,梁顶高出底板顶不小于300mm ,梁宽不小于250mm。 (3)底板下设100mm厚C10砼地基,每边伸出底 板不小于100mm。2施工要求 (1)施工前降水至基坑底下不小于500mm (2)先底板后梁和两者同时进行 (3)砼浇注时一般不留施工缝,必须留设 时,应按施工缝要求处理。 (4)基础浇筑完毕,表面应盖草,洒水养 护,并不少于7d。四、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外墙 以及一定数量的内墙组成。 特点:整体性好,刚度大,调整不均匀沉降 能力及抗震能力强,减少基底处原有地基自 重应力。 适用于软弱地基上的面积较小计,平面形状 简单,上部结构荷载大且分布不均匀的高层 建筑物基础。1构造要求 (1)箱基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对称。 (2)砼等级不应低于C20基础,高一般取 建筑物高的1/81/12不宜小于箱基长度的 1/16 1/18,且不小于3m。 (3)底板厚一般取隔间距的1/8 1/10, 约为3001000mm,顶板厚约200 400mm,内墙厚不宜小于200mm,外墙厚 不宜小于250mm。 (4)平均每平米基础面积上墙体长度应不 小400mm,或墙体水平截面积不得小于基 础面积的1/10 ,纵墙配置不得小于墙体总 配置量的3/5 2施工要点 (1)基坑开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将地下水降至 坑底下500mm处, 采用机械开挖时,在坑底面设计标高,以上保留 200-400厚土层,采用人工开挖,在验槽以后,应 立即进行基础施工。(2)箱基的底板,顶板及内外墙的支模和浇筑 ,可采用内外墙和顶板分次支模浇注方法施工。 (3)箱基的底板,顶板及内外墙宜连续浇筑完毕 ,当大型箱基,基础长度超过40m时,宜设一道不 小于800的后浇带,以防产生温度收缩裂缝。 (4)基础施工完毕,应立即回填,并验算抗浮稳 定性。第三节 桩基础工程 当浅基础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强度和变形时可采 用桩基础。 桩基的作用和分类: 1、作用:可以将上部荷载直接传递给下部较好 持力层上。 2、分类: (1)按承台位置的高低分高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高于地面,它的受 力和变形不同于低承台桩基础。一般应用在桥梁、 码头工程中。低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低于地面,一般用 于房屋建筑工程中。n(2)按承载性质不同端承桩是指穿过软弱土层并将建筑 物的荷载通过桩传递到桩端坚硬土层或岩层 上。桩侧较软弱土对桩身的摩擦作用很小, 其摩擦力可忽略不计。摩擦桩是指沉入软弱土层一定深度 通过桩侧土的摩擦作用,将上部荷载传递扩 散于桩周围土中,桩端土也起一定的支承作 用,桩尖支承的土不甚密实,桩相对于土有 一定的相对位移时,即具有摩擦桩的作用。(3)按桩身的材料不同钢筋混凝土桩可以预制也可以现浇。根据设计,桩的长度 和截面尺寸可任意选择。钢桩常用的有直径2501200mm的钢管桩和宽翼 工字形钢桩。钢桩的承载力较大,起吊、运输 、沉桩、接桩都较方便,但消耗钢材多,造价 高。我国目前只在少数重点工程中使用。如上 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中,重要的和高速运转的 设备基础和柱基础使用了大量的直径914.4mm 和600mm,长60mm左右的钢管桩。 (4)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水平荷载桩复合受力桩 (5)按桩直径大小分小直径桩 d 250mm中等直径桩 250mm d 800mm大直径桩 d 800mm(6)按成孔方法分非挤土桩 泥浆护壁灌筑桩、人工挖 孔灌筑桩,应用较广。部分挤土桩 先钻孔后打入。挤土桩 打入桩。(7)按制作工艺分预制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 制,用锤击打入、振动沉入等方法,使桩沉 入地下。灌筑桩又叫现浇桩,直接在设计桩位的地基上成 孔,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或不放钢筋,后在孔 内灌筑混凝土而成桩。与预制桩相比,可节省钢材,在持力层起 伏不平时,桩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二、静力压桩施工工艺 (一)特点及原理:静力压桩法是在软土地 基上,利用静力压桩机以无振动的静压力( 自重和配重)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 工艺。 (二)压桩机械设备:主要有机械压桩机、 液压静力压桩机两种。 (三)压桩工艺方法 1施工程序(下图) 2压桩方法 3桩 拼接的方法:浆锚接头、焊接接头。液压式静力压桩机液压式静力压桩机测量定位测量定位桩机就位桩机就位吊桩插桩吊桩插桩再静压沉桩再静压沉桩桩身对中调直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静压沉桩接桩接桩终止压桩终止压桩施工工序切割桩头切割桩头(四)压桩施工要点: 压桩时,应始终保持桩轴心受压,若有偏移 应立即纠正,接桩应保证上下节桩轴线一致 ,并应尽量减少每根桩的接头个数一般不 宜超过4个接头。施工中,若压阻力超过压桩 能力,使桩架上抬倾斜时,应立即停压,查 明原因。当桩压至接近设计标高时,不可过早停压 ,应使压桩一次成功,以免发生压不下或超 压现象。工程中有少数桩不能压至设计标高 ,此时可将桩顶截去。三、现浇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按成孔方法分类:钻孔灌注桩、沉管 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和爆破成孔灌注桩 。 1、灌注桩施工准备工作A、确定成孔施工顺序 一般结合现场条件,采用下列方法确定成孔 顺序:间隔一个或二个桩位成孔;在相邻混 凝土初凝前或终凝后成孔;一个承台下桩数 在五根以上时,中间的桩先成孔,外围的桩 后成孔。B、成孔深度的控制 摩擦型桩:桩管入土深度以标高控制为主,以贯 入度控制为辅; 端承型桩:沉管深度控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以 标高控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