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7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5页 / 共57页
第6页 / 共57页
第7页 / 共57页
第8页 / 共57页
第9页 / 共57页
第1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 企业员工 【前 言】 任何游戏都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并且 最终的胜利者必定是游戏规则的掌控者 。如果你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员工, 如果你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掌握他的 游戏规则,并且能够熟练灵活地加以运 用。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企 业员工,笔者就近年来自己的一些读书 心得、生活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希望 能够对我们未来的人生起到一些有益的 帮助和启示。【第一部分】 正确的认识自我一、学会相信自己前一段我阅读了曾国藩家训和胡雪岩的启示。在读曾国藩家训 的时候,有一句话: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那么,胡雪岩 何其人也?他是清朝末期一位很了不起的商人,被大家尊称为“商圣”。 要被中国人称为圣人,那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而胡雪岩做到了。胡雪 岩从小是一个普通的放牛娃,从小只学了两三年的私塾,文化水平很低 ,出生很卑微。但是,当他一旦有机会的时候,他迅速从一名放牛娃, 成为一名粮杂店的伙计,而后成为一名钱庄的伙计,最后成为浙江巡抚 王有龄的自己,左宗棠的座上客,帮助左宗棠筹措军粮收服新疆,而被 慈禧太后封为一品红顶商人,而自己也从一贫如洗的放牛娃,成为拥有 上千万元的晚清首富,创办了胡庆余堂药店。今天,我之所以和大家一 块来说他,就是因为他也是个凡人,我们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凡人,因 此,别人能成功,我们只要抓住机会,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也许我们将 来也会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也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了不 起的人物。因此,我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轻易看不起自己,我们要 学会相信自己。有一句名言,只要我们相信我们自己,我们的理想有多 大,我们的事业就会有多大。 那么,怎么样才能相信自己呢?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要学会制定自己的人生 目标。 学会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我认为是自己成功 实现的基础,或者说是开始。我们中间的许多 人之所以一生庸庸碌碌、无所建树,很大程度 上是自己不会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说不 知道怎样制订自己的人生目标。下面,我就和 大家介绍两种制定人生目标的方法,看看大家 是否会从其中有所启示。 1、两点理论。 2、射箭理论。第二,要学会不断的调整自己 的目标。 有句名言: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做出合理的的阶段 性目标的调整。人生就是做出合理的的阶段性目标的 调整,这应该成为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应该成为一个 人一生的理念和追求,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一种理想信 念,这个人才会无畏而不惧,才能无畏而不克。唯如 此,词人才会说的积极向上,主动乐观。主席有句名 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因此,我们 每个人制订目标容易,但是实现自己目标的人却较少 ,原因何在,就是不会不断地调整自己不同阶段的阶 段性目标。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就是这个道理。 怨天尤人有什么用?自己反省一下,改变一下自己, 调整一下自己,这才是正道! 第三,要勇于坚持。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是坚持出来的。 坚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是你 只要坚持,你就会有成功的希望。也许 你定的目标很大,你实现的目标可能没 有达到你希望的目标那么高,但是你一 定会比你不定目标的收获大得多。第四,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工作 。 英雄不怕出身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认识现 实,顺应现实,但不要为现实所阻碍。胡雪岩 的出身是很低的,但是他后来的成就是很多出 身好的人都赶不上的。所以,不必介意出身如 何,只要肯努力,谁都有可能成功。所有正当 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只要诚实地劳动 和创造,就值得尊重,关键在于如何看待自己 的工作。 【结语】 【格言】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 , 每一件 事都值得我们去做,而且应该用心地去做。 纵容自己就是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这样的话:“不能爱哪行 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是的,人生就好 比天气一样,充满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从事 的工作你不喜欢,喜欢的工作又得不到,是非 常常见的情况。既然如此,我们要如何呢?我 想最理想的抉择就是“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别无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部分】 谈谈为人的健康 心理 【前言】 “富士康员工多连跳事件”已引起社会的广 泛关注,有媒体称其为“精神层面上的血汗工厂”。关于 员工因心理压力造成的事故报道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令人扼腕,叫人痛心,也引人深思。如就业与再就业 问题、收入差距问题、工作业绩考核问题、竞争上岗 与下岗危机问题、安全生产问题,个人情感问题等等 。这些职业压力,如影随形地影响着职工在职场中的 心理与行为,造成了职工的焦虑、失落、自卑心态和 对职业安全感的强烈需求,严重影响职工的幸福感。 通过培育员工健康心理,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的心理素 质,预防和减少恶性社会心理事件的发生,更能够激 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全部潜力,实现企 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一、数据资料【数字一】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42%的职工有轻度心理 问 题,近6%的职工有明显的心理障碍。 【数字二】目前我国有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3% 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据我国卫生部提供的数字,在20 世纪50年代,我国精神病总发病率为2.7%,目前已达13.47%, 上涨了5倍。现在总发病人数达1600万人,其中精神分裂者600万 人,相当于每60户中即有一例,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加。 