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少年儿童的欺负问题关注少年儿童的欺负问题 一个沉重而又少人关注的课题一个沉重而又少人关注的课题1焕然一新的校园胜利四中简介 2胜利油田第四十中学胜利油田第四十三中学胜利油田第四职业高中胜利油田第四 中学(新 校)2000年8月 胜利油田第三中学 初中部2005年 7月 东营市胜利第四中学2005年8月 第四中学重组及发展过程原胜利油田第四中学 (1970年筹建, 1971年3月招生)方大外国语学校胜利六户小学2006年 7月 2007年 7月 胜利四中简介 3办学理念办学理念让学生享受学习,让学生享受生活,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胜利四中简介 4 欺负就发生在我们身欺负就发生在我们身 边边在2004年我曾对我校学生(初一到初四各抽取四个班级 )的欺负现状做了一个调查:在782名学生中,15名学生属于欺负者,占全体被试的 2.0%;131名学生属于受欺负者,占全体被试的16.8%;18名 学生属于“欺负/受欺负者”,占全体被试的2.3%;618名学生 属于非参与者,占全体被试的79.0%在中小学校园、各种娱乐场所、网吧、公共汽车上 、餐馆、社区街道等地方,我们时常会看到欺负事件的发 生。56欺负及其种类一、什么是欺负欺负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通常多表现为以大欺 小、以强凌弱、以众欺寡,是一个人或一组人对另外一个人长期 或多次实施身体或心理上的攻击或侵害。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欺 负行为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和欺负行为的重复发生性。在欺负和受欺负的关系中,作为欺负者的一方通常在身体 、心理力量或者社会地位等方面占据优势,而受欺负者则处于劣 势。从这一角度讲,欺负即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力量相对较 弱的一方进行的攻击。7二、欺负的种类根据欺负的发生的方式和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欺负划分为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两种类型。前者又可分为 直接身体欺负 (如打、踢、抓、咬、推搡以及勒索、抢夺、破坏物品等身体动作行为 )和直接言语欺负 (如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外号等言语行为 )。间接欺负则是欺负者借助于第三方实施的欺负行为,主要包括背后说人坏话、散布谣言、社会排斥和社会孤立等。间接欺负比较隐蔽,通常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但事实上它同样会给受欺负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尤其是持久的心理伤害。 8三、欺负对少儿身心的消极影响(一)、受欺负对少年儿童身心消极影响的主要表现1受欺负经常会导致少年儿童身体受到伤害,有的还比较严重。2少年儿童因害怕受欺负而表现出不愿上学、对学校失去兴趣,有的甚至逃学和中途辍学。3少年儿童在经常受欺负而不能有效应对的情况下,他们极易产生对现实的不安全感,极易产生较低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否定,从而导致自卑心理、 消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知的形成,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经常受欺负会导致儿童注意力分散、不安心学习、学业成绩下降。经常受欺负通常会导致儿童情绪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及其它相关 症状,如头痛、胃痛、失眠、做噩梦等。长期受欺负的少年儿童由于不堪忍受欺负者的欺辱,会不同程度的 产生悲观情绪,有的甚至会产生厌世、轻生、自杀或他杀的念头。 9(二)、欺人者也是受害者欺负者在认知、行为与情绪上通常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在认知上,他们对欺负行为持有认可和肯定的态度,不 能移情并进而体会到受欺负者的痛苦,因此,他们情感冷漠,同 情心较为缺乏。二是在行为上,他们缺乏恰当而有效的行为反应,行为控制 能力较差,不良行为时常与他们相伴。三是在情绪上,欺负者多脾气暴躁,易被激怒,对一般性的 外界刺激反应强烈,焦虑水平较高,易冲动,因此,他们易表现 出攻击和欺负行为。同时,欺负和攻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那些在早期就表现出较高攻击行为水平、经常欺负别人的个体 ,在日后仍会保持较高的攻击行为水平。就这样,欺负者的认知 、行为和情绪特点在持续欺负他人的过程中被保持下来,并得以 加强。102.