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公众形象及消费安 全调查1 1何谓企业公众形象企业公众形象,是指企业基于自身良性发展前提之下 的公众综合印象及评价。其中包括企业现代制度的确立、财务能力、员工权益 、投资者关系、消费者权益、品牌培育、危机管理、企业 社会责任、供应链关系等要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将成长为社会的中坚 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竞争力将会 提升到企业公众形象的竞争之上,企业不仅是商品生产者 、服务的提供者,更是维护商业文明、推进和平、维护法 治、维护社会公正、维护价值体系的主力。企业还应把承 担社会责任、主持社会公正、主办公益事业、评判道德是 非作为发展方向。一个成长中的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必须跨越的“山 坡命题”。2 2企业公众形象事件中的消 费者感受3 3众认为被曝光的公众事件仅仅 是“冰山一角”n应该说中国公众事件的曝光度越来越高了,但似 乎和公众的预期还存在相当的距离,接近6成的公 众认为,被曝光的公众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 更严重的是另有1/4的公众认为被曝光的是“规范 的、透明程度比较高的企业”,相反“不规范的不 透明的企业”没有曝光,公众感受不到,应该说公 众期望,曝光机制能够“一视同仁”,不搞“区别对 待”,同时加大曝光力度,加大普通公众的监管力 度。公众对层出不穷公众形象事件的评价 4 4频频发生的公众事件让消费者 没有安全感n在本次调研中,有37%的消费者表示“消费与生 活潜在风险太多,完全没有安全感”,这部分消 费者已经完全丧失了“信任感”,要培养和建立这 部分消费者的信心恐怕不太容易;另有1/3的消 费者表示“现在没有安全感,但对未来有信心”, 这部分消费者暂时已经建立了自身的条件反射机 制,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慢慢弱化这种负面刺激, 同时强化正面刺激;同时有2成的消费者表示“还 有更多的企业的产品是安全的,对整体有信心” 消费者对自身安全感的评价 5 5消费者普遍认为知情权没有得 到保障n对于2005年出现的众多公众形象事件,消费者最 大的感受是“在事关生命健康的问题上,我们的知 情权没有保障”,同时有40%的消费者指出:有社 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对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行充 分披露,而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这里面必须就 涉及到企业是否存在商业上的“故意欺诈”行为, 如果企业明明知道产品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产 品上市之前及之后都不进行必要的说明(例如外 包装说明),那么厂商就存在故意欺诈,只有消 费者的知情权得到保障,消费者的生存权才能得 到保障。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评价6 6消费者最最深恶痛绝的 事件消费者最最深恶痛绝的事件 从公众“最深恶痛绝事件”来看,小杯装果冻致死婴儿及劣质奶粉事 件排在第一位,比例高达44%;排在第二位的是“上市公司造假及高 管、资金失踪”事件,比例接近3成;从排在前两位来看,具有明显 的“谋财害命”的特点,“小杯装果冻致死婴儿及劣质奶粉事件”由于 涉及到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而备受关注。7 7公众认为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是 劣质奶粉的祸根n企业从本质上讲是“追逐利润的”,“不盈利的企业”是无 法生存的,从公众对“劣质奶粉事件”产生的根源来看, 企业“利欲熏心”并“缺乏社会责任感”是生产劣质奶粉的 最根本原因。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平均利润和合理利润 ,如果利润率过高,肯定存在问题,“劣质奶粉”在原料 、工艺过程等方面无法和正规奶粉相比,但价格基本持 平,其间的利润空间比正常奶粉肯定高多了。至于缺乏 社会责任感,是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存在的一个通病,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要付出成本的,如果说勇于承担 社会责任的企业反而比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差,要累 ,企业凭什么来承担社会责任呢?这里面就有一个企业 间的公平机制问题了,只有那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 业切实获得了好处(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层面 的),形成风俗,类似的问题才能得以根治。公众认为企业生产劣质奶粉最根本的原因 8 8“监管不到位”和“企业缺乏公众 安全意识”是安全隐患产品上市 的主要原因企业存在安全隐患产品上市的原因 对于导致各种安全隐患产品上市的原因主要在于:公众认为“政 府监管不到位,管理体制滞后”是主因,其次,“企业缺乏公众 安全意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企业安全意识”的培养首先需 要大的安全意识气候,大到国家的立法,行业的规范,如果国 家标准缺失,企业则无法完全做到提供安全的产品。比如上面 提到的“小杯装果冻致死婴儿”事件,就是典型的国家标准滞后 ,企业按照国家标准生产而导致安全事故,这种标准如果不及 时更新的话,毁掉的可能是一个行业。