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名英国登山者因为极度缺氧倒在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这是一条登山者 常走的登顶之路,几十个登山者从他身边 走过,都不愿意耽误自己的登程。几个小 时后,这个34岁的登山者就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传开之后,有人感到震惊说,以前 只有经验最丰富的才能攀登到那么高的地方, 不管认识不认识,除非会危及营救者的生命, 濒临死亡的攀登者是不会不营救就被遗弃的。 但也有人说:不管是公众还是登山者都要明白 ,人总是要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压 力,要不,人们还以为这是花钱逛公园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 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 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要守住道德底线作文很重要。从高考看,150分的语文 试卷,作文占了60分,这个比分够大的了。 怎样写出好作文,在考试中拿高分,并且有 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我们都想找到一条 捷径。实际训练中,我们常常过多地强调作 文技巧,只在技巧层面下功夫,而忽视了思 想道德的规范。思想道德是一篇作文之魂。 作文时,尽管可以允许学生“我手写我心”, 甚至发牢骚、诉怨情、吐狠意,使学生有最 大空间的发挥余地,但其中的道德底线是不 能突破的。 那么,作文中应从哪些方面守住道德底线 呢?首先,是守住人性伦理底线。作文 中有正确的伦理观至为重要。我们要摒弃 封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观念,消除“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桎梏,这是无庸置 疑的;但是,那些珍爱生命、同情弱者、 真诚忏悔、尊老爱幼以及能唤起人的良知 的人性伦理观是美丽的,闪耀着熠熠光辉 。第二,是守住社会公德底线。人是社会动物, 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这就需要人们必须 遵守一些规则,必须按一定的社会认同来行事 ,不能违背一定条件下的约定俗成。比如,诚 实守信,有责任感,歌颂正义诅咒邪恶,等等 。2001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凡尘之叩问诚 信中讲了北大季羡林先生的故事,简叙了这 个故事后,作者议论道:“诚信,沉甸甸的财 富”,“没有诚信的灵魂是可悲的”,“诚信是我 高贵的客人”,“我感谢诚信赐予我的净化”。 这篇作文对作为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公德的诚信 深情赞美,不失为一篇佳作。 相反,有一篇题为要勇敢面对抛弃的作 文,开头写道:“人生在世,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 辉,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心智不 缺,心力不乏,那你就没有必要留住自己的 诚信。作为一个中学生,作为地球村中 的一员,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实,在科学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的向导下,抛弃诚信才能使我 们知识丰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才能走 向自己的辉煌彼岸。”这其中的思想内容是很不健康的,内容上被 判为最差等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诚信是任何时候都 不能抛弃的,这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 第三,要守住民族尊严底线。一个不热爱自 己的民族、背离自己民族的人,就会丧失掉 族格、国格,也就谈不上起码的人格。所以 在作文中,应守住民族尊严的底线。鲁迅的 弟弟周作人文笔不错,甚至可以说文采斐然 ,但他却投靠日本人,丧失了国格,遭到国 人的唾骂;汪精卫不可谓无才华,但却做了 头号汉奸,成了汉民族的败类。面对改革开 放的新形势,我们与外国打交道的机会多了 ,我们更应捍卫民族尊严;捍卫了民族尊严 ,就是守住了道德底线。