欺负行为给欺负者带来的消极影响一是若对实施欺负的儿童不予制止并及时进行教育,一些 儿童会把欺负作为一种达到个人目的的有效手段而长期使用,长 此以往,这些儿童会形成攻击性人格特点;二是欺负者不良的个性特点会妨碍他们与其他少年儿童的 正常社会交往,导致他们在同伴群体中受到排斥,而不良的同伴 关系和低下的社交地位会对欺负者的社会性发展及人格发展产生 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同时,也会使欺负者聚合在一起,结成不良 同伴团伙,增加其反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三是由于欺负行为是一种相当稳定的欺负现象,因此,对 于欺负者来讲,欺负他人则可能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 调;欺负的危害性还与其所具有的稳定性和重复发生性相联系, 已有的研究发现,经常欺负他人的少年儿童成年后犯罪率是正常 人的四倍。 11(三)、欺负事件对旁观者及其他人也有不 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旁观者容易在对欺负事件的旁观中 模仿和效仿欺负者,会对他人实施可能的 欺负。欺负事件的发生对旁观者的心理及 情感发展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12 欺负行为挑战学校管理欺负行为挑战学校管理挑战之一:欺负现象的存在与创造文明 、和谐校园的学校建设目标相冲突。挑战之二:欺负行为与学校道德教育的 要求背道而驰。挑战之三:欺负的危害性还在于它威胁 到公民的一些基本民主权利。13面对欺负我们该怎么办? 一、欺负干预国家、政府、社会组织或学校及老师 、家长等制定方案、采取具体的措施,防 止欺负事件的发生或有效地解决发生的欺 负事件,这就是欺负干预。14二、为什么会发生欺负事件、竞争假设和外部特异性假设。、心理理论假设、儿童“心理理论”。、依恋理论假设。15三、学校欺负干预学校欺负及其干预问题已成为当今公众和研究者关注的世界热点问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学者对欺负问题研究以来,中小学中存在的严重欺负问题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欺负干预的研究也在某些地区开始进行实验。为了避免欺负事件的发生或发生后出现进一步的冲突,在国外的学校已经将纠纷协调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6l经研究发现,欺负干预可通过“全校政策、班级 风气、同伴支持系统、学校法庭、改善操场环境、通 过课程设置来解决欺负问题、对卷入欺负的学生进行 社会技能训练及公众协商会议、调解、有效地处理已 发生的欺负事件(从欺负者、受欺负者和同伴三个角 度)、制定班规”等多种措施进行。l此外,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自信心训练”,帮助学 生尤其是受欺负者学会礼貌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感情和愿望。17l对欺负事件的干预也需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 、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作用,对其进行综合治理。l同伴支持系统在欺负干预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学 生同伴对欺负者、受欺负和欺负受欺负者的态度 及其干预的策略、干预的力度和持久度会直接影响着 欺负现象的发生率,有效发挥学生同伴在欺负干预中 的作用,努力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学生人际关 系,成为学校反欺负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欺负 事件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18一、增强学生同伴对欺负事件危害性的认识, 努力营造浓厚的欺负干预氛围。一是学校可通过广播室广播、宣传栏张贴反欺负标 语、召开主题班会、分年级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反 欺负政策和守则、规范知识竞赛、抢答赛、举行反欺负承 诺签字仪式和小品、戏剧、表演等多种方式,开展多种形 式的反欺负性培训、宣传与教育。发挥同伴在欺负干预中的重要作用19二是结合典型欺负案例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欺负就 在我们身边,欺负不仅殃及到同伴,也给大家的学习与生 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只有大家团结起来,去制止欺负事 件的发生,积极参与学校倡导的欺负干预,努力营造良好 欺负干预氛围,才能为全体学生在校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 好的条件,才能营造和谐宽松的人际氛围。