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说课大纲教材的分析教材的分析学学 法法 指指 导导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教教 法法 选选 择择教教 学学 程程 序序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本节授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八年级下册,是初中物理电学的重要内容,串、并联电路 中电压的规律又是初中物理知识的重点,本节既是练习使用 电压表,又是进一步学习欧姆定律的基础,是一节集物理现 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 的规律和电压表的使用。学生对科学探究已经有了初步的 认识,本节课可以让学生仿照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 律的学习过程进行本节的探究。 1在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探究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创 设问题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去讨论、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做实验,让学生成为串、并联电路中电 压的规律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使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 研究课题那样去进行。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当学生遇到困 难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猜想、分析,从中点拨其思维。设计理念1知识与技能: (1)探究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训练学生连接电路、使用电压表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2)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同学们共同探究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 研究和协作精神。 重点:实验探究串、并联电 路中电压的规律。 难点:1.组织指导学生在探 究过程中认真观察;2.仔细分析,归纳得 出恰当的结论。 实验探究法:教师从旁引导,学 生自主掌握学习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 独立思考和交流进行学习。 实验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 自主的学习。 教法学法指导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 过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 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 交流,经过这些程序,学生 能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 识和技能,深刻理解并掌握课 堂知识。教学时间分配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引入新课(三分钟) 学生实验和总结 20分钟 ) 新课教学(三十二分钟) 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 7分钟 课堂小结(五分钟) 思考题例题讲解 5分钟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引入新课猜想假设、新课教学回顾总结回顾总结 复习回顾 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回顾了电 压表的认识,电压表的 连接方法,以及串、并 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进 而引发学生思考串联电 路的电压有些什么规律 ?是否与串、并联电路 电流的规律一样呢?新课教学思考: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 么样的关系?也和电流一 样,处处相等吗?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AB之 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可能有 什么关系?提出问题:猜想假设:(1)可能三个电压相等; (2)可能AB之间电压最大; (3)可能AC之间电压最大; (4)可能BC之间电压最大。电池组、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 实验仪器准备分别把电压表在下图的电路中AB两点、BC 两点、AC两点,三次测量电路。并画出三次 测量的电路图。通过电压表测出的电压值,填入下表, 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再次测量,重复 上面的实验步骤。分析和论证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 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表达式为 U=U1+U2.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思考: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和电流一样, 干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中电压之和吗?提问:如图,两个灯泡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电压U1 、U2和U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猜想假设(1)可能三个电压相等;(2)可能U=U1+U2.要想知道正确结论,请设计实验。分析和论证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两端 的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 U=U1=U2.评估实验设计有没有 不合理的地方? 操作中有没有失 误?测量数据和 所得的结论是不 是可靠? 在实验过程中, 要养成良好的习 惯,每次实验都 要进行回顾和反 思,得出试验体 会。布置作业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课后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及 课本后练习。教学反思 个人成功之处 不足改进之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