1999年的高考作文铭记民族的苦难与辉煌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情愿在这一段 凝重的记忆中感受民族的盛衰交替和前进中 的坎坷崎岖,当唐宋的民景一片歌舞升平, 当忽必烈的铁骑驰骋大地,我们可以在那一 段灿烂的记忆中激动欢呼,喜极而泣;当大 清帝国衰微,列强的屠刀残杀我中华儿女, 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痛心疾首的记忆中,唤起 民族的觉醒,奋发图强,一雪国耻。正是这 一串串凝血含泪的记忆给了我们顽强的斗志 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没齿不忘。”这篇作文表现了对民族的深挚感情,让人警 醒,催人奋发。而有些作文则对外国大加赞 颂,认为外国的一切都好,月亮也比中国的 圆。有这样一篇作文,其中有这样的表述: “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应挨打,这是 天经地义的。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你弱小 ,不烧你的烧谁的?日本侵略中国,你弱小 ,不侵略你侵略谁去?当时列强瓜分中国, 你弱小,不瓜分你瓜分谁去?所以中国只有 强大了才不受外国欺负,只有向前看才有出 路,历史上受到几次侮辱何必提来提去呢!”这篇作文中就表达了很危险的倾向。“忘记过 去就意味着背叛”,可以断定,有这种思想意 识的人,在跟国外打交道时,他是不会讲国 格族格的,也讲不起国格族格,最终会丧失 起码的人格。第四,要守住时代主旋律底线。任何 一个时代都有其主旋律。在作文中,不一定 要高唱赞歌,但起码不能与主旋律背道而驰 ,不能唱反调,不能反动。所以,作文时心 中要有主旋律。2004年高考湖北卷有篇题为 镜中日本的满分作文,其中写道:“中国,不是一个名词;日本,却是一个 惊叹号。让泱泱中国从这样一面镜子上重 新审视自己吧。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 我们以日本为镜,也许有人不齿,也许有 人怨恨。但是在竞争如此惨烈的今天,我 们应当为有这样一面镜子而庆幸。昨天, 我们已经为这名面镜子付出高昂的代价; 今天,我们应该提早预防。想起爷爷的一 句老话:狼来了,你可准备好猎枪?让我 们擦亮镜子,迎接明天。” 在需要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以改革开放为主 旋律的今天,这篇作文显示的思想是成熟而 深刻的。相反,有些作文看起来时代气息十 足,很“现代派”,但却严重背离时代主旋律 ,奏出了极不和谐的音符。2002年高考全国 卷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一位考生搞“故事 新编”,写屈原受社会风气影响、紧跟时代步 伐而否定自我,大胆作出重新选择,拜金庸 笔下的韦小宝为师,通过阿谀奉承担任了钦 差大臣一职,并被皇帝委派去查抄多尔衮的 家产。 文中写道:“报!大人,多尔衮家中金银财宝 价值共五千三百万两,其它古玩字画不计其 数。”屈原眼珠一转:“嗯?谁说五千三百万 两?明明是二千三百万两嘛。”“对对对,还 是您老人家明察。”就这样,余下的三千万两 就落入了屈原的腰包。这位考生大笔一挥,屈原这一美好形象 便被糟蹋得面目全非。这种与时代主旋律极 不和谐的音符,是如此刺耳;这种严重的道 德偏离,让人深感担忧。这不仅仅只是作文 的问题,更是作人的问题。总之,不论是高考作文还是平时 作文,思想内容健康都应放在第一位 考虑,确保守住道德底线;守不住道 德底线,所有的“技巧”都是无意义的 。当然,作文中应该感情真挚,思想 纯正,不能为守住道德底线而守住道 德底线,写出来是一套,心里却是另 一套,口是心非,这就更危险了。提炼主题要从原题中去找“关键词”,要把原 材料中那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 这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就是主题。主题是 内在的,不是游离于材料之外的东西,不是 随心所欲地可以判定、人为地“贴”上去的东 西,也不是单纯地“主观意念”的产物。主题 是对全部材料的思想意义的高度概括,是对 材料的内涵及本质的正确开掘。本次作文中, 这是比较大的问题,有些同学“原地打转”只写“登 山”,不能拓展开去;另一方面又有同学“另起炉灶 ”,抛开材料,越写越远,比如写:安乐死问题; 写和谐社会问题;写素质教育问题;写心灵问题; 还有探讨人的本性问题;要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等。这些立意不是偏离就 是过宽,没能“切题”。在审题中片面理解材料,若 即若离:如(1)看到“登山者们放弃救助”,得 出认识:不要放弃(理想、事业、爱情、友谊 等);学会舍弃(舍弃优越环境、暂时利益等 )。