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思想 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决定反作用经济政治生产力 生产关系 创新、调整、发展挫折、突出成就本册导读(古代)中国农耕经济水平高(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中国冲击(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创新、调整、挫折罗斯福新政苏联经济改革(现代)中国(现代)世界全球化趋势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及其原因本单元导读农 业 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基本特点手工业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特征商 业 发展的概貌特点政 策 “重农抑商”“海禁”第1课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 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课标解读1.知道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改进和创新过程 2.了解中国古代主要水利工程 3.主要生产经营方式自耕农经济的形成和影响 4.分析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点 第1课农业的起源(两大区域、南北差别)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耕作方式的演变)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古代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技术的进步)采集经济种植经济原 始 农 业家畜饲养业 原 始 人 的 生 活一. 农业的起源狩 猎问题1:原始农业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形成了哪些中心?各自形成了怎样的种植结构?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狩猎 家畜饲养业 两个中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北:粟麦;南:水稻(五谷)(六畜)问题2:“五谷”、“六畜”的出现说明 了什么?五谷丰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六畜兴旺说明原始农业最初以种植业为主, 后来家畜饲养业逐渐发展起来。问题3:十二生肖与农业文明的关系?猪牛马羊鸡狗(说明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 鼠、蛇、猴、虎(说明人们能捕猎到的动物) “龙” 司雨神(与农业密切相关)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一、农业的起源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多元交汇,由多个中心向周边 发展;最早在黄河、长江流域形成 规模,北粟南稻格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 辅。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进步1、制作材料的改进2、耕作技术的改进3、灌溉工具的改进一、农业的起源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进步 )木、石、骨、蚌问题4:什么原因带来这种改进?1、制作材料的改进春秋战国时期,冶炼铁技术的发展。铁 (春秋以前)(春秋战国)一. 农业的起源唐代曲辕犁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进步 )1、制作材料的改进一. 农业的起源A.牛耕:2、耕作技术的改进牛耕与曲辕犁春秋后期出现,西汉中期广泛推广B.由耦犁到曲辕犁:汉代耦犁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问题6:曲辕犁有哪些优点?3、灌溉工具的改进:翻车、筒车动力的变化: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进步1、制作材料的改进一. 农业的起源2、耕作技术的改进牛耕与曲辕犁人力畜力自然力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上古:大禹治水 2.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3.西汉:漕渠、白渠 4.两汉:治理黄河 5.特色灌溉工程:坎儿井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进步一. 农业的起源古代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农学理论,并有 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王景治河,千年无患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春秋以后自耕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 个体农耕 家庭手工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相结合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耕作方式的进步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进步一. 农业的起源问题5:耕作方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 (其他原因)私有土地出现。问题6:评价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 自耕农经济的特点分散性: 封闭性:脆弱性:积极:生活稳定,生产积极性高 消极:难于扩大再生产,阻碍生产力发展,非常脆弱。 问题7: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自耕农问题8: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牛力耕田,广泛使用铁农具,精耕细作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小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易受天灾、苛政和兼并的影响课堂小结生产力经济结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起源生产关系经营方式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铁农具、牛力耕田,曲辕犁、灌溉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的基本特点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 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 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 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 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的现状, 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各抒己见稷粟五谷:一般认为是“稻、黍、稷、麦、豆” (后来泛指粮食作物)黍豆水稻小麦六畜: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左图为 打制石器。右图为 磨制石器。骨 耜木 勺战国时期铁锄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春秋的铁锄战国铁镰刀犁壁(汉代中期)刀耕火种:将树木砍倒 焚烧,用作肥料, 不翻地,就地挖 坑播种,最后收 获的耕作方式。 左图为云南边远 地区刀耕火种的 情景。牛耕和犁还广泛存在于现代中国的农村唐代筒车三国翻车利用自然力转动的筒车翻车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发明灌溉工具都江堰工程位于成都平原,包括鱼嘴、飞沙堰 、宝瓶口鱼嘴“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岷江分隔为外江和内江在“鱼嘴”的下游,人们凿开玉垒山,打开内江 通路。这即是人们所称的“宝瓶口”。内江之水通过 宝瓶口引入支流、渠道,用来灌溉广阔的川西平原。宝 瓶 口 宝瓶口“飞沙堰”,这是都江堰的泄洪排沙设施。夏 季水大时,内江的水可以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 证内江灌溉渠免受水灾。“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鱼嘴坎儿井示意图我国古代的三大工程:坎儿 井、万里长城、大运河,坎儿井 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它 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1.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2.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 3.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4.完善水利设施,政府重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