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3页
第2页 / 共93页
第3页 / 共93页
第4页 / 共93页
第5页 / 共93页
第6页 / 共93页
第7页 / 共93页
第8页 / 共93页
第9页 / 共93页
第1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政策法规总论1农业农村政策法规2农村土地政策3农村低保政策4农村社保政策5农村合作医疗政策6农村住房政策7农村贷款政策8农村卫生政策1. 农业法 2. 农村社会发展目标 3.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4. 农产品行业协会 5. 农业产业化经营 6. 农业法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措施 7. 种子生产经营一. 农业农村政策法规1. 农业法u广义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 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 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u狭义农业:按照农业法的规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 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 服务2. 农村社会发展目标u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 和农村现代化。3.农业生产经营体制u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 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 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生产经营体制的规 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u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 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u农村的基本经营体制:二轮承包和承包期三十年不变4. 农产品行业协会主要职能v为成员提供生产、产品营销、市场信息、技术、业务培训 等多方面的服务。 v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 v代表本行业提出农产品贸易救济措施的申请。活动原则v加入自愿、退出自由。v民主管理。v盈余返还5. 农业产业化经营v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与连 接,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确立农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 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为完 整的产业链条,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等多种形式的 一体化经营,把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联结成为社会化、专业化 的规模生产,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收益共 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 置和农产品多次增值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6. 农业法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措施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v种植业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调整作物 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v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防沙治沙 工程,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加速营造速生丰产林、工业原 料林和薪炭林;v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加快发展畜牧业,推广圈养和舍饲, 改良畜禽品种,积极发展饲料工业和畜禽产品加工业;v渔业生产应当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调整捕捞结构,积 极发展水产养殖业、远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农业法对国家农业财政投入水平的规定 v农业法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 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减轻农民负担v禁止非法收费、罚款、摊派。v不得向农民集资和非法在农村进行达标、升级、验收活动 。v不得违法摊派税款及以其他非法方法向农民征税。v不得对农村中小学生非法收费。v不得侵犯农民在土地征用、占用时的合法利益。v不得强制农民接受服务。税收政策v第一步,取消农业特产税,将原有的农业特产税并入农业 税;逐步减征农业税,五年内取消农业税。v第二步,通过对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农产品征收增值税 的方式,“部分转移”原来的农业税负担。v第三步,对农业品加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就业制度的改革的措施 v第一,要尽快实施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制度。v第二,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总量。v第三,重视农民的非正规就业,引导其向正规就业转化。v第四,扩宽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中的就业渠 道。v第五,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v第六,政府要为劳动力提供转移就业服务。7. 种子生产经营种子生产经营概念v种子经营指生产出来的种子通过各种渠道到达使用者手中的 全过程。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的领取条件v种子法和许可证管理办法,按照经营种子的类别、 经营项目就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领取的条件进行了规 定。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v知晓权、自由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请求赔偿的权利。植物新品种权授予的实质条件v授予新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具备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 性条件。申请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 备的条件 v具有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v具有能够满足检验需要的检验室,仪器达到一般种子质量检 验机构的标准,有2名以上经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 核合格的种子检验人员;v有成套的种子加工设备和1名以上种子加工技术人员申请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以外的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 人,应当具备的条件v具有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v有能够满足检验需要的检验室和必要的检验仪器,有1名以 上经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检验人员。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向农业部申请种子经营许可 证种子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v具有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v 有育种机构及相应的育种条件;v 自有品种的种子销售量占总经营量的50%以上;v 有稳定的种子繁育基地; v有加工成套设备;v检验仪器设备符合部级种子检验机构的标准,有5名以上经 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检验人员;v有相对稳定的销售网络。 申请从事种子进出口业务的种子经营许可证,除具备相应条件外,其注册资本应达到1000万元以上。二、 农村土地政策1.农村土地的概念2.家庭承包3.土地制度4.土地使用权5. 农民宅基地使用权6.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7.集体土地征收制度8.土地权属登记制度9.耕地保护制度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1.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管 理制度 12.耕地13.