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業管理領域導論 預見未來的作業_RFID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針對接觸式系統的缺點而發展出來,利 用射頻訊號以無線方式傳送及接收數據資料且同時使用 此射頻訊號來做無線傳能,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 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 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2RFID原理介紹3傳統條碼 v.s RFID4RFID優點5 零售業,例如:沃爾瑪 製造業,例如:Dell電腦/汽車零件 醫療服務業,例如:老人安養中心 物流業,例如:郵政/DHL 航空業 其它(荷蘭圖書館 / 生鮮農業運銷物流)RFID應用領域6 標籤成本較高 驗證機制不完備,恐有侵犯個人隱私權的疑慮 不適用金屬或液體環境 易受電磁波干擾RFID現行缺點7 對於製造流程與消費行為,可提供豐富資訊: 1.外包所有功能 2.智慧型工廠 3.庫存追蹤 4.製程機器人 5.貨櫃追蹤 6.卸貨清點 7.貨運途程追蹤 8.在地客製化 9.門市庫存追蹤與銷售分析 10.個人化建議 11.門市快速結帳付款RFID提供豐富資訊8管理的基礎定義 效率(Efficiency)是指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產出 “把事情做好 ”著重於方法效能(Effectivieness)這些工作必須能幫助組織達成目標 “做對的事情 ”著重於結果同時尋求最大化效率及效果經常會產生衝突-商店或是銀行客服櫃檯 效率-櫃台要使用最少人力 效果-減短客戶排隊等候的時間9Systematic Approachto Org. ProcessesBusiness EducationCareer OpportunitiesCross-Functional ApplicationsOPERATIONS MANAGEMENTWhy Study Operations Management?1011作業管理_作業流程圖12在策略性決策的限制下, 有效率的安排物料和人力ISO/IEC 14674IEEE-1998Burch & Group-1993Lientz and Swanson-1976範圍較小與較短期了解客戶需求,進而影響企業長期 的有效性 公司中短期之既定條件或限制作業性的規劃與控制戰術性規劃策略性決策最佳成效13管理功能內的管理決策1415典型系統輸入-轉換-輸出關係服務是無形的過程需要顧客介入其設備與創造服務的過程之內產品是流程的實體產出產品則通常不需顧客介入例如:麥當勞製造有形的產品 ,過程中仍需有顧客接觸才能 整個服務生產流程,亦屬服務業服務與產品間的差異1617企業以團隊的方式管理跨部門的核心流程 直接面對客戶需求 兩種組織作業占有組織大部份之資本投資及人力作業管理在組織中的地位18每個組織都是服務業 內部與外部客戶核心服務(core services) 正確的產品、客製服務、準時送達、價格優勢 績效指標:品質、彈性、速度與價格(生產成本)附加價值服務(value-added services) 目的:外部客戶(生活或工作更便利)內部客戶(功能的發揮更順利)19附加價值服務(value-added services) 類型: 1. 資訊(Information) 產品績效、流程參數、成本 2. 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 品質問題 3. 銷售支援(Sales support) 促進銷售與行銷 4. 現場支援(Field support) 避免停工或缺貨服務作業20附加價值服務(value-added services) 兩項效益(與外部客戶相關) 1. 與競爭者區隔 服務難以模仿1. 促進客戶與組織的關係 有利於正向關係服務作業21組織日趨扁平化 掌握實際的工作細節交易成功的關鍵 共享作業流程以發揮綜效(synergy)公司競爭力的基礎 整合各項專案進行作業細節的改善221910年代的Frederick W. Taylor科學化管理的原則三個重要觀點 1. 以科學分析產能 2. 將分析結果應用在生產作業的管理 3. 確實遵照科學原則才能達成時間效率23作業管理的發展史24作業管理的發展史25JIT(Just In Time) 由日本豐田公司大野耐一所提出 是為一組整合性的活動 目的:使用最少的庫存零件TQC(Total Quality Control) 品質的建立在流程之中(品質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已經建立) 對自己工作品質負責 人人都在做品管JIT與TQC261970晚期1980初期由哈佛商學院提出觀點:工廠必須注重企業的核心能力與製造目標間的權衡 1. 一家工廠不可能所有的績效指標都有傑出表現 2. 設計與管理工廠以低成本、高品質、高彈性等 指標協調製造策略典範 (Manufacturing Strategy Paradigm)27大量標準化服務的學習標竿麥當勞3SSimplification (簡單化)Standardization (標準化)Specialization (專業化)Q, S, C, VQuality (品質)Service (服務)Cleanliness (清潔)Value (價值)服務品質與生產力28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1980晚期1990發展出TQM透過組織整體的管理,使顧客重視的產品或服務特性, 可以達到卓越的表現。美國國家品質獎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推行品質活動國家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設立的ISO9000認證全面品質管理及品質認證29企業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1990年代提出維持企業競爭力於作業流程上找尋創新的機會革命性的改變(revolutionary changes)以新觀點檢視所有商業流程消除無附加價值的作業電腦化企業流程再造30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原物料供應商、工廠、倉儲、最終客戶資訊流、物流、服務委外(outsourcing)與大量客製化(mass customization)最佳化的企業核心活動快速回應客戶需求的改變供應鏈管理31網際網路1969年美國國防部所建立的ARPANET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 E-Commerce) 透過網際網路的商業活動E化作業(E-Ops)電子商務321.與外包廠商建立協同關係2.全球供應、生產與配銷網路體系的最佳化3.優良的產品搭配高品質的服務4.有效管理與顧客接觸的環節5.提升高階經理人對作業管理重要性的認知33Thank you!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