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三年中考数学试题研究与考点考点分析东莞龙文教育初中数学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近三年的试题特点:1、突出基础;2、突出主干;3、重视通性通法和基本数学方法思想的考查(如: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换元法、化归、整体代换、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补形、分类等);4、在重视知识覆盖的基础上,重视对各部分能力要求的分层考查,针对不同能力层次对考生知识掌握、应用及发展状况进行考查。三年的试题遵循“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例如:对于“图形的变换”的考查一直没有改变,10、11年考查旋转变换,12年考查翻折变换;对于动态中的最值问题,只是改变载体,10年以几何图形为载体,11、12年以抛物线为载体;去掉了几何规律探索题,保留了代数规律探索题。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 第一单元 数与式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相反数2010选择选择计计算3 倒数2011选择选择计计算3 绝对值绝对值2012选择选择计计算3科学记记数法2010填空由表示法到实际实际 数4 2011选择选择表示法3 2012选择选择表示法3 零指数20106分解答计计算1.5/6 20116分解答计计算2/6 20126分解答计计算1.5/6 负负指数20106分解答计计算1.5/6 20126分解答计计算1.5/6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 幂幂的运算20116分解答计计算2/6 2012填空计计算1/4 乘法公式2010选择选择整式的混合运算320126分解答整式的混合运算3/6因式分解2012填空提取公因式4列代数式及求 值值20106分解答分式化简简求值值62011填空计计算机程序420126分解答化简简求值值3/6 方根与二次根 式20106分解答算术术平方根1.5/6 2010填空求取值值范围围4 20116分解答计计算1/6 2012填空算术术平方根+非负负数3/4 20126分解答计计算1.5/6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数字的变变化 20109分解答探究规规律920119分解答探究规规律920127分解答探究规规律7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第二单元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 分式方程2010填空解法320117分解答应应用题题7二元二次方程 组组20126分解答解法6一元一次方程20129分解答解法2/9一元二次方程2010填空增长长率问题问题420109分解答求解3/920127分解答增长长率问题问题 的应应 用题题7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考点分析分析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 值值 不等式组组20116分解答计计算620107分解答应应用题题7不等式2012填空解法4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第三单元 函数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 函数自变变量取 值值范围围20129分解答二次函数1/9反比例函数2011填空求系数4 20106分解答求系数+图图象交点3/6 20119分解答求解析式3/9 20127分解答综综合应应用5/7 一次函数20106分解答求点的坐标标2/62010分解答求系数+图图象交点3/6 20116分解答直线经过线经过 的象限3/6 20119分解答求解析式3/920127分解答求交点坐标标2/7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 二次函数 20109分解答解析式与最值值4/920107分解答解析式、取值值范围围720116分解答求系数的取值值范围围3/620119分解答解析式3/920129分解答解析式、最值值5/9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第四单元 图形的认识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 角度计计算2011选择选择计计算3 平行线线2010选择选择性质质3 20116分解答性质质1/6三角形的三边边关 系2012选择选择计计算3三角形中位线线20129分解答计计算3/9 全等三角形20107分解答判定+性质质2/720116分解答判定+性质质5/620126分解答判定3/620129分解答判定+性质质2/9第五单元 三角形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相似三角形20109分解答判定3/920119分解答判定2/920129分解答判定及应应用3/9三角函数2010填空计计算4 20106分解答特殊值计值计 算1.5/6 20116分解答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值1/6 20126分解答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值1.5/6 解直角三角形20117分解答计计算7 20127分解答仰角俯角+坡度坡角720129分解答求函数值值1/9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等腰三角形20109分解答证证明4/9 20119分解答判断3/9 20117分解答性质质1/7 20126分解答性质质3/6 直角三角形20117分解答计计算5/7 等边边三角形20107分解答性质质2/72011填空计计算与寻寻找规规律4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平行四边边形20107分解答判定4/7 2012填空性质质2/420126分解答判定3/6矩形20097分解答性质质3/7菱形20119分解答判断、证证明3/9正方形2010填空几何图图形规规律探究4梯形20109分解答计计算3/9第六单元 四边形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 圆圆的性质质20106分解答垂径定理3/62012填空圆圆周角4圆圆的切线线20106分解答切线线的性质质1/62011填空切线线的性质质4圆圆与圆圆的位置关系20116分解答判断1/6正多边边形与圆圆2011选择选择计计算3扇形20116分解答计计算3/6 2012填空计计算2/4第七单元 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第八单元 图形与变换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 视图视图2010选择选择俯视图视图32012选择选择主视图视图3平移20106分解答画图图2/6 平移20116分解答画图图2/6 轴对轴对 称20117分解答性质质1/7 20129分解答翻折问题问题1/9 旋转转20106分解答画图图2/6 20109分解答计计算2/9 位似2011选择选择画图图3尺规规作图图20126分解答作角平分线线3/6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第九单元 统计与概率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众数2010选择选择计计算1.5/32012选择选择计计算3中位数2010选择选择计计算1.5/3 总总体20117分解答概念2/7频频数、频频率20117分解答计计算3/7频频数分布表、 直方图图20117分解答计计算、画图图2/7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考点年题题型考试试内容分值值概率20107分解答计计算72011选择选择计计算320129分解答计计算9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考法分析考法分析从上图表可以看出,2010-2012三年广东 省中考试卷的结构、考查的分值以及基本 的考点保持稳定状况。近几年的中考试题 有很多是从以前的经典中考试题演变而来 的,命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的形式没 有改变,相信今后的中考试题只会从试卷 的结构进行调整,只是在试题命制的细节 及试题的背景上做一定的修改。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考法分析考法分析第一代数部分 一、数与式 1、注重数与式的有关概念和运算的考查 例如:(2010年)1.-3的相反数是( )A3 B C3 D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2011年)12的倒数是( )A2 B2 C D (2012年)15的绝对值是( )A5 B5 C D(2010年)2据中新社北京2010年12月8日电,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546 400 000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5.464107吨 B5.464108吨 C5.464109吨 D5.4641010吨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考法分析考法分析(2010年)11.计算:12.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2011年)11计算:(2012年) 11.计算:1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4(2012年) 6、分解因式: =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考法分析考法分析2、注重用数或式表示各种情境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的考查例如:(2011年)8按下面程序计算:输入,则输出的答案是_(2012年) 9.若x,y为实数,且满足 ,则 的值是 (2012广东) 20.有三张正面分别写有数字2,1,1的卡片,它们的背面完 全相同,将这三张卡片北背面朝上洗匀后随机抽取一张,以其正面的数字作 为x的值,放回卡片洗匀,再从三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以其正面的数字作 为y的值,两次结果记为(x,y)(1)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x,y)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求使分式 + 有意义的(x,y)出现的概率;(3)化简分式 + ,并求使分式的值为整数的(x,y)出现的概率输入 x立 方x2答案3、注重以数与式为载体,进行数字类的规律探究,对数学思考和数 学学习能力的考查例如(2010年)21阅读下列材料:由以上三个等式相加,可得 读完以上材料,请你计算下各题: (1) (写出过程); (2) ; (3)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考法分析考法分析(2011年)20如下数表是由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观察规律并完成各题 的解答12 3 4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1)表中第8行的最后一个数是_,它是自然数 _的平方,第8行共有_个数;(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_, 最后一个数是_,第n行共有_个数; (3)求第n行各数之和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考法分析考法分析(2012年) 19.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