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 传播理论 系统科学方法 教学理论引言n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技术性应用学科,整合 了多门相关学科的理论n它们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教育技 术学的理论基础体系学习理论v早期的行为主义理论v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学习即形成刺激- 反应联v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实验 :v条件作用期间,铃声+肉(条件刺激+无条 件刺激),产生唾液分泌v条件作用之后,给出铃声(条件刺激), 产生唾液分泌学习理论n斯金纳总结出两类反应,由刺激引发 的“应答性反应”和有机体发出的“操作 性反应”。n在应答性行为中,有机体是被动地对 环境作出反应;在操作性行为中,有 机体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n斯金纳的强化理论http:/www.365hr.com.cn/qyzx/20sjqygl/llp/llp_12.htm学习理论v认知学习理论v格式塔-场论v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v顿悟学习v布鲁纳的发现学习v奥苏贝尔将学习行为区分为接受学习和发 现学习;同时也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建构主义n皮亚杰n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 、顺化和平衡n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 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 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n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n罗杰斯认为:一类学习类似与心理学上的 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另一类是意义学习n学习具有个人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的性质n学习是自我发起的(self_initiated)n学习是渗透性的( pervasive),也就是 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 都会发生变化n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evaluated by the learner)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n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 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n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 ”“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四要素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特征n积极的学习n建构性的学习n累积性的学习n目标指引的学习n诊断性的学习n反思性的学习传播理论n传播与通讯、传达、交换、交流有关n传播过程包括信源,信道,信宿三要素n传播模式:n拉斯韦尔5W模式n香农施拉姆模式n贝罗模式系统科学方法n控制论被控系统反馈信息输入信息输出信息系统科学方法n信息论 运用信息论原理,把系统运动过程看作是 信息的输入,传递和转换过程n系统论n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n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n动态性n最优化教学理论n程序教学:小步子,呈现明显的反应,及 时反馈,自定步调n布鲁纳的教学论n奥苏贝尔的教学论n加涅的折中主义教学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