【数字三】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我国每年有 28.7万人自杀死亡,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成为我国1534 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全部人群的第五位死因。据不完全统计, 1980年以来,我国大陆已有1200多位企业家自杀身亡。其中既包 括一些比较著名的大企业的企业家如原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总经理 方宏跳楼自杀、贵州习酒老总陈星国举枪自尽,也包括一些不太 著名的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如年仅29岁的茂名永丰面粉厂老板冯 永明在家中割腕自杀。冯在遗书中写道:“现实太残酷,竞争和追 逐永远没有尽头,我将到另一个世界寻找我的安宁和幸福” 【数字四】北京自杀研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字表明,中国每10 万人中有22人自杀,大大超过10万分之13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 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 【数字五】 据上海可锐管理咨询公司2003年度的客户抽样调查 ,68%的白领职业安全感低,自觉“朝不保夕”,职业焦虑严重。 IT软件、金融证券、快速消费品、医药及广告行业是最没安全感 的行业。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对IT行业的2000名员工所 作的调查也表明,有20%的员工心理压力大,5%的员工心理问题 严重,75%的员工认为他们需要心理帮助。 【数字六】 据中华英才网最近对6000多人的网络调查统计显示 ,有58.6%的受调查者出现了轻微的工作厌倦,对工作失去热情 ;有26.5%的人出现了中度工作厌倦,需要借助休假或跳槽进行 调整;还有9.1%的人表示极度厌倦工作。三者相加高达90%以上 。二、不健康心理的表现一是自身阅历带来的心理问题。由于自身阅历的缺陷、思维的局 限和个人业务技能的差距,个人抱负脱离实际,各阶段成功的心 理期望过高,自信心过强,对可能出现的主客观方面存在的困难 估计不足,对挫折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一旦出现挫折,在心理 上就难以承受。二是市场竞争带来的心理问题。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在 市场上立足,必须自己找米下锅,企业面临的这一市场竞争压力 当然会转稼到职工心理上,致使一些职工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某些“ 优越性”和“稳定性”留连忘返,对市场竞争感到畏惧和害怕,从而 影响工作状态和情绪,表现出对企业的发展自信心不足。 三是工作紧张带来的心理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来自职业竞争和生 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紧张感增加,在这种状态下容易发生一些意 想不到的事故,势必影响到组织效率。 四是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问题。如果职工由于某种原因,与服 务对象、合作对象、同事或领导发生了矛盾和冲突,造成某种紧 张的关系,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压力,导致工作受影响。五是个人问题带来的心理问题。比如恋爱、婚姻家庭、子女教 育、个人心理困扰等带来的心理问题,虽然是职工的个人问题, 却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和情绪的重要因素。六是政策措施带来的心理问题。有些改革政策和措施尚未完成 配套,体制上的缺陷,使职工心理“落差”较大,存在着抵触情绪 ,表现出“失落感”、“危机感”、“忧虑感”等不同的心理状态,这些 心理负担和压力,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状态和思想情绪,直接影 响职工的工作热情,直接影响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直接影响企 业的和谐稳定。七是工作生活带来的心理问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调资、 换岗、失恋、亲人亡故等重大变故,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由于 事件的发生会导致生活的变化,职工就须为适应这变化了的生活 而付出努力,心理承受能力超过限度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不适 应的问题和心理障碍。三、心理健康维护和调整的 方法 (一)要正确认识社会的不公 我们要了解,不管什么时候,有清正廉明的好官,就 有贪污腐化的坏官;有诚实守信的生意人,就有唯利 是图的奸商;有悬壶济世的良医,就有草菅人命的庸 医这是必然现象。我们常常劝很多人不必愤世嫉 俗,有好就有坏,因为有阴就有阳,不管到什么时候 也不可能将所有的阴暗面一扫而光。况且有了坏人对 比,才能分辨什么是好人。我们知道坏人怎样,不去 学他就好了,又何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呢? 但很多人不能接受这种观念,所以一辈子很痛苦。 有好就有坏,因为有阴就有阳。 从出口商品谈起。(二)要正确理解“道理”的 含义。(三)要学会“化解”。 医药,是中国人的常识,中国人他不是医生但在这方面他很懂。因为中 国人认为,药食是同源的。食物就是药物,药物就是食物。这是我们中 华民族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我们很会吃东西,我们吃东西时同时就在预 防生病。我们的治疗都是治本不是治标。开始我不懂后来才慢慢理解。 中医是化解西医是解决。你去看西医他说这里不行,割掉!那不行,割 掉!手不好,砍掉!腿不行,锯掉!中医不是这样,你左肩不舒服,揉 揉你的右肩就好了。你说:这方位搞错了,其实这叫阴阳互补。现在在 国外我就发现外国人越来越相信中医。当然他们不叫中医叫自然疗法。 现在胡雪岩用的也是自然疗法,你左宗棠军队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有 一段时间左宗棠的军队一出征战士水土不服就生病,他就跟左宗棠说: 我开个药厂取名叫雪记,雪记药厂。其他的药不做专做部队上需要用的 药品,我送给你不要钱。左宗棠一听,你不是要亏本了吗?亏就亏嘛, 赚来的钱就是要亏的。有亏才有赚有赚才有亏。如果这只是胡雪岩空口 说白话那左宗棠是会发脾气的,少跟我耍嘴皮子!胡雪岩没有,他说到 做到,长期供应左宗棠部队药品而且还常把这些药施给老百姓。胡庆余 堂就是他开始做药后转化而来的。我常常劝人,你做好事时不要老是在 想我该怎么去做好事呢?其实你只要有这个心意,好好做事迟早会走出 一条路来,这也是一种自然疗法!正确处理解决和化解这对矛盾。四、心理健康维护和调整的 手段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 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 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 娶不起,没房没车谁嫁你? 养不起,父母下岗儿下地; 病不起,药费利润十倍起; 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 死不起,火化下葬一万几。 不良情绪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有的因工作实绩 不佳而感到自卑,有的因缺少信任和理解而觉 得孤独,有的因办事不顺、不能心想事成而感 到烦恼,有的因心理不平衡而产生嫉妒和怨恨 ,有的因自己的过失或蛮干而追悔,还有的因 强烈的独立意识而产生逆反心理等等。这些情 绪一旦在内心长期潜在而未得到及时的调整改 变,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继而转化成消极 的行为,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和工作的积极性 。因此要适度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 的心态投入生活工作。要调整自己的情绪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