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讲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 n现代公文标题写作规范及其病误分析n标题是文章的名字,也是文章的门面。在现代公 文写作中,标题往往直接或间接揭示主题和内容 。公文标题是公文的眼睛,透过它可以使读者把 握公文总的思想,了解公文的主要内容。俗话说“ 看文先看题”,公文标题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公 文的效力和阅读者的感受。因此,标题写作要严 肃认真,力争准确、简明、结构完整。公文标题 规范化是体现公文实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完 整而规范的标题可以帮助读者首先对文件的制发 机关、文件内容、文件的性质与作用得到一个概 括的了解,从而基本明确发文的目的,使公文的 办理有一个好的开端 n 1公文标题的结构形式与写作规范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8月24日印发了新的国家行 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新的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出 了制定该办法的目的是“为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 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公 文标题的拟写这一公文处理的重要环节也应符合这一要求 ,即公文标题也要本着“规范化”的原则去行文、制作和审 核。首先,文秘工作者要明确公文标题的结构形式。公文 标题有较强的程式性,其表现就是公文标题有相对统一的 结构形式。完整、规范的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 由(内容)+文种(公文种类)构成,即人们常说的公文 标题“三要素”。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 十条第六款明确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 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 n 11“发文机关”写作规范 发文机关一般写在标题的开头,要写 全称或者规范的简称,不可滥用缩略语。 如“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党校”,也可用 其规范的简称“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但如果 用“北京党校”就是不规范的标法。n公文制作如果是三、四个单位的,应该一一标明 ,不得遗漏,如中共哈尔滨市南岗、道里、动 力区党校关于招收学员的报告等。如果公文制作机关较多,不便一一标出时,不能用“各机关” 、“各有关部门”等笼统的标法,要根据实际情况 加以概括,制文机关是同一地区或同一系统的,对全部机关就可以总概括,如教育局所属各 学校关于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报告。如果同一 地区或同一系统的全部机关中还缺一两个机关的,应该予以注明,如局所属各厂(缺厂、 厂)关于企业改革的报告。有时同一地区或 同一系统的相当一部分机关,常常是五个以下的 可以全部标出,五个以上的可以列举主要机关名称并标出数量,如局所属第一纺织机械厂等 六厂关于企业改革的报告。n有些公文的制发属于某个机关的特定职能 的,或者有些以地区等特征形成的公文, 也可以不用标明作者,如省2004年财 政收支预算等。 n 12“事由”写作规范 所谓事由,就是对公文行文内容加以 集中和概括的部分,这一部分一般标在标 题的中间,是公文标题的核心部分。事由 的集中和概括,往往不是理论性的集中和 概括,而是公务性的集中和概括,即要说 明要办一件什么实质性的事情,所以要求 拟写要确切、客观,这就需要行文人认真 地推敲、斟酌。n通常来说,对于单一问题,可以直接标出 ,如大学关于处级干部任免问题的决 定;对于多个问题的,就尽量分别标, 如局关于干部任免、聘用、推荐的决 定、通知;对问题多,且属于同类性质 的,可以加以概括,如“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答 辩”等,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毕业论文工作” ;当问题多得不能一一标出时,可以标明 主要问题,其他的用“等”代替,如大 学关于教师教学、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量 计算的规定、通知。n对于会议公文的标法,如果会议名称即能反映其 内容的会议,标明会议名称就标明了内容,如大学关于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通知;对于讨 论综合性问题的办公会,通常不标会议内容,如大学校长办公会会议纪要等。综合性的工 作计划、总结、情况报告等,内容涉及的问题较多,具体内容可以不用标明,如公司2004年 工作计划。机关名称已体现公文内容的,就省略事由,如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关于综合治理 工作的报告,就应改为市综合治理办公室 工作报告。公安、检察、法院等单位的案件材料,必须确切地标出问题,如大学关于处理 王挪用公款的情况报告,就不能写成大 学关于处理王案件的情况报告。n有些问题,内容过多,文字表述过长,可以用通用的规范 化简缩,如“四个现代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 切忌随意生造。事由的用词,一般都用介词“关于”、“对” 、“对于”和表述主要内容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作公文名 称的定语,以使事物更加具体、突出、鲜明。只要是属于 概括特定的事由,就应用“关于”这个介词,以表示涉及到 的人、事物、范围,如学校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决 定等。在运用“关于”这个介词时,还要注意动词的搭配 ,否则,介词“关于”就无着落,事由也表述不清。如关 于同志离休的请示,就应该在“关于”后加上动词“ 同意”,以表明呈报单位的意见。“对”和“对于”在使用时也 要认真区别,一般说来,能用“对于”的地方均可用“对”; 反过来,能用“对”的地方未必能用得“对于”。 n13“文种”写作规范 公文的文种,就是公文的名称,一般 处于标题的最后。由于文种也能够反映出 公文的性质和价值,因此,也是公文标题 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名称单一,往往直 接标明;公文名称不多的,可以按重要程 度一一标明;如果一份公文名称较多,可 选用两个很重要的文种,其余的用“等”字省 略。公文名称的性质基本类同或相似的, 可标代表性的名称。 n总之,公文的标题是由三部分组成的,由于它在 公文中起到“眼睛”、“标识”、“索引”等作用,就 成为公文写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在实际应 用中,根据行文的需要和具体情况,可以省略公 文的“作者”,如机关中在公文专用纸上已印有制 文机关的名称版头,就可以省略公文的“作者”。 