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0页
第2页 / 共130页
第3页 / 共130页
第4页 / 共130页
第5页 / 共130页
第6页 / 共130页
第7页 / 共130页
第8页 / 共130页
第9页 / 共130页
第10页 / 共130页
亲,该文档总共1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通信基础知识n通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问题n信号分析基础n通信中的调制技术n通信中的编码技术n数字基带传输系统n通信中的复用和多址技术n通信中的同步第一节 通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问题 一、通信系统模型图1-1给出的是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反映了通信 系统的共性,根据研究的对象和关注的问题不同, 各方框的内容和作用有所不同。按照信道中传输的 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将通信系统分为 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图1-1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n凡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或取无穷多个值的,且 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信号,均称为模拟信号,如电 话机送出的语音信号、电视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信号 等。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这个连续是指信 号的某一参量可以连续变化,或者说在某一取值范 围内可以取无穷多个值,而不一定在时间上也连续 ,如抽样信号。信道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 拟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如图2-1所示。 图2-1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n凡信号参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并且常常不直接与消 息相对应的信号,均称为数字信号,如电报信号、 计算机输入/输出信号、PCM信号等。数字信号有时 也称离散信号,这个离散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是离 散变化的,而不一定在时间上也离散。信道中传输 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 的模型如图2-2所示。图2-2数字通信的优点对两种通信系统来说,数字通信是发展的主流 ,因为数字通信具有很多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可以再生从而消 除噪声累积。 (2)便于进行各种数字信号处理。 (3)便于实现集成化。 (4)便于加密处理。 (5)便于综合传递各种信息,实现综合业务数 字网。3信息、消息与信号(1)信息信息是一种不确定度的描述,是语言、文字、数据 或图像中所包含的人们想知道的内容,是内在的实 质的东西。 (2)消息消息是具体的,有不同的形式。消息中包含了信息 ,如符号、文字、语音、数据、图象等,根据所传 输的消息不同形成了目前的各种通信业务,我们可 以从消息中提取信息。因此,通信的根本目的在于 传输含有信息的消息,否则,就失去了通信的意义 。基于这种认识,“通信”也就是“信息传输”或“消息 传输”。 (3)信号信号为消息的表示形式,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实际 是表现为各种消息形式的电信号。 二、通信系统的分类(一)按通信业务不同分类n按照目前通信业务的不同可将通信系统分为电报通 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传真通信系统、数据通信 系统、可视电话系统、无线寻呼系统等。n另外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广播、 电视、雷达、导航 、遥控、遥测等也应列入通信的范畴,因为它们都 满足通信的定义。由于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等 的不断发展,目前它们已从通信中派生出来,形成 了独立的学科。 (二)按调制方式不同分类n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系 统和频带传输系统(或称载波传输)基带传输系统 指不经过调制直接传输,而频带传输系统可以采用 表2-1所示的各种调制方式。(三)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n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 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 数字通信系统。(四)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分类n传输多路信号有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 TDM)、码分复用(CDM)、波分复用(WDM)和 空分复用(SDM)。频分复用是用频谱搬移的方法 使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频率范围;时分复用是用脉 冲调制的方法使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间区间;码 分复用是用正交的脉冲序列分别携带不同信号。传 统的模拟通信中都采用频分复用,随着数字通信的 发展,时分复用通信系统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码分 复用主要用于移动通信系统,波分复用主要用于光 纤通信,卫星通信中还有空分复用(SDM)。 (五)按传输媒质分类n按传输媒质,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 通信系统两大类。有线通信是用导线(如架空明线 、同轴电缆、光导纤维、波导等)作为传输媒质完 成通信的,如市内电话、有线电视、海底电缆通信 等。无线通信是依靠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达到传递消 息的目的的,如短波电离层传播、微波视距传播、 卫星中继等。各种传输媒质有其特定的工作频率, 常用传输媒介的频率范围及用途如表2-2所示。三、通信方式(一)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 1单工通信 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因此只占 用一个信道,如图2-3(a)所示。 2半双工通信 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 收和发的工作方式,如图 2-3(b)所示。 3全双工通信 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 。一般情况全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信道,如图2- 3(c)所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方式图2-3 (a)单工; (b) 半双工; (c) 全双工(二)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在数字通信中,按数字信号代码排列顺序不同分为并行 传输和串行传输。 1并行传输并行传输是将代表信息的数字序列以成组的方式在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如图2-4( a)所示。