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药物学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 第三节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 第四节第四节 药物残留与水产无公害养殖药物残留与水产无公害养殖第四章第四章 药物学基础药物学基础一、定义一、定义1. 1. 药物药物: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和协调机体恢复正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和协调机体恢复正 常功能的物质。常功能的物质。2. 2. 药物学:药物学:研究药物全部知识的科学。研究药物全部知识的科学。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药物学概述二、药理学概要二、药理学概要(一)药效学(一)药效学1. 1.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作用规律和作用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作用规律和作用方式,以及所引起的生物效应的科学。简称药效动力学或药效学。方式,以及所引起的生物效应的科学。简称药效动力学或药效学。2. 2. 药物的作用方式药物的作用方式: (1 1)按作用范围:)按作用范围:局部作用局部作用 全身作用全身作用 (2 2)按作用顺序:)按作用顺序:直接作用(原发性作用)直接作用(原发性作用)间接作用(继发性作用)间接作用(继发性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药物学概述3. 3.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1 1)治疗作用:)治疗作用:对因治疗:对因治疗:消除疾病的原发性致病因子消除疾病的原发性致病因子 治本治本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改善疾病的症状改善疾病的症状 治标治标(2 2)不良反应:)不良反应:A. A. 副作用:副作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B. B.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药物学概述C. C.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又称过敏反应。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又称过敏反应。D. D. 继发性反应:继发性反应:药物治疗后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药物治疗后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E. E. 后遗反应:后遗反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达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停药后血药浓度已达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存的药物效应。F. F. 停药反应:停药反应: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的现象,又称回跃反应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的现象,又称回跃反应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药物学概述4. 4. 量效关系量效关系:指定量分析与阐明药剂量和药物效应之间的指定量分析与阐明药剂量和药物效应之间的 变化规律。变化规律。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药物学概述(二)药动学(二)药动学1. 1.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机体吸收、分布、代谢的规律,尤研究药物在机体吸收、分布、代谢的规律,尤 其是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规律的学科。简称药代动力学或其是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规律的学科。简称药代动力学或 药动学。药动学。2. 2. 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 (1 1)吸收:)吸收: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 2)分布:)分布: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 (3 3)代谢:)代谢:药物在体内经氧化、还原、分解或结合等方式进行转化药物在体内经氧化、还原、分解或结合等方式进行转化的过程。的过程。也称生物转化。也称生物转化。 (4 4)排泄:)排泄:药物的原形或代谢产物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药物的原形或代谢产物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药物学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药物学概述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 1. 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方面的因素: (1 1)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2 2)药物的剂量)药物的剂量 (3 3)药物的剂型)药物的剂型 (4 4)药物的储藏与保管)药物的储藏与保管 (5 5)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2. 2. 给药方法方面的因素给药方法方面的因素: (1 1)给药途径)给药途径 (2 2)给药时间)给药时间 (3 3)用药次数与反复用药)用药次数与反复用药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药物学概述3. 3. 动物方面的因素:动物方面的因素: (1 1)种属差异)种属差异 (2 2)生理差异)生理差异 (3 3)个体差异)个体差异 (4 4)机体的机能和病理状况)机体的机能和病理状况4. 4. 环境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 (1 1)水温和湿度)水温和湿度 (2 2)有机物)有机物 (3 3)酸碱度)酸碱度 (4 4)其他:)其他:如溶解氧等如溶解氧等。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学概述药物学概述一、渔药的定义和种类一、渔药的定义和种类渔药渔药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动、植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第二节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按使用目的:按使用目的: 1 1、环境改良剂:、环境改良剂:如生石灰、光合细菌等。