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言运用之一高考熟语专题复习 目标: 1、了解熟语的基本知识 2、掌握熟语的考查的类型 3、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熟语 题的解题能力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 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 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歇 后语、惯用语等。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 是结构上的稳固性,即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 ,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二 是意义上的整体性,即其意义是特定的,不能 只从字面上去解释,如“不刊之论”就不能望 文生义,解为“不能登载的言论”。 什么是熟语?熟语测试题型趋向及典型例题1、辨别读音。(与语音题结合起来考查) 例如: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 同的一组是 A、傅粉 果脯 鹄立 手无缚鸡之力 B、谒见 歇凉 喝彩 远水不解近渴 C、花蕾 对垒 打擂 胜不骄败不馁 D、栈道 辗转 纤绳 吃一堑长一智2、辨析字形。(与字形题结合起来考查) (1)、(2004年高考 全国卷)下列词语 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梦魇 春风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竞成B置喙 如日中天 轻歌曼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什物 荆棘丛生 天随人愿 工欲善其 事,必先利其器3、判断用法。(将成语和熟语混在一起,让考 生判断成语、熟语使用的正误) (2004年高考 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 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 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C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 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 的位置。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 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4、名句填空。(与名言名句结合起来考查) 例如: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熟语(1)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 义接近的有醉翁亭记中的 。(2)与“八竿子打不着”意义接近 的熟语有 。(3)与“好死不如赖活”意义相反 的熟语有 。(4)与“痴心妄想”相近的熟语有 。(注:这种题的答案可以有多个 )5、成语替换。 例如: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 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 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豪强”与“官家”,历来一个 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 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 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 着锅,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熟语误用探究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 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 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 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1、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 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 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 ,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类似成语还有:五风十雨 对簿公堂 大快人心 屡试不爽 久假不归 差强 人意 万人空巷 光怪陆离 不刊之论 涣然冰释 空穴来风 空谷足音 善刀 而藏 暴虎冯河 酒囊饭袋 有口皆碑 不足为训 不以为然 人面桃花 奇文 共赏 城下之盟 穿云裂石 身无长物 细大不捐 间不容发 罪不容诛 大方 之家 等等 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 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 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例6、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 ,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 给妈妈吗? 例7、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 酒绿,十分热闹。 2、 不明语源,不知本义。掌握或运用成语 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 不分场合地乱用。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 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 成语运用回到其本义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类似成语还有:目无全牛 守株待兔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四面楚歌 卧薪 尝胆 巧言令色 倚马可待 破镜重圆 不可救药 望洋兴叹 胸有成竹 乐不 思蜀 弹冠相庆 祸起萧墙 邯郸学步 风声鹤唳 水落石出 按部就班 苦心 孤诣 高谈阔论 不绝如缕 想入非非 短小精悍 淋漓尽致 左右逢源 信笔 涂鸦 玲珑剔透 标新立异 登峰造极 如虎添翼等。 例8、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 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例9、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 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形象。 例10、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 ,小错集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3、 色彩不分,褒贬失当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 义,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并随 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 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 用的失误。 另外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 有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这不应视为 错误。比如“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 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情投 意合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艾奇逊是 不拿薪水的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 毫无隐晦地说出了全篇真理”,这两句中 的“情投意合”“诲人不倦”都是修辞上的 褒词贬用,起到了很好的讽刺作用。 类似成语还有:洗心革面 无所不为 无所不至 始作俑者 粉墨登场 无独 有偶 处心积虑 倾巢而出 弹冠相庆 官样文章 昼伏夜出 连篇累牍 师心 自用 评头品足 一团和气 闪烁其词 叹为观止 目无全牛 集腋成裘 耳提 面命 雨后春笋 危言危行 有口皆碑 殚精竭虑 蠢蠢欲动 凤毛麟角等等 例11、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若用国色天香来形 容,实不为过。 