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8页
第2页 / 共128页
第3页 / 共128页
第4页 / 共128页
第5页 / 共128页
第6页 / 共128页
第7页 / 共128页
第8页 / 共128页
第9页 / 共128页
第10页 / 共128页
亲,该文档总共1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评价授课教师:张银龙 电 话:85428950 E_mail: yinlongzhangyahoo.com.cn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n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概述 n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n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n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学习要求 内容简介q了解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视角、基本程序以及用环境指数法 评价环境质量的方法,污染物调查目的,掌握污染源评价的方 法。q掌握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以及环境指数的设计、综合和计算 。 q熟悉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方 法。2第一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概 述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视角n环境污染评价n自然环境质量评价n生态环境质量评价n社会经济和生活环境质量评价3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 基本程序n确定评价目的,制定评价计划n收集与评价有关的背景资料n环境质量现状监测n采用适当方法进行现状评价n提出评价结论及对策41、确定评价目的,制定评价 计划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首先要 确定评价目的,评价目的主要是指该评价的性 质、要求以及评价结果的作用等。评价目的决 定了评价区域的范围、评价参数(目的、项目 ),采用的评价标准,可能还决定于评价方法 。同时,要制定评价工作大纲和 具体实施计划。 5、收集与评价有关的背景资料n水文观察资料n气象观察资料n环境监测资料n国民经济统计资料n部门调查资料n区域调查资料n研究成果资料n生物群落调查资料n有关图件63、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背景资料收集、分析、整理 的基础上,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现状监测首 先要制定监测方案,内容包括:q确定监测项目(因子):表现环境 质量的项目很多,现实工作中没有必要监测所有 项目,确定监测项目要遵守所谓的优先监测原则 ,即: 对环境质量影响大的污染物优先(毒 性大,易残留的)有可靠的监测方法、手段,并能获得 准确数据的污染物优先环境标准有的或有可比性资料依据的 污染物优先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污染物优先(排 放量大) 7q确定监测范围 :取决于评价范 围:小或大,建设项目、城市、区域、流域 依据评价目的;q确定监测时间 :即要确定采样 时间(具体的采样年月日,每次采样从开始 到结束的时间又称采样时段)和采样频率( 一定时间内的采样次数)。根据污染物的排 放方式(如间隙或连续排放)、特点、规律 、气象(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水文 条件(枯水、丰水、平水),日测几次,季 ,年;q确定监测点位 :根据污染物特 征,采用各种布点方法:扇形、网格、功能 区、同心圆等布点方法。8扇形布点法9同心圆布点法10网格布点法11功能区布点法124、采用适当方法进行现状评 价如用指数评价法,指数有多种 形式,得出主要污染因子、主要污染源(物 )、污染程度、对人和生物的危害状况等。 5、提出评价结论及对策针对评价目的、所要的解决问 题,提出合理治理保护对策。这是一般程序和过程,针对 具体现状评价,评价程序有变化。 13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n关于环境指数n用环境指数法评价环境质量的 主要环节n环境质量指数计算141、环境指数n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的不断演进过程 :直觉感官性状指标单项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环境质量指数n最早水环境质量指数:1965年霍顿( Horton)指数n最早大气环境质量指数 :1966年格林 (Green)指数n环境质量指数:当一个环境指数的值设 计成随环境质量提高而递增。n环境污染指数:当一个环境指数的值设 计成随环境污染程度的增加而递增152、用环境指数法评价环境质量的主 要环节n确定所要评价的环境要素及其 评价参数n环境指数的选用、设计和综合n权值的确定n环境质量分级16(1)确定评价因子的依据主要 有n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要求,所选择 的评价参数应能满足预定的目的和要求n区域污染源调查和评价所确定的主要 污染物和污染源n尽可能选用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因 子。n评价费用的限额与评价单位可能提供 的监测和测试条件17(2)环境指数的选用、设计和 综合环境质量指数很多,现 状评价尽可能选择国内外或地区范围内 通用的指数,以便使评价结果具有可比 性、又节省工作量。其次选用国内外使 用较多、较成熟的指数。在万不得已时 ,才自行设计指数,新设计的指数要求 物理概念明确,便于解释,同时易于计 算。18建立环境指数的一般过程是: 单元指数 分指数 综合指数n单元指数:可看作是某一环境 要素的某一环境污染物(环境因子)的 指数。n分指数:可看作是某一环境要 素的环境指数。n综合指数:可看作是某一区域 各个环境要素的综合。不论是从单元指数到分指 数还是分指数到综合指数都有一个指数 综合的过程。 19叠 加型指数 :均值型指数:加权均值型:加权平均兼顾权值 :环境指数综合有以下几种方法或模式:20(3)权值的确定要准确确定权重非常困难 ,关键是要深入研究各种污染物对生物、 人体的影响,特别是要通过毒理学试验确 定各种物质的拮抗、加成、协同等作用。 可依两种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定权。n评价参数为抽象、宏观时,如美 学评价参数,综合评价中的大气、水体评 价参数的综合。常采用专家打分法和调查 统计法。n评价参数为具体、微观时,常采 用序列综合法和公式法。21(4)环境质量分级为了评价环境质量现状 ,需要将指数值与环境质量状况联系起 来,建立分级系统。定量数字赋予环境 质量具体内容,即定量环境指数给予定 性解释。因为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环境 单元或环境要素中,可能代表不同的环 境质量内容。