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97年11月,中十六 联诞生了。第二年,站 里立了规矩:人人要练 仿宋体字,字体“不达 标”的,压根儿别想上 报表。总结练仿宋体字 的好处时,王雪莹有感 而发:“练写仿宋体字 ,不仅规范了站里每个 人的字体,更练出了大 家的纪律性,练出了员 工的岗位责任心,可以 说,它也是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的一种体现。 ” 字面含义哲学是什么?你知道吗?philosophy爱智慧(philosophy) = philein (爱) + Sophia ( 智慧)哲聪明哲者,智也 ,通理也。 凡懂得这种 明透通理的 人,就叫哲 人。传说中国上古商时有一本书经,其 洪范一篇,在冯友岚先生看来是较 可靠的最早提及五形学说的文献。照传 统的说法,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周武王克 商以后,向商朝贵族箕子问治国的“大法 “(洪范),箕子讲了这一番话、题为“洪范 “。在这篇文献中,作者提出了“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又提出了与 五行相对应的“五事”,即貌言视听思。继而描述它们的积极方 面: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这五个方面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恭作肃,从作义,明作哲,聪作谋,睿 作圣。“哲”这个字与思想联系起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哲”是 “明”的体现,而“明”本来修饰的是“视”,所以整个意思应该是看 得清楚,引申为明辨事理。而“哲学”,则意为明辨事理之学。 与philosophy可谓殊途同归。哲学是理论化、系统 化的世界观,哲学是自然 、社会、思维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哲学也是方 法论。科学定义学习哲学的根本目的?寓言“哲学家与船夫”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 位哲学家。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你懂 得数学吗?”船夫回答说:“不懂。”哲学家说 :“那你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过了一 会,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哲学吗?”船夫 回答:“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 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与船夫继续交谈 时,一阵巨浪将船掀翻,哲学家与船夫都被 抛进河里。这时,船夫喊:“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答:“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 你的整个生命。”哲学寓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是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但 认识世界的目的则在于改造世 界。学习哲学的根本目的,在 于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为指导,更好地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整个世界 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特殊规律特殊规律哲哲 学学一般规律一般规律部分世界部分世界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根本看法存在 (普遍、一般)哲学 有机物 有机化学 生物生物学 具体科学 动物动物学 马 黑马(个别)常识哲 学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 学世界观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的本质质是 什么?世界是怎样样 存在的?世界是物质质的 ,物质质世界是普遍 联联系和永恒发发展的 ,对对立统统一规规律 是世界联联系和发发展 的根本规规律。辩证辩证 唯物主 义义是马马克思主义义 哲学大厦的基石, 唯物辩证辩证 法思想是 认识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根本方法。世界及其规律what物质世界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基石,根本方法什么是世界? 泛指自然界,社会和 人的生活、思维等一 切内容你知道吗?世界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世界与人类世界是真实的真真切切 实实在在世界是虚幻的神的创造 人的幻觉世界是生动的事物相连 时刻在变世界是死寂的格格不入 永不变化相互贯通能认识世界 能改造世界相互隔绝不能反映 不能触动(本体论)(状态论)(认识论)+(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可知论)(不可知论)+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 观点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统一的。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总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用来观察、处理问题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 世界的根本原则 和根本观点统一于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 ,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 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 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 问题呢?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其次,研究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 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 再次,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在全部哲学中具有 不可超越性,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惟一标准 。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 准。唯物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 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 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源 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 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对哲学 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 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 泰勒斯说:泰勒斯说:“ 万物是由水做万物是由水做 成的。成的。”古希腊朴素唯物论古希腊朴素唯物论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空气”赫拉克利特说 :“火”是万物 的本原。古希腊朴素唯物论“五行”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 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 革”。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 ,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 水” 。“五行”说 火土水金木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 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 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具 有自发的、直观的性质, 缺乏科学的论证。 化学和物 理实验中 可以观察 到的原子 是物质世 界的共同 本质。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 局限性人钟心脏发条神经关节齿轮游丝霍 布 斯机 械 性人是机器盲人摸象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 题。局限性形 而 上 学 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局限性不 彻 底 性世界观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唯 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思想,在 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重大成果 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 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观 发展的高级阶段。“实物、物质 无非是各种实物的 总和,而这个概念 就是从这一总和中 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范畴的含义“物质是标志客观 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 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 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 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 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物质范畴的含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包含 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 面的重大理论意义。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可知 性;多样性的统一;高度抽象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 唯心主义 一元论二元论 唯物主义 一元论意义之一意义之一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 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 可知论反映论不可知论先验论意义之二意义之二意义之三意义之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物质=物质 的具体形态物质=原子物质=客 观实在性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意义之四自然过程和历 史过程的唯物 主义 自然:唯物历史:唯心思考题: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认为“哲学是灵魂” 。早在1948年,李四光在英国时就反复阅读了自 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1950年回国后,他又 精读了这些原著和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并自觉 地把这些学习成果运用到地质研究工作中去,构建 起了自己的地质力学理论。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 下,先后找到了许多储油构造,开发出了包括大庆 油田在内的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 中国人民争了光,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没有科学的哲学理论作指导,就 不会有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没有李四光 的地质力学理论,就不会有中国石油工业的 发展。“哲学是灵魂”为实践又一次所证明。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 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 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 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 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 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