发挥同伴在欺负干预中的重要作用20二、成立组织,明确责任,加强培训,使 学生同伴掌握必要的欺负干预策略。学校专门成立实施欺负干预的学生组 织学生反欺负小组。对学生进行反欺负性相关背景知识的 培训使他们了解什么是欺负、欺负的特点是什么( 欺负行为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重复发生性)、欺负 的类型有哪些(身体欺负、言语欺负、间接欺负)、 欺负发生的性别有何差异、欺负发生的规律性等。21 使他们了解卷入欺负行为的学生,不管是欺负者、 受欺负者还是欺负受欺负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际适 应问题。 对学生进行欺负干预策略的培训:如何预防欺负行为的发生如何发现欺负,发现欺负应怎样立刻作出反应怎样报告欺负(包括向谁报告、何时报告和怎样报告)应怎样帮助受欺负者,让他们觉得自己强大有力如何为欺负和受欺负者双方进行调解;如果欺负行为继续发生,应如何应对如何及时实施欺负干预的相关措施等诸如此类的欺负干预策略22三、采取措施,了解并削弱欺负者的同伴 支持系统。 已有的研究发现,“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水 平最高,同伴接纳水平处于平均水平,在欺负 者中被拒绝儿童的比例高于非欺负者,但受欢 迎儿童的比例与非欺负者无显著差异。这说明 ,欺负者在班内虽然最不受同学喜欢,但他们 却是一部分同学最喜欢的对象。”23 欺负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欺 负他人显示出自己的强大和社会控制能力,从而赢 得一部分同学的认同和好感,可能是欺负者经常欺 负他人的原因之一,得不到班内受欺负者及其朋友 所认同,对欺负者来说可能并不重要,因为欺负者 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同伴,有自己的社会支持 网络,他们从自己的朋友处得到了社会支持和认可 。因此,了解并削弱欺负者的同伴支持网络是控制 和降低欺负问题发生的有效途径。24要了解和削弱欺负者的同伴支持系统,可 通过以下措施: 一是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对学生中的欺负者及 其同伴网络进行调查了解,摸清欺负者同伴网络体系 ,并对其形成网络的原因进行分析。二是针对欺负者及其同伴欺负行为的形成原因, 学校要对欺负者及其同伴进行说服、教育、管理和监 督。 三是成立同伴反欺负小组,在学校反欺负性政策 的支持下,同伴反欺负小组成员对欺负者及其同伴的 行为表现进行全程性的监控。25四是积极引导欺负者及其同伴参加各种活动,在 参加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参加。五是已有的研究表明,欺负者在其同伴支持网络 中的同伴接纳水平越低,对其实施教育转化的效果就 相对越好。六是帮助欺负者学会注意同伴,做一个细心的听 众,而不要试图控制别人,强制性地主导整个同伴互 动的过程,同时训练他们在不干扰同伴团体活动的情 况下友好地加入其中,这样能够使他们逐渐为同伴所 接受,并帮助其改变消极的自我意象。 26四、建立、支持并强化受欺负者的同伴支 持网络研究表明,经常受欺负的学生,在学生同伴中经 常表现为自信心不足,情绪抑郁、焦虑,性格内向 ,学业成绩下降等。建立、支持并强化受欺负者的 同伴支持网络是受欺负者融入其同伴群体、与同伴 群体建立友谊关系和增强其自信的有效途径。因为 友谊关系是学生获取社会支持和可靠同盟的重要来 源, 27l同伴支持系统的建立是本项干预计划的核心部分。l 第一步,选择同伴支持者。l第二步,对同伴支持者进行严格训练。第三步,展开工作。第四步,吸收新成员28五、建立学生欺负干预的激励机制,优化 同伴欺负干预的全程管理。一是学校在学生反欺负小组职责基础上,建立定期的学 生反欺负小组例会制度,及时交流信息,研究欺负干预的具体 策略,并对反欺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二是建立定期的检查、考核和评价制度,对各班反欺负 小组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对反欺负小组成员的表现和行 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三是建立学生反欺负小组定期总结表彰制度,对在此项 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要定期进行表彰鼓励,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同伴反欺负工作氛围。 29四是在学生同伴反欺负工作面临种种挑战时,学 校领导在舆论、人力、物力、精力、财力等多方面要 给予坚定的支持。五是反欺负小组要不断地吸收新成员,进一步扩 大受欺负者同伴支持网络。六、持之以恒地开展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