并行传输的优点是节省传输时间,但需要 传输信道多,设备复杂,成本高,故较少采用,一 般适用于计算机和其他高速数字系统,特别适用于 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 2串行传输串行传输是数字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接一个地在一 条信道上传输,如图 2-4(b)所示。通常,一般的远 距离数字通信都采用这种传输方式。 四、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的目的在于传输信息,为了衡量通信系统传输信息 的能力,需要对被传输的信息进行定量的描述,这 就涉及信息量的定义。 (一)信息量 离散消息xi携带的信息量为: 单位由对数的底来确定: (1)对数以2为底时,单位为比特(bit)。 (2)对数以e为底时,单位为奈特(nit)。 (3)对数以10为底时,单位为哈特莱(Hartley)。 其中比特使用较多。(二)平均信息量(也称信源熵)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为:对于连续信源,其信源熵为:五、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在设计或评价通信系统时,往往以具体指标衡量其 性能的优劣,性能指标也称质量指标。通信系统的 性能指标涉及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标准性、 经济性、维护使用等。但从研究信息传输的角度来 说,主要性能指标有两个,即有效性和可靠性。其中有效性指传输的速度问题, 即给定信道内所传 输的信息内容多少;可靠性指传输的质量问题,即 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二者是一对矛盾,通常根据实际应用求得相对的 统一,即在满足一定可靠性指标下,尽量提高传输 速度;或在维持一定有效性指标时,使消息传输质 量尽可能提高。两个主要性能指标对于不同通信系统,具体表现 也不同。(一)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有效性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用传输频带衡量,不 同调制方式需要的频带宽度(简称带宽B)也不同,信 号的带宽B越小,占用信道带宽越少,在给定信道时 容纳的传输路数越多,有效性越好。 2可靠性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用接收端的最终输出 信号噪声功率比(简称信噪比S/N或SNRSignal Noise Ratio) 衡量,不同调制方式在同样信道信噪比 下所得到的最终解调输出信噪比也不同,如调频系 统的输出信噪比大于调幅系统,故可靠性比调幅系 统好,但调频信号所需传输带宽高于调幅。(二)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有效性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用传输速率衡量,传输速 率又分为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 (1)码元传输速率(RB)。简称传码率,又称符号速率,指单 位时间能够传送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Baud)。若TB(秒,S)为每个码元传输所占用的时间,则RB=1/TB (波特,Baud)。若码元为二进制,则RB 对应 RB2 ,码元为M 进制,则RB 对 应 RBM,RB2=RBMlog2 M (2)信息传输速率(Rb)。简称传信率,又称比特率,指单位 时间能够传送的平均信息量,单位为bit/s。传码率和传信率 的关系:Rb=RBlog2M 比特/秒,RB =Rb/log2M 波特2可靠性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用差错概率衡 量,差错概率又分为误码率和误信率。 (1)误码率(码元差错概率)Pe 。误码率指 接收的错误码元数在传输总码元数中所占的 比例,即码元在通信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 (2)误信率(信息差错概率)Pb。误信率指发 生差错的比特数在传输总比特数中所占的比 例,六、信道容量与香农公式信道容量C指信道中无差错传输信息的最大速率,分为连 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和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对于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有著名的香农公式2-1:(2-1)式中:S为信号的功率;B为信道带宽;S/N为信道信噪比 ;no为噪声功率谱密度。关于香农公式的说明第二节 信号分析基础n通信系统中要传输的是包含信息的信号,因此对通 信系统分析离不开信号分析。n描述信号的基本方法是写出它的数学表达式(一般 为时间的函数),绘出函数的图形(称为信号的波 形),这种方法称为时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对于 计算信号某时刻的值很方便;n有时还关心信号在频域的分布,以确定信号的带宽 ,用合适的信道来传输信息,这种方法称为频域分 析法 。一、信号分类自然界中有很多信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信号 进行分类。在信号分析中,常以信号所具有的时间 函数特性来加以分类。这样,信号可以分为确知信 号与随机信号(如图2-6所示)、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 时间信号(如图2-7所示)、非周期信号(如图2-8所示) 与周期信号(如图2-9所示)、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等 。二、付里叶变换与频谱n分析信号的频域分布,可以确定信号的带宽,以合 理分配传输信道,这种方法称为频域分析法。付里 叶变换可以使信号的时域与频域间建立对应关系。 (一)付里叶变换与频谱 傅立叶变换定义为: 傅立叶反变换定义为:记作: 其中 称为f(t)的频谱密度函数或频谱函数,简称频谱 ,对应的 曲线称为频谱图。(二)常用信号的傅立叶变换1. 冲激信号及频谱 时域冲激信号:(t)1 频域冲激信号:12()图2-10 波形及频谱2.矩形脉冲信号及频谱n矩形脉冲信号(即门函数G(t) n频域门函数为:图2-11 波形及频谱3周期信号及频谱分析n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为:n其中cn为傅立叶系数,写为:n相应周期信号的频谱为:图2-12 波形与频谱4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的频谱分析n余弦信号s(t)=Acos ct,正弦信号s(t)=Asin ct,c 为载波角频率,图2-13 波形和频谱三、信号通过线性系统信号通过通信系统传输时,系统的特性及信道中的噪声 特性会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系统可看作产生信号 变换的任何过程,系统可用传递函数H( )和冲激响应h(t)表示(对应图2-14) 。(一)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后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各种关系n时域关系:n频域关系:(二)无失真传输系统特性无失真传输系统满足下列条件: H()=K , ()e-jt0四、系统的带宽指一个系统的幅频特性| H( )|在给定数值范围内分布 的那段正频率区间。 1低通系统带宽 对于图2-16所示的理想低通系统,其带宽 B=fm,单位 为赫兹(Hz)。2带通系统带宽n对于图2-17所示的理想带通系统,其带宽 B=2 fm3. 3dB带宽n对于图2-18所示的系统,其带宽B定义为幅频特性在 频带中心处取值的0.707倍以内(即-3dB内或半功率 点内)的频率范围,也称作3dB带宽,B3dB=f2-f1(其 中1=2f1, 2=2f2)。第三节 通信中的调制技术一、调制的概念调制技术是通信理论中的重要部分,信息传输多 数情况下需要经过调制。所谓调制,就是按调制信 号的变化规律去改变载波某些参数的过程。一般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有调制过程,而在接 收端则需要调制的反过程解调过程。调制涉及两个输入信号和一个输出信号:输入信号为 调制信号(基带信号)和载波信号。其中调制信号 m(t)为包含信息的原始信号,具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