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发的 公文,可以省略公文的“事由”。如中华人民共 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有时,公文的事 由不是很重要,或者知照性的公文、极简单的公 文,在行文时甚至可以同时省略公文的“作者”和“ 事由”,如通知布告等。 n2常见公文标题病误分析 由于公文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加之 从业人员素质高低不齐,常常出现诸多不 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于出现了如下的种 种错误。 n21标题不全 常见的问题有三种:一是随意省略发 文机关。如关于上报2007年办公室工作要 点的报告,这份文件是基层部门报送的 ,没有版头,也没有发文机关,上级只能 从落款处判断文件是从哪里发出的,既不 庄重,也不严肃,更不利于公文有效运转 和办理。n要注意传达重大决策事项的下行文和没有 版头的下行文、上行文均不得省略发文机 关。但有版头的,为避免公文标题累赘, 也可不标明发文机关。二是随意省略事由 。如中共大学委员会决定,由于省 略事由,受文者从标题中看不出文件的主 要内容、事项和基本观点,不利于学习贯 彻文件精神。n应注意,除一些不是十分重要的、极其简 短的通知、通告和特殊机关发出的特定公 文外,一般情况下不得省略公文事由。三 是随意省略文种。使受文者不得要领,影 响了公文的严肃性,如局关于召开全 市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的有关事宜。 n22事由有误 “事由”是公文标题的核心,标题的好与 不好主要看事由写得是否正确、清楚。这 方面常见问题如下:n一是介词“关于”应用未用。如大学优 先提高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带头人生活待遇 的通知,标题在发文机关和事由之间缺 少了介词“关于”,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所以 应补上介词“关于”。n二是动宾搭配不当。如局关于进一步 搞活集体企业有关政策的试行办法,这 一标题的中心词为“试行办法”,其限定部分 为“进一步搞活集体企业有关政策”,但“搞 活”的宾语应是“企业”而不能是“有关政策” ,故此题有误,可改为局关于进一步 搞活集体企业的试行办法。n三是内容不完整。如关于出国考察的请 示,标题中因缺少主语而让人费解,到 底是谁要出国考察?完整的标题应在“关于” 后面加上“同志”或“代表团”。再如 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表彰2007年 度先进工作者的通知,此标题是缺少宾 语,标题动词是“做好”,而后面缺少宾语“ 工作”,补上才比较完整。 n23乱用文种 这里文种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种 类。文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n一是生造文种。有些单位自作主张,随意 生造文种,如学校关于解决教学用房 的申请。很显然,“申请”不在国家行政 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3个公文种类之内,纯 属生造。n二是混用文种。如学校人事处关于购 买办公设备的请示报告,“请示”和“报告” 是两个不同的文种,混在一起会让人分不 清到底是“请示”还是“报告”,不好处理。文 种是用以表明公文的性质和要求的,一份 文件只能用一个文种,两种文种不可混用 。n三是错用文种。拟制公文标题时,应根据 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文种。可有些机关因 搞不清楚文种的含义,该用请示的用了报 告,该用报告的又用了请示,如市教 育局关于解决项目前期经费的报告。“请 示”和“报告”是有严格区别的:“请示”是办 件,是需要批复的;“报告”是阅件,不需要 批复。如果错将“请示”用成了“报告”,会导 致自己请示的事项得不到及时答复或得不 到答复,从而影响事情的办理。 n24隶属不清 这类问题常出现在转文性通知当中。根据被 转文件发文机关的不同,转文性通知可分为三类 ,即批转、转发、印发。不少文秘工作者经常用错,出现了不该用“印发”的,用了“印发”,该用“ 印发”的却没有用“转发”、“批转”。如县人民 政府关于印发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育改革的 意见的通知,区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市 区长在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其中,前面的 例子当中的“印发”使用不当,对上级机关、同级 机关及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应该使用“转发”。后 面的例子中的“批转”使用不当,应该使用“印发” 。下级对上级机关的文件和上级领导同志的讲话、批示等不可使用“批转”,否则就混淆了上下级 的隶属关系。 n25标题不精 公文标题要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文 字简洁,尽量避免使用长句。如局关 于认真做好汛期水库防汛和淤地坝防汛工 作及进行汛前安全大检查的通知,此标 题比较冗长罗唆,生怕别人看不明白,可 修改为学校关于认真做好汛前安全大 检查的通知。 n 26题不达意 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事由不清。如局关 于河流改造的请示,从题意上看,是请示开 展改造河流,而此文实际上是请求上级解决“治河 经费”的问题。因为事由不够清楚,往往使一些请 示事项不能及时得到办理,此标题应改为局 关于解决河流治理经费的请示。再如旗 人民政府关于粮食问题的通知,其中就缺少“价 格”、“收购”等词语来限制中心词“问题”,造成事 由过于笼统,不能准确表达公文的主要内容。 n27用词重复 如局关于申请解决淤地坝工程建设前期 经费的请示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人民 政府关于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 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 知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在请示的例子中出现 了两个“请”字,使得标题事由内容出现重复,应 去掉“申请”两字,因为“请示”这一文种本身包含 了“申请”的意思。在通知的例子中用词重叠比较 明显,这里介词“关于”、动词“转发”、助词“的” 、文种“通知”反复出现,在一个标题内重复使用 ,造成标题冗长,令人不知所云。应注意解决用 词重叠问题,使转文性通知的标题简洁精炼。 n 28滥用标点符号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确 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 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