林业14.草原15.渔业1. 农村土地的概念v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 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2. 家庭承包特点v承包方是特殊主体;v承包关系期限长;v承包经营权具有物权属性;v适用的原则不同。承包方的权利 v使用承包地的权利v生产经营自主权v产品处置权 、收益权 v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权 v承包方的其他法定权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v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 ,分别作了不同的规定。耕地的承包期限为30年,草地的承 包期限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限为30年至70年,种 植特殊林木的林地,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承包 期还可以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和形式v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方 将其所享有的承包经营权的部分或者全部依法、自愿、有偿 流转于第三人的行为。 v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 式可以是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3、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 v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国家 所有和劳动集体所有v土地的制度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v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公有制v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制度实行国有和私有两种4、土地使用权 国有土地使用权v依法获得,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部份处分权v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v具体分为出让用地和划拨用地两种集体土地使用权v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获得的有限权力,主要用 于乡村企业非农生产用地、村民住宅建设用地v集体农用地承包经营权:受土地承包法调整,是指用 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业用地:农田、林地、园地(茶果) 、草地、养殖水域等。5、农民宅基地使用权 v每户村民可以依法获得一块宅基地,每块宅基地一般不超过 150平方米v农村村民实行一户一宅的政策v宅基地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v违法转让的不得再申请审批宅基地。v由于房价太高,当前一些农村普遍出现违法占地建房,违法 建造“小产权房”出卖盈利的问题,在法律上属于违法行为 6、土地用途管制制度v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法定制度。v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建立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的v简单说,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必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确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的制度v目的就是用法律手段控制农业用地未经批准转为为建设用地 的行为7、集体土地征收制度 v政府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征收的制度,也就是集体所 有土地转为国家所有土地v土地征收要符合四个条件:v(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v(2)列入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v(3)对土地和农民依法进行补偿安置v(4)上报有权机关批准8、土地权属登记制度土地所有权证v每个村的集体所有土地都应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v理论上说,没有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的土地均为国有。 所以现实中没有国有土地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v国有土地使用证(划拨土地证)v国有土地使用证(出让土地证)v集体土地使用证(宅基地土地证)v集体土地使用证(乡村企业土地证)9、耕地保护制度 v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保护和年度占用耕地的指标控制v耕地征收、占用的高门槛、高成本v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承包人的保护责任v土地管理者的保护责任(2008年15号文)v法律(刑法)对耕地的保护v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县、乡、村每一级都有规划,简单地说,就是把一定 范围的土地划分成三种v农用地: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v建设用地:商住、工业、公用设施、交通、水利、特殊用 地v未利用地:除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外就是未利用地规划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11、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管理制度 v简单地说,就是每年一个地方允许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 计划指标指标管理: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农转用指标严格审批:农转用审批权由国务院和省政府掌控高额收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 占用税占补平衡:占用多少耕地必须再造多少耕地补充,叫做“用 一造一”耕作层利用:被征用的耕地表面耕作层要用于新开垦的耕 地表面覆盖二公告一登记12. 耕地耕地的概念v是指人们经常进行耕耘并能够种植、生长各种农作物的土地。基本农田保护制度v是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及当地人口和耕地资源状况,将质量 好、产量高、生产潜力大且集中连片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 护的一种耕地保护制度。土地开发v是指人们通过劳力、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将土地由自然资源改造为经济 资源。开垦土地v是指以垦殖为目的开发土地,即开垦荒地为耕地用于农作物的种植。开垦 土地是土地开发的一种具体行为。占垦平衡v是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按照占多 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的耕地的数量 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 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13. 林业我国林业建设的方针v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 续利用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v按照森林法第三条的规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 有三种形式,即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个人的林木所 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森林的种类v按照森林法第四条的规定,森林具体可以分为防护林 、用材林、经济林、薪林、特种用途林五类。草原的权属形式v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 织等对于草原的使用权。草畜平衡制度 v草原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 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 放牧家畜的数量。v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一方面要通过采取禁牧、休牧、划区 轮牧、牲畜舍饲圈养、提高牲畜出栏率等措施,减轻天然 草原的放牧压力,逐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人工草地、饲草饲料基地建设, 不断增加饲草供应量,并通过改良牲畜品种、优化畜群结 构、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措施,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