(2)看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压力、任务 ”,得出认识:有压力就有动力,压力催生成 功;明确任务,才能通向成功。(3)看到“人 总是要死的”,得出认识:前仆后继,无所畏 惧等。看到“应该救助”,得出认识:人要有爱 心,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人,爱社会,爱自 然;要乐于助人(忽视对方处于困境的条件)。 那么怎样全面理解这次材料,明确中心呢? 故事梗概:登山者们不愿耽搁行程,放弃救助一位 濒死的登山者。材料观点:(1)有人震惊,认为不 应遗弃这位登山者。(2)有人则认为,每个人都有 自身的压力任务,他们不救助无可非议;况且人总 是要死的,登山不是逛公园,应知道其危险。 (二 )选择角度、方向立意: 同意(1)应该救助 立意过程A:先分析条件:处于困境、险境, 遭遇挫折、失败;应取态度:人类需要相互关爱、 援助;结论:人应该要有悲悯情怀,当他人处于困 境、遭遇不幸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引申:珍 爱他人生命;要有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精神。) 立意过程B:材料中的现象反映现实人们道德的滑落,人心 的冷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如利益追逐 、土地争夺、宗教冲突等等,探讨怎样改变这种局 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意(2)不必救助 立意过程:先分析条件: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压力任务;应取态度:可以舍弃 局部的、个别的利益,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 重;以局部的牺牲换取更重要、全局的胜利;权衡 利弊得失,如果不可为而为,损失更严重。结论: 权衡轻重,比较得失,要勇于做出顾全大局、舍弃 个体的决断。(缺氧登山者的角度:每个人都有自 身的压力任务,不要祈望身处困境时一定能得到援 手,更不要苛责他人;做事要预想后果,量力而行 ,对自己负责。) 同意(3)救助与实现自我 立意观点:即救助生命也不耽误自己的任务 ,取中间道路。 2、构思素材: (1)素材单一陈旧,缺乏典型意义“雷锋的 故事”、“高三的生活”“自己的成长经历”等或编一 些故事出来,如有同学写“开锁的故事”(表现助人 为乐)等,可以说这样的素材论据软弱无力,甚至 根本就不能证明主题思想。(2)处理素材不当 比如同样是写“从飞故事”,有同学就能始终扣住 “救助生命”这个原材料中主要的信息;而有的同学 什么都说,生怕别人不了解“从飞”。(3)套作较 重有写同学把02年“心灵的选择”的构思立意 不加分别地用到了这次作文中。我们在参考一些优 秀作文时要师其结构和部分优美句段而不是连立意 都搬过来,这样不符合原材料,有离题嫌疑。 3、语言表达 (1)散漫随意有些同学写作文,长期以来在 语言方面就是“我行我素”,自由散漫,再加上由于 构思上的缺乏逻辑性,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又 不加修饰,“淳朴”上阵,犹如聊天漫谈。如:现在 离明年高考还有两个月了,我们学校感到了竞争的 火药味,我能感受到社会的发展趋势真正 的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个部分”。象这样的语言 不知道在说什么,好象根本没有看过材料的要求。 还有每次作文中都有象“自从我呱呱落地”“在 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些套话。(2)开头 结尾不注重经营,“凤头”鲜有,“豹尾”难觅,其中 就是语言平淡,罗嗦重复。象有位同学在结尾写到 :“重要的是帮助别人,比如帮助同学打饭。”如此结尾怎样达到余音绕梁,点题照应的效果! 还有同学这样写开头伸出援助的手:“手有 很多用途,可以用来打球;可以用来做作业;可 以用来扫地”,其实我们要表达什么思想, 在高考应试作文中要快速、简明、准确,任何与 主题无关的话语,包括一些空话、大话要坚决剔 除!(3)错字严重2007年作文评卷明确规 定一个错字扣1分(以前是3个错字),由此可见 字迹正确、工整的重要性。而此次作文有些同学 一篇作文中错字多多,象“幸灾落锅(乐祸)”, “循规导举(蹈矩)”,“丧名(命)”,“见意( 义)勇为”,“娱(舆)论”,“保(宝)贵”“天生 我才(材)必有用”,“名(明)星”等,这些都 是平时不注意落实,又懒于查字典的恶果。 我想握紧你的手 一个极度缺氧的负道者正接受冰封,奄奄 一息。几十个借着“攀登梦”名义的生命,从 他身边悄然路过,无动于衷。 他那冻僵的身体将永久埋葬于珠峰脚下 ,孤独的魂魄将随风飘荡在绝望的空谷里。 匆匆的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