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种子和幼苗器官(organ):由多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 显著的形态特征和特定的生理功能的部分。 被子植物的根、茎、叶共同担负着植物体的营 养生长活动,它们被称为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vegetative organ)。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指的就是与有性生殖有关 的器官,即花、果实、种子。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一、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一)种子的形态 种子的大小 种子的形状 种子的颜色 (二)种子的结构 种子来源于受精后的胚珠 受精卵胚 受精中央细胞初生胚乳核胚乳 珠被种皮 大多数植物珠心消失,少数植物珠心外胚乳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1.胚(embryo) 胚根、胚芽、胚轴、 子叶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 植物 子叶的功能: 贮存营养 光合作用 分泌酶物质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2.胚乳(endosperm) 胚乳细胞中最重要的贮藏物质为糖类、脂肪, 油类和蛋白质。最常见的是淀粉粒. 半纤维素则是柿和海枣等胚乳细胞壁的主要贮 藏物质。 有些植物的珠心组织随种子的发育而增大,形 成一种类似胚乳的组织,称为外胚乳 (prosembryum),例如菠菜、甜莱、咖啡等的成熟 种子具有外胚乳,胡椒、姜等成熟种子中兼有胚 乳和外胚乳。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3.种皮(seed coat) 珠被种皮;一层珠被一层种皮;两层珠被 两层种皮。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有的植物内珠被或者外珠被被吸收或消失,如 大豆、蚕豆种皮来自外珠被,而小麦、水稻种皮 则来自内珠被。石榴种子:外珠被分化为外种皮,其表皮细胞 延长为食用的部分。 棉花纤维:是种皮的表皮毛。 有的植物有假种皮,是由珠柄、胎座等发育而 来的。荔枝、龙眼可食部分为假种皮。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二、种子的类型 (一)有胚乳种子 1.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蓖麻种子 番茄种子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2.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小麦、玉米种子 种皮 胚乳 胚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二)无胚乳种子 1.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许多植物如豆类、瓜类、油菜、柑枯等,胚乳 逐渐地被发育中的胚所吸收,养分被贮藏于子叶 ,因而形成无胚乳种子。 菜豆种子 花生种子 棉花种子 2.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慈姑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一、种子的寿命和休眠 (一)种子的寿命:是种子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生 活力的最长期限。 决定于植物的遗传性,同一地区和相同的环 境条件下的不同植物,种子寿命不同。 小麦、水稻的种子寿命很短,而瓜类的种子则 寿命长。 与种子留在母株时的生态条件及采收以后贮 藏的环境条件有关。 同一作物甚至同一品种的种子由于产地不同, 收获及贮藏方法不同,寿命相差很大。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二)种子的贮藏:贮藏种子的最适宜条件是干 燥和低温。如果湿度大,温度高,种子内贮藏的有 机养料,将会通过种子的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种 子的贮藏期限也就会必然缩短。 种子贮藏期限的长短能影响种子的生活力,一 般来说种子贮藏愈久,生活力也越衰退,以致完全 失去生活力。 种子内酶物质的破坏、贮藏养料的消失及胚细 胞的衰退死亡。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三)种子的休眠 休眠期的有无和休眠期的长短不同 。 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即使在适 宜的环境条件下,也不能立即萌发,必 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才能萌发, 种子的这一特性称为休眠。另有一些植 物的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能立即萌发,只有在环境不适宜的条件 下,才处于休眠状态,如小麦、豌豆等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种子休眠有多种原因。 胚没有发育完全,还要经过一段时期的发育 才能成熟,这种现象称为种子的后熟作用。 种皮过厚,含有角质等,不易使水分透过, 对氧的渗透也极微弱,而限制了种子的萌发。 种子内部产生了抑制萌发的物质,如有机酸 、植物碱和某些植物激素,即使种子处于适宜萌发 的条件,也不能萌发。只有消除了这些抑制性物质 ,才能使种子正常的萌发。如番茄或瓜类种子不可 能在果实内萌发生长,只有在脱离果实后才能萌发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二、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在适当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足够的氧 气条件下,种子的胚便由休眠状态转变为活动的 状态,开始生长形成幼苗,这个过程称为种子的 萌发。农业生产上采用各种播种、浸种,催芽的 方法,就是为种子萌芽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一)充足的水分 种皮经水浸润后,结 构松软,氧气容易进入, 同时,胚根,胚芽才容易 突破种皮。 种子吸水膨胀,促进 细胞内各种酶的催化活动 ,通过水解或氧化等方式 ,使贮戴的营养物质变为 溶解状态。 一般种子要吸收其本 身重量的2660或更多 的水分。如果水分过多, 引起氧气缺乏。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二)适当的温度酶的催化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温度低时,反应慢或停止。随着温度的增高,反应 就加快。但酶在过高的温度下,常被破坏而失去催 化性能。 种子萌发对温度的要求,就表现出最低、最高 、最适的温度三基点。多数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最 低温度为05,低于此温度则不能萌发;最高温 度为3640,高于此温度也不能萌发;最适温度 为2530。原产南方的作物,萌发需要的温度高 ,原产北方的作物,萌发需要的温度低。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三)足够的氧气种子在呼吸过程中,要吸入氧气,把细胞内贮 藏的营养物质逐步氧化、分解,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并释放出能量。 种子开始萌发时,呼吸作用的强度显著增加, 因而需要多量氧气的供应。如果氧气不足,正常的 呼吸作用就会受到影响,胚就不能生长。如高粱、 花生、棉花或其他作物的种子,完全浸没于水中或 埋藏于坚实土层深处,则往往不能萌发,主要是因 为得不到氧气供应的缘故;水稻籽实漫在深水中, 或不能萌发,或只是胚芽鞘的伸长而不长根。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另外,一般来说光照和黑暗对种子萌发没有影 响。但是,胡萝卜、芹菜、烟草等少数植物种子 在光照下才能萌发。而苋菜等少数植物种子在黑 暗中才能很好地萌发。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三、幼苗的形成和类型 (一)幼苗的形成 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 形成主根。然后胚芽突出种皮 向上生长,伸出土面而形成茎 和叶,逐渐形成幼苗。 根先发育,可以使早期幼苗 固定于土壤中,及时从土壤中 吸取水分和养料,使幼小的植 物能很快地独立生长。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二)幼苗的类型 1.子叶出土幼苗双于叶植物如大豆、棉花以 及各种瓜类的无胚乳种子,下胚 轴伸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 ,这种幼苗是子叶出土的幼苗。 幼苗在子叶下的一部分主轴是由 下胚轴伸长而成的,子叶以上和 第一真叶之间的主轴是由上胚轴 形成的。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2.子叶留土幼苗 双于叶植物无胚乳种子如豌豆、荔枝、柑桔 和有胚乳种子如三叶橡胶树的种子,以及单子叶 植物的水稻、小麦、玉米等有胚乳种子萌发时, 仅上胚轴和中胚轴伸长而下胚轴并不伸长,子叶 留在土中,这种幼苗称为子叶留土的幼苗。 花生玉米兼有子叶出土和留土两种情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