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0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5页 / 共70页
第6页 / 共70页
第7页 / 共70页
第8页 / 共70页
第9页 / 共70页
第1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液净化技术在ICU中的应用血液净化技术(Blood purification technic) 作为一种急救技术除用在急慢性肾功能 衰竭治疗上以外,在多种危重病:全身炎 症反应综合征()、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 综合征()、多器官衰竭() 等也已被广泛应用。特别是技术 是最有效的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它已是危 重病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常见的几种方式(一)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 原理血液透析系将患者血液引入透析器中,利用半渗透 膜两侧溶质浓度差,经渗透,扩散与超滤作用,达 到清除代谢产物及毒性物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紊乱的目的 。 适应证 1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指征为急性肺水肿;高钾血症,血钾达 6.5mmol/L以上;无尿或少尿达4天以上;二 氧化碳结合力在15mmol/L以下。血尿素氮 28.56mmol/L(80mg/dl),或每日上升 10.7mmol/L(30mg/dl);无尿或少尿2日以上 ,而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持续呕吐,体液 过多,出现奔马律或中心静脉压持续高于正 常;血肌酐707.2mol/L(8mg/dl);烦躁或 嗜睡及心电图提示高钾图型者。2慢性肾功能衰竭 透析指征为血尿素氮达36mmol/L(100mg/dl) 具有明显的尿毒症表现者;血肌酐 707.2mol/L(8mg/dl)以上:内生肌酐清除率 10ml/分;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有尿毒症 性心包炎者;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须施行 较大手术的尿毒症患者,可用血液透析改善 全身情况。3急性中毒 能通过透析膜的药物或毒物,如巴比妥类、 眠尔通、安眠胴、副醛、利眠宁、水合氯醛 、异烟肼、砷、汞、铜、氯化物、溴化物、 氨、内毒素、硼酸、草蕈碱、四氯化碳、三 氯乙烯和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万古 霉素、多粘菌素等。上述所致急性中毒均可 施行透析治疗。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但应尽量避免在下 列情况下施行透析,以免发生意外。1、休克或低血压2、难于控制的出血3、显著的心脏扩大伴心肌严重受损4、严重心律失常5、未控制的严重糖尿病、脑溢血及年龄大于 70岁者(二)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HF)原理HF是一个对流过程。即血浆内水分在跨膜压力差作 用下通过滤过膜时,溶液中小于膜孔的溶质也随着 血浆水分被动地转移到滤出液中,这就是溶质的对 流转运。 临床意义 1HF对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物质的清除略逊于 HD,但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纠正水、电解质及酸 中毒,治疗肾衰竭、肺水肿、心包炎、脑水肿却优 于HD。2可明显改善贫血及甘油三脂血症,易控制高 血压。3HD与HF联用谓之血液滤过透析,可提高血 液净化的效率及缩短透析时间。4大量置换液的输入,易污染而致发热反应及 败血症,宜注意。 (三)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 原理HP是将患者动脉血引入储有吸附材料的血液灌流装 置,通过接触血液使其中的毒物、代谢产物被吸附 而净化,然后再回输体内临床意义 HP能有效去除血液内肌酐、尿酸、中分子物质、酚 类、胍类、吲哚、有机酸及多种药物,但不能去除 尿素、磷酸盐、水分及电解质,因此治疗尿毒症时 ,一般应与HD或HF联用。血血 液液 灌灌 流流(HP)(HP)适用于中大分子或环状小分子毒物,特适用于中大分子或环状小分子毒物,特别是疏水亲脂基团有很高的吸附能力。对于绝别是疏水亲脂基团有很高的吸附能力。对于绝大部分毒物来说,其进入体内均会同蛋白或酶大部分毒物来说,其进入体内均会同蛋白或酶类结合而发挥毒性作用,不管毒物本身是否水类结合而发挥毒性作用,不管毒物本身是否水溶性,其结合物多为脂溶性并且分子量变得很溶性,其结合物多为脂溶性并且分子量变得很大。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毒物来说,血液灌流效大。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毒物来说,血液灌流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果优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是血液藉助体外 循环,引入装有固定吸附 剂的容器中,以吸附清除 某些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毒 物,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 治疗方法。现在常见的吸 附剂材料有活性碳和树脂 。血液灌流是血液净化方法 中技术难度较小的一种净化方 法,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及院 内多个科室开展应用。血液灌流可以在普通的单 泵、透析机、血滤机、人工肝 机、CRRT机上单独或联合使用 。一般血液灌流120-150min左右血液灌流的优点 (四)血浆置换疗法(Plasma Exchange therapy,PE) 原理PE系将患者血液引入血浆交换装置,将分离 出的血浆弃去,并补回一定量的血浆,藉以 清除患者血浆中抗体,激活免疫反应的介质 和免疫复合物。 适应证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和抗肾小球基膜 肾小球炎,如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风湿 性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 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溶血性 贫血、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等。重症肌无力、格林一巴利 综合症。肝昏迷。毒蕈中毒。重症牛 皮癣。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高脂血 症。 (五)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原理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根据多南膜平 衡原理,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 腔,这样,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 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扩散作用); 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 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 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 适应证 同血液透析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症,但不宜在下述情况 下透析:广泛腹膜粘连、腹腔内脏外伤、 近期腹部大手术、结肠造瘘或粪瘘、腹壁广 泛感染或蜂窝组织炎、腹腔内有弥漫性恶性 肿瘤或病变不明者。膈疝、严重肺部病变 伴呼吸困难者。妊娠。(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或连续性血液净化 技术(co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echnic CBPT ) CRRT是指所有缓慢、连续清除体内水和溶质的一 组治疗方式。包括:(连续动静脉血液滤 过)、(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连续动-静脉血液透析)、(连 续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连续静- 静脉血液透析)、(连续静-静脉血液 透析滤过)、(动-静脉缓慢连续超滤 )、(静-静脉缓慢连续超滤)及 (连续高通量血液滤过)。 适应证 1 CRRT在重症ARF中的应用 1.1 ARF伴有心血管功能衰竭 1.2 ARF合并脑水肿 1.3 ARF伴有高分解代谢 2 CRRT 在非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目前CRRT在非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仍有争议 ,它并不是标准血液透析的一种单纯简单的 改良,对重危患者的治疗也不同于一般肾脏 疾病,前者病情往往危重,需要平稳渐进性 治疗。另外,重症患者要实现内环境平衡, 不仅要行血液净化治疗,而且还要彻底纠正 代谢紊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 ),以及清除炎性介质 近年来,已发现CRRT能清除大量中大分子炎性介 质,根据这一点,早期的治疗关键是清除这些特殊 介质,如白细胞介素I(IL-I),肿瘤坏死因子( TN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心肌抑制因子 (myocardial depressant substance,MDS),而 这些介质是导致SIRS的危险因素。SIRS是发生 MODS的基础,SIRS贯穿始终,SIRS到MODS整 个过程的动态变化,不应局限于某个阶段,力求早 期治疗,否则,如患者发展到多器官功能衰竭阶段 ,则治疗已晚,代价大,死亡率高。因此早期应用 CRRT去除炎症介质和维持体液平衡,对SIRS, ARDS,MODS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疾病的病理 产生影响,从而扩大了CRRT临床应用范围。 2.1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是由各种损伤引起的全身性反应,无论 其原发病因,也无论有无感染存在,均称为 SIRS。SIRS是机体的炎症细胞被某种损害因 子过度激活后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最终导 致机体对炎症反应失控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 合征。 近年来,研究SIRS的发病机制是一个热点, 早期发现和有效干预SIRS,通过调控炎症反 应阻断其发展,可能是防治MODS的关键 。 2.2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由于严重创伤,休克,脓毒血症等 引起以呼吸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肺顺应 性减低,广泛肺泡萎缩和透明膜形成为特点 的急性呼吸衰竭,为临床较常见和病死率极 高的危重病。 MODS是SIRS的最终结局。而ARDS是 MODS在肺部的表现,因此它们的关系是 SIRSARDSMODS。 ARDS的治疗,强调尽早应用呼吸机,ICU病 房监护,积极寻找有效的药物及新疗法。 现已证实CRRT清除炎症介质可以改善ARDS 的预后。Cosentino等报道,对ARDS的患者 用标准的支持疗法与CRRT随机治疗,提示 血液滤过可以改善存活率,而气体交换参数 比对照组更好,与血管外肺间质水肿(简称肺 水)大量清除有关。血管外肺水的清除是 CRRT治疗ARDS有效的另一种机制。 CRRT时的低温,可使ARDS患者减少气体交 换,从而使CO2产生减少,以避免由换气装 置导致的肺损伤。此外,CO2产生减少,与 置换液中补充碳酸氢盐的碱化作用有关,有 助于减轻高碳酸血症 。 2.3 挤压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是指肌肉丰富的肢体或驱干,受 外界重物(如被倒塌的工事,房屋)挤压或固定 体位自压1h以上而造成的肌肉组织创伤,肌 肉发生缺血坏死,在此基础上出现肾脏的缺 血缺氧,肾血管痉挛,肌红蛋白可变成为不 可溶性的血红蛋白,沉淀于肾小管内,从而 加速ARF的发展。如处理不当,在解除挤压 后,除了局部病变外,还可并发休克,形成 危及生命的挤压综合征。 肌红蛋白分子量是17800,血液滤过比其它 血液净化方式能更有效的排除肌红蛋白15 ,可以预防挤压综合征患者发生ARF。挤 压综合征属高分解代谢,CRRT应该早期充 分透析,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加强营养 支持,碱化尿液。另外,积极处理原发病, 清除创伤挤压的坏死组织,纠正高钾血症也 非常重要。 2.4 乳酸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是严重休克的 代谢标志。休克是组织氧供与需求之间的失 衡,组织缺氧后,丙酮酸氧化减少,乳酸生 成增多。葡萄糖代谢生成丙酮酸后,不能进 入线粒体的三羧酸循环,在胞浆中生成乳酸 ,1个分子葡萄糖只产生2个分子ATP,另外 产生2个分子乳酸;而在有氧环境下生成38个 分子ATP。乳酸生成量代表器官的总缺氧量 ,低灌注与休克的严重程度,且与预后有关 。在循环休克的患者,血乳酸4mmolL时 ,仅有11存活,MODS促进乳酸代谢异常 。 CRRT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病情:脏器衰 竭的数目、严重程度、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程 度,有无混合性酸碱紊乱。CRRT的方式 及治疗剂量:即以对流还是以对流与弥散联 合清除溶质,这就涉及到CRRT时内源性 HCO-3的清除率及经置换液或透析液进入体 内的碱基量。 CRRT时外源性碱基的代谢 醋酸盐通过肝 脏和骨骼肌以11转换成碳酸氢盐,多脏器衰 竭时禁用醋酸盐。乳酸盐通过肝脏以11转换 成碳酸氢盐。枸橼酸盐通过肝脏以13转换成 碳酸氢盐。 2.5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是胰蛋白酶的 大量活化,消化胰腺组织,同时胰蛋白酶进 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各种不同的细胞,释放 出大量血管活性物质(5-羟色胺、组织胺、 激肽酶),导致胰腺组织坏死,炎症反应, 血管弥漫性损伤,血管张力改变,引起心血 管、肝和肾脏功能不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进展包括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