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广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防制科消毒与媒介防制科 电话:电话:0771-25188240771-2518824l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的意义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的意义医院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因而在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必不可少。 一、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的原则一、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的原则监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消 毒知识,熟悉消毒设备和药剂性能,具备熟练 的检验技能;选择合理的采样时间和顺序 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二、医院消毒效果监测范围二、医院消毒效果监测范围日常监测重点科室(手术室、层流洁 净病房、ICU、产房、新生儿科、母婴同 室病房、透析室、血液病房、烧伤病房 、供应室、内镜室、治疗室、换药室 发生医院内感染时应在发生感染的科 室及相关科室采样监测 三、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分类三、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分类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使用中消毒液或无菌器械保存液灭菌设备(压力蒸汽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紫外线灯灭菌物品 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表 医务人员手 四、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四、空气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2、布点及采样方法: (1)类环境布点、采样方法:依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 技术规范(GB50333-2002)10.3.13、手术区:需要特别保护的手术台及其周围区域。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9m、两 端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6m、两 端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四边至少各外推0.4m后(包 括手术台)的区域。级手术室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周边区:洁净手术室内除去手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1 1)类环类环类环类环 境境级手术室级手术室布点方法布点方法级手术室布点方法:13个点。其中:手 术区5个点(双对角线布点),周边区8个点( 每边内2点)。+ + + + + + + + + + +(1 1)类环境类环境级手术室布点方法级手术室布点方法l 级手术室布点方法: 9个点。其中:手术 区3个点(单对角线布点),周边区6个点(长 边内2点,短边内1点)。+ + + + + +(1 1)类环境类环境级手术室布点方法级手术室布点方法类环类环 境级手术室共布7个点。 其中:手 术区3个点(单对角线布点),周边区4个点(每 边内1点)。+ + + +类环类环类环类环 境境采样采样方法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直径为9cm)放在 室内手术区和周边区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离 地面0.8米,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 平皿旁,暴露30 分钟,盖好,于37培养24 小时,分别计数手术区和周边区的平均菌落数 。(2 2)、类环境布点、采样方法类环境布点、采样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 3.17.8。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 ,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 设4角及中央5点(双对角线),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 壁1M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 样点处,采样高度距地面1.5米(GB15982-1995:0.8 1.5米),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 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于37培养48小时,计 数平板菌落数,并计算出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3 3、空气样品检测方法、空气样品检测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1.3要求进行。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公式:细菌总数(cfu/m3)=50000N / (AT)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 为平板暴露 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 4 4、结果判定、结果判定类区域结果判定: 等级 手术室名称 空气洁净度级别 细菌最大平均浓度(个30min) 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 特别洁净手术室100级1000级0.20.4标准洁净手术室1000级10000级0.751.5一般洁净手术室10000级100000级24准洁净手术室300000级 5 4 4、结果判定、结果判定类区域结果判定:细菌总数200 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 球菌为消毒合格。类区域结果判定:细菌总数500 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 球菌为消毒合格。 空气采样时的注意事项空气采样时的注意事项1、(消毒前)前提将放置平皿的采样台准备好。 2、开门方式:自动门,推拉式弹簧门,有把手的门。3、行走路线(尽可能少在室内走动) 动作要轻。先布皿 后开盖。4、动态环境 5、同一房间空气、物表采样,先采空气,后采物表;最好由同一人操作 。 5 43 2 1五、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五、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2、采样方法: 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 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 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 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棉拭子,连 续采样4个,剪去手接触部位后,投入10ml含 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进行细菌菌 落总数和致病菌检测。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 擦采样 五、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五、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3、检测方法:(1)细菌总数检测:检测方法按消毒技术规 范3.17.6. 3(1)执行。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 算,用cfu/件。(2)致病菌检测:检测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 3.17.15原则执行。4、结果判定、类区域: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 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致 病菌为消毒合格。类区域: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致 病菌为消毒合格。采样注意事项采样注意事项l 1、空气、物表采样由同一人操作。2、物表采样应由近及远,兼顾上下中左右3、母婴同室、血透室属类环境4、样品标识一定要清楚,能朔源、追踪,以便整改。5、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产房、新生儿科、母婴同室加测沙门氏菌)6、采样棉签在现场要做空白对照。六六、手消毒效果、手消毒效果监测监测监测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后立即采样。2、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 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 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 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的棉拭子,剪去操 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 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进行细菌菌落总数 和致病菌检测。 3 3、手消毒效果监测检测方法、手消毒效果监测检测方法(1)细菌总数检测: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 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待检样品接种 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 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 ml,边倾注边摇匀, 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采样结果计算方法:细菌总数(cfu/cm2)=(2)致病菌检测:按消毒技术规范3.17.15原 则执行。平板上菌落数稀释释倍数采样面积(cm2)4 4、结果判定、结果判定、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 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为消毒合格。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 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类区域: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金 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科及儿科病房的工作 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 球菌、黄色葡萄球菌。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分清普通卫生洗手和外科洗手卫生手 消毒。外科洗手标准值 ?类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科加 测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类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七、使用中消毒液或无菌器械保存液监测七、使用中消毒液或无菌器械保存液监测1、使用中消毒液有效成分的测定2、使用中消毒液或无菌器械保存液染菌量的测定(1)涂抹法:(2)倾注法:用无菌吸管吸取消毒液1.0 ml,加入 到9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采样管中混匀,分别 取0.5ml放入2只灭菌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 的营养琼脂15ml18 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 一平板置20培养7天,观察霉菌生长情况;另一个平板 置361温箱培养72h,计数菌落数。同时按3.17.15 检测致病菌。使用中消毒液或无菌器械保存液染菌量(cfu/ml)= 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20结果判定: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并未检出致 病菌为合格。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必须是使用中消毒液或无菌器械保存液。2、要求采样后1h内检测,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 原因做不到,采5ml样品放在灭菌试管中(试管中不 放中和剂)带回实验室。3、样样品名称一定要标识标识 清楚,不仅仅要注明采样样 地点,而且要注明消毒液的名称、有效浓浓度等,例:劲康消毒剂、0.1%健之素消毒液、80%漂白粉溶液、 0.5%洗必泰等标识标识 都是不正确的。4、消毒液细菌菌落总数标准值100cfu/ml,无 菌器械保存液细菌菌落总数标准值是不得检出。5、致病菌检测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 胞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 八、灭菌物品消毒效果监测八、灭菌物品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在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 采样。2、采样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3.17.5.2 原则执行3、结果判定:阳性对照在24小时内应有菌生 长,阴性对照在培养期间应无菌生长,如需-厌氧 菌及霉菌培养管内均为澄清或虽显浑浊但经证明 并非有菌生长,判为灭菌合格;如需-厌氧菌及霉 菌培养管中任何1管显浑浊并证实有菌生长,应重 新取样,分别同法复试2次,除阳性对照外,其他 各管均不得有菌生长,否则判为灭菌不合格。 4 4、灭菌物品消毒效果监测注意事项、灭菌物品消毒效果监测注意事项l 1、无菌检验应在洁净度为100级单 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最好把灭菌包带 回在百级实验室打开。应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l 2、应采有效期内的样品(高压灭菌 :一般是两周;还氧乙烷:两年)九、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九、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l1、监测方法:l 工艺监测l 化学监测(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l 生物监测l2、常用灭菌器种类l 压力蒸汽灭菌器l 环氧乙烷灭菌器 l3、生物指示物l 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