223、单元指数的计算主要分三 种情况:n污染危害 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增 加的评价参数(绝大 多数):n污染危害 程度随浓度增加而降 低的评价参数(如DO ):n对具有最 低和最高允许限度的 评价参数(如pH值) :23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与 评价24一、污染源调查(一)污染源调查的目的n弄清污染源的类型、数量、分布n各种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 量(排放量)及随时间的变化n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和排放规律n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对人群及环境 的可能影响和危害n已经采取的治理措施和效益等最终,通过污染源调查,为 环境质量评价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 25(二)污染源调查内容1)工业污染源调查 2)农业污染源调查 3)生活污染源调查 4)交通污染源调查261)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n生产和管理n概况调查n工艺调查n能源、原材料调查n水源调查n生产布局调查n管理调查n三废排放及治理(三废排放调查和三废治理 调查)n三废危害调查n生产发展调查n环境背景调查自然环境背景:地质、水文、气象、土壤 、生物等社会环境背景:居民区、水源地、风景区 、名胜古迹、农林区等 272)农业污染源调查内容n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n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n农业废弃物调查:农作物桔杆、粪 便、机油等;n水土流失情况调查。 3)生活污染源调查内容:主要指城 镇居民。 包括:城市垃圾调查、粪便、城市 污水、生活污泥等 4)交通污染源调查q 交通工具种类、数量、燃料等q 噪声的调查q 尾气的调查28(三)污染源调查方法n 污染源的普查:污染源调查的基 本方法是社会调查,包括印发各种调查表, 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进行调查、访问、 采样、测试等。n污染源的重点调查:在普查的基础 上,选择规模大,污染物排放量大,影响范 围广、危害程度大的污染物为重点调查对象 。主要调查内容如:排放方式及规律、污染 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污染物流失原 因分析等。29(四)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是工程分析的重要内容之 一。我国目前的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有很 多种,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即:物料衡算法经验计算法类推法实测法30(1)物料衡算法n物料衡算法是我国国内当前比较流行 和广泛采用的方法,也是一种比较科学、 合理的计算法。n 物料衡算法的基本原理是物质不灭定 律,原料中的污染物含量多少,多少转化 为产品,剩余的可能排放。但具体计算并 没有如此简单。n 物料衡算法的基本模式为: 污染物总流失量C=原料、燃料中污染 物的总释放量(A)进入产品、副产品 的污染物总量(B)312)经验计算法经验计算法是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 产品(原料、产值)的经验排放系数求得污染物排放量 的方法,又称排污系数法,分别称为单位产品的排污系 数(常用)、单位原料的排污系数和单位产值的排污系 数。单位产品排污量的计算公式为:Gi某污染物排放量(t/a) Ki某污染物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kg/t) W产品年产量(t/a)32几种工业的水污染物排放 系数产产品名称单单位产产品的废废 水排放系数 m3/t产产品单单位产产品的污污染物排放系 数 kg/ t产产品 名称排放系数啤酒2030BOD5 SS1625 813 硫酸810H2SO4 As1020 0.030.05 合成氨1.22.0NH3 NH4HCO30.045 0.045 玉米酒精制造120130CODCr SS910950 42046033在运用经验计算法预估污 染物排放量时,排放系数的选取是计算中的 关键问题,它随生产规模、工艺流程、设备 类型、原料成分、操作管理以及外部因素( 如天气)而变化,在选取时应视实际情况予 以修正。在有关书、资料上可查到经验排放 系数。经验计算法虽不够精确,但最大特点 是简便、快捷。因而应用越来越广。特别是 在我国各厂矿企业的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正 常和完善,经验排放系数将得到不断修正补 充,而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使它能更加满足 预测工作的需要。如燃煤火力发电厂的氮氧 化物,经验排放系数为8.8kg/t。343)类推法(在做环境影响评价时常 用)类推法是根据已建成投产的类似工程项目 的实际排放情况进行推算的方法。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常用此法。 但要注意生产规模、工艺、操作等条件的差异。此法可靠性低,一 般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4)实测法可通过连续或间断采集样品,分析 测定工厂或车间外排的废水和废气量及浓度,按下式计 算:(废水:t/a或t/d) (废气:t/a或t/d) 式中:Mi污染物排放量;Ci实测浓度(废水,mg/l;废气,mg/m3;)Qi废水、废气排放量( m3 /a或m3/d)355)纯燃料燃烧锅炉SO2、烟尘 量的估算(1)纯燃料燃烧过程废气排放 量计算n固体燃料的理论空气需要量 :V0=1.01 Q低/4185+0.5 (m3/kg)n固体燃料燃烧的烟气量:V1=0.89 Q低/4185+1.65+ (-1)V0 (m3/kg)36V0固体燃料的理论空气需要量,m3/kg;V1固体燃料燃烧的烟气量,m3/kg ;Q低燃料低位发热量,kJ/kg;空气过剩系数。 37炉膛空气过剩系数参 考值炉型手烧烧炉链链条炉振动动炉 排煤粉炉1.41.31.2-1.25沸腾腾炉油炉气炉其他炉1.05-1.11.15-1.21.05-1.21.3-1.738(2)SO2排放量的估算Q SO2 =2WS 80% 1000=1600WS 式中: Q SO2 SO2产生量 ,kg/h;W燃煤消耗量, t/h;S煤中全硫分含量 ,%。39(3)燃煤烟尘量的估算Y=W A B(1-) Y烟尘排放量,kg/h; W燃煤消耗量,kg/h; A燃料中灰分含量,%; B烟气中的烟尘占灰分量 的比例,%; 除尘器的总效率,%;若安置两级除尘装置,其 效率分别为1、2,则除尘装置的总 效率 :总= 1+(1- 1) 240锅炉烟尘占煤炭总灰分的百 分比B炉型B/% 手烧烧炉15-20 链链条炉15-20 机械风动风动 抛煤炉20-40 沸腾腾炉40-60 煤粉炉70-80 往复炉15-20 化铁铁炉23-3541各类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百分比 除尘尘器类类型除尘尘效率/%重力沉降40-50离心旋风风80湿式洗涤涤85布袋过滤过滤90静电电9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