如生石灰、光合细菌等。2 2、消毒剂:、消毒剂:如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如漂白粉、高锰酸钾等。3 3、抗微生物药、抗微生物药 :包括抗病毒药、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等。包括抗病毒药、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等。4 4、杀虫驱虫药:、杀虫驱虫药:如硫酸酮、敌百虫等。如硫酸酮、敌百虫等。5 5、代谢改善和强壮药:、代谢改善和强壮药:如维如维C C、蛋氨酸等。、蛋氨酸等。6 6、中草药:、中草药:如大蒜、穿心莲等。如大蒜、穿心莲等。7 7、生物制品:、生物制品:包括疫苗、激素、生物水质净化剂等。包括疫苗、激素、生物水质净化剂等。8 8、其它:、其它:包括抗氧化剂、麻醉剂、增效剂等。包括抗氧化剂、麻醉剂、增效剂等。 第二节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二、渔药的剂型二、渔药的剂型1. 1. 定义定义:大多数原料药不能直接用于水产养殖动植物疾病的预防和大多数原料药不能直接用于水产养殖动植物疾病的预防和 治疗,必须经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剂型。治疗,必须经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剂型。2. 2. 剂型的分类剂型的分类: (1 1)气体剂型:)气体剂型:如:喷雾剂如:喷雾剂 (2 2)液体剂型:)液体剂型:如:注射剂(针剂)、乳剂、煎剂、浸剂如:注射剂(针剂)、乳剂、煎剂、浸剂 (3 3)半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如:软膏、糊剂如:软膏、糊剂 (4 4)固体剂型:)固体剂型:如:粉剂、片剂、胶囊剂如:粉剂、片剂、胶囊剂第二节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三、药物的选择三、药物的选择1. 1. 有效性有效性 2. 2. 安全性安全性3. 3. 方便性方便性 4. 4. 廉价性廉价性四、渔药的合理使用四、渔药的合理使用1 1、对症用药、对症用药2 2、安全用药、安全用药3 3、适宜用药、适宜用药4 4、有效用药、有效用药5 5、控制用药、控制用药第二节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五、渔药的使用方法五、渔药的使用方法 1. 1. 药物悬挂法:药物悬挂法:优点:优点:操作简单、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操作简单、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缺点:缺点:只能局部消毒灭菌只能局部消毒灭菌 2. 2. 浸洗法:浸洗法:优点:优点: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缺点:缺点:对水体病原无作用、操作稍繁对水体病原无作用、操作稍繁 3. 3. 全池泼洒法:全池泼洒法:优点:优点:对病原杀灭彻底;对病原杀灭彻底;缺点:缺点:用药大、危害水生生物、污染环境用药大、危害水生生物、污染环境 4. 4. 口服法:口服法:优点:优点:操作方便、可杀体内病原;操作方便、可杀体内病原;缺点:缺点:重病者无效、水体病原无效重病者无效、水体病原无效 5. 5. 涂抹法:涂抹法:优点:优点:药效好;药效好;缺点:缺点:操作难操作难 6. 6. 注射法:注射法: 优点:优点:药效好;药效好;缺点:缺点:操作难、易伤鱼、幼苗无法使用操作难、易伤鱼、幼苗无法使用第二节第二节 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一、抗病毒药一、抗病毒药作用机理:作用机理:阻断或抑制病毒复制的某个环节。阻断或抑制病毒复制的某个环节。1 1、PVP-IPVP-I:为含碘消毒剂,为含碘消毒剂,10-15ppm10-15ppm溶液浸泡鱼卵溶液浸泡鱼卵5-10min5-10min2 2、病毒灵:、病毒灵:盐酸吗啉胍盐酸吗啉胍 3 3、病毒疫苗、病毒疫苗 第三节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二、抗菌药二、抗菌药(一)抗生素(一)抗生素(二)磺胺类(二)磺胺类(三)呋喃类(三)呋喃类(四)喹诺酮类(四)喹诺酮类(五)细菌疫苗(五)细菌疫苗 第三节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一)抗生素(一)抗生素 又称抗菌素又称抗菌素主要由微生物产生的能选择性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由微生物产生的能选择性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次级代谢产物 A. A. 主要作用主要作用GG+ +的抗生素的抗生素 1. 1. 青霉素类:青霉素类: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壁合成。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壁合成。1) 1) 天然青霉素: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青霉素G(G(苄青霉素苄青霉素) )优点:优点:杀菌力强,疗效高,价格低;杀菌力强,疗效高,价格低;缺点:缺点:抗菌谱窄,易被胃酸和青霉素酶水解破坏抗菌谱窄,易被胃酸和青霉素酶水解破坏2) 2) 半合成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广谱抗菌广谱抗菌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等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等第三节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2. 2. 头孢菌素头孢菌素( (先锋霉素先锋霉素) )类:类: 其作用机理与青霉素类似。其作用机理与青霉素类似。优点:优点:抗菌谱广,对酸和青霉素酶较稳定,毒性小;抗菌谱广,对酸和青霉素酶较稳定,毒性小;缺点:缺点:价格昂贵价格昂贵3. 3.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作用机理为抑制蛋白质合成作用机理为抑制蛋白质合成1) 1) 红霉素红霉素: 2) 2) 螺旋霉素:螺旋霉素: ,常用,常用乙酰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4 4. . 多肽类:多肽类: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杆菌肽:杆菌肽: , , 常用做饲料添加剂常用做饲料添加剂第三节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B. B. 主要作用主要作用GG- - 的抗生素的抗生素 1. 1. 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1) 1) 特点:特点:a. a.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