例12、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 例13、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4、 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 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 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 等。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 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比如“炙手可热”只用 于指“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而时下多误指题材之类。 类似的成语还有: 洗心革面 萍水相逢 明日黄花 汗牛充栋 罄竹难书 擢发难数 豆蔻年华 行云流水 炙手可热 多事之秋 一挥而就 青梅竹马 脍炙人口 两小无猜 乱点鸳鸯 举案齐眉 比翼双飞 耳鬓厮磨 相敬如宾 夫唱妇随 江郎才尽 挥洒自如 倚马可待 呼之欲出 信手拈来 鸿篇巨制 勾画了了 烘云托月 韦编三绝 相濡以沫 纵横捭阖 含英咀华 破镜重圆 洛阳纸贵 日理万机等等 例14、厂长的发言确实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例15、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 情总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例16、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 精神值得提倡。 例17、正值老教授八十寿辰之际,晚辈们集体送 去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恭祝您老长命富贵”。 5、人称或角度失当,敬谦错位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 的印记,有的用于自称(谦称),有的则用于对 方(敬称),如将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类似的成语还有:雕虫小技 东涂西抹 贻笑大方 千虑一得 绵薄之力 汗马功劳 敝帚自珍 鼎力相助 如坐春风 蓬荜生辉 门墙桃李 敬谢不敏 不情之请 身临其境 设身处地 信笔涂鸦 班门弄斧等; 例18、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例19、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 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 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例20、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是我们 新社会的特点。 6、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有的成语适用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这就 要求我们要善于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范围 大小或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 小词大用,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的弊病。 类似成语还有: 莘莘学子 济济一堂 七手八脚 多事之秋 纵横捭阖 日理万机 义无返顾 丰功伟绩 从谏如流 无可非议 真知灼见 有口皆碑 等 例21、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 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 例22、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 中捉鳖。 例23、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发扬光 大“五讲四美”活动的成果。 例24、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 风采各异的签名。 7、功能混乱,搭配不当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 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不同。如果对句子的语法 功能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搭配不当、功能混 乱的错误。 再比如“妄自菲薄自己的成 绩”“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漠不 关心百姓的疾苦”“耳濡目染了先 生的高超技艺”“司空见惯了腐败 现象”“逼得穷途末路”“当仁不让 的责任”“同心同德地建设四化”“ 深思熟虑的建议”等。 例25、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 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 ,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例26、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在吸收外来词时 ,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 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8、画蛇添足,前后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简练,使用得当,可以受到言 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有些成语和句中其他 词语的语意相同或相近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 隐含义与句子语意的重复。 又如“忍俊不禁地笑了”“难言之 隐的苦衷”“一场南柯一梦”“显得相 形见绌”“好象如芒在背”“浑身被打 得遍体鳞伤”“目前的当务之急”“接 踵而至地闯进来”“津津乐道地说”“ 海内外闻名遐迩”“责无旁贷的责任 ”“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人民的生 活安居乐业”等。 例27、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 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 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9、不合习惯,违背常规 有些成语常用在否定句中,很少或不能 用于其他句式里。如果不注意这些成语的 习惯用法,就很容易出错。 再如“善罢甘休”“同日而语”“一概而 论”“无时无刻”“等闲视之”“等量齐观” 等都只能用于否定句中。 例28、领导者应该在问题未出现之时就未雨绸 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例29、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 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10、不合逻辑,事理不通 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 符甚至矛盾。有时从意义上初一看,似乎没有错误 ,但从逻辑角度考虑则可能于事理不通。 类似的还有“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将大 展宏图”“问题未发现前就应防微杜渐”“长此以往就出 现了成绩下滑”“把中国人民的抗议置若罔闻”等。 例30、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 界杯上果然不负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例31、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 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 蹴而就。 11、形近易误,音近易误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 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有 的成语与其他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由于语境 不同,其意义及用法有细微差别,或者其适用 范围有别,必须细加区别,才能准确判断。 类似成语还有: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 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 目光如豆与鼠目寸光 不足为训与不足为戒 不胫而走与不翼而飞 不可理喻与不可思议 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处心积虑与殚精竭虑 故步自封与墨守成规 侧目而视与刮目相看 义不容辞与责无旁贷 谈笑风生与谈笑自若 狼狈为奸与朋比为奸 不落窠臼与别出心裁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