9 9n企业公众形象事件直接影响 消费选择1010企业公众形象事件直接影响消 费者信心n调查显示在经历了过多的产品安全危机事 件以后,仅仅只有6%的消费者表示“不会 改变消费习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4成 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今后会慎重选择”,更 严重的是另有接近4成的消费者表示“越来 越失去安全感和信任感”,消费者在对某些 产品失去安全感以后,最基本的反映的是 拒绝消费该产品,进而寻找替代产品,相 信发生危机事件的品牌流失的客户不在少 数。产品安全危机事件对消费者消费信心的影响1111企业公众形象事件直接影响消 费者选择习惯n中国消费者在选择牙膏品牌时,品牌的忠诚度并 不高,往往会经常更换品牌,其主要原因在于中 国消费者普遍认为“经常更换牙膏品牌,可以降低 对单个牙膏品牌的依赖程度,有助于牙齿健康”, 所以当媒体披露高露洁等牙膏可能致癌时,消费 者最普遍的反应是“将相关品牌排除在自己的选择 范围之外”,牙膏是一种必须品,而且消费者天天 接触,从消费者今后考虑的牙膏品牌来看,“中华 ”、“两面针”被选择的比例比较高。高露洁事件之后消费者的牙膏品牌选择1212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后消费者对 中餐认同率提高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后,67%的消费者表示今后会选择马兰拉面或者永和 大王等中式快餐,明确表示选择“肯德基”的比例仅占12%,选择“麦当 劳”的比例仅占15%,关于洋快餐是垃圾食品的讨论由来已久,但似乎 每次讨论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洋快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本次调研 的数据似乎绝大部分消费者都对中式快餐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肯德基事件后消费者对中餐认同提高1313雀巢 奶粉公众形象事件对消 费者的影响1414光明牛奶公众形象事件对消 费者的影响1515光明公众形象事件后消费者对 牛奶品牌的选择1616造假使上市公司公信力正在丧 失n造假已经成为中国股市的一个“恶疾”,不花大力 气不动大手术恐怕很难根治,可以说上市公司造 假已经毁了中国的资本市场,看看还有多少人对 中国的股市心寸希望?4成公众认为,中国上市公 司之所以经常造假,其根本原因在于违规成本比 较低,另有1/3略强的公众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已 经产生整体公众形象危机”。公众对上市公司“造假”的评价 1717绝大部分投资者表示不会购买 造假公司的股票n产商和消费者之间,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之间永远 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恶意的“商业欺诈” 和“造假”早已经超越了信息不对称的范畴,如果 说上市公司业绩不佳造成股市的低迷,最多让投 资者损失一点小钱或者暂时被套牢而已,那么“恶 意造假”将使投资者彻底“血本无归”,16%的投资 者明确表示“有血的教训,这样的公司不能信”, 数据显示:上市公司一旦造假信息被披露,将会 被投资者彻底抛弃,上市公司同样也会因为不诚 信而付出血的代价并最终受到严厉的惩罚(比如 退市)。是否购买造假公司股票的公众态度1818n积极应对会得到消费者 的谅解n亦可减少企业损失1919肯德基对苏丹红事件的危机公关 得到了用户谅解n苏丹红事件发生伊始,肯德基在某种意义上陷入了“诚信 危机”,但肯德基在出现问题之后,并没有回避相关问题 ,而是采取了种种措施,这些措施也获得了超过半数消费 者的认可,但同时我们也看到:1/4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不 会考虑“肯德基”和类似的洋快餐了,另有23%的消费者表 示“实在没有地方去才会选择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说明: 企业发生危机以后最明智的选择不是回避,而是采用积极 主动的策略和消费者沟通,争取消费者最大程度的谅解, 将客户流失和损失降到最低。消费者对肯德基应对苏丹红事件的评价2020消费者再次将信任投给了肯 德基.n不同国度文化的差异,不同企业文化的差 异,导致了应对危机事件的不同,聪明的 企业会努力将事件挽回,同时变不利为有 利,做一次大范围的危机公关和广告,也 是重新建立企业形象的大好机会。肯德基 虽然是第一个被爆光和“苏丹红事件”有关 的企业,但肯德基没有回避,而是认真配 合调查并最终彻底解决了问题,公众的眼 睛总是雪亮的,44%的消费者将“最诚恳及 时也最负责任处理危机事件的公司”的票投 给了肯德基.2121n公众对企业公众形象的 基本理解2222企业最基本的义务是提供安全 产品n按照经典教科书中对于“企业的定义”,企业一般 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 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 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从定 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存在的基本前提是“满足 社会需要”,即为社会提供产品(服务也是广义 的产品),在经历了“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劣 质奶粉事件”、“高露洁牙膏事件”、“宝洁SKII事 件”之后,广大消费者对于企业提供的产品给出 了更清晰的界定:安全的产品,消费者心目中企业最基本的义务2323高质量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是 公众信任企业的主要原因n建立企业的信用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企业 信用建立和维护的过程贯穿整个企业的生命周期 ,从目前公众信任企业的原因来看,还主要局限 于“高质量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这也是消费 者可以切身体会到的,目前发生问题比较多的是 “售后服务”阶段,尤其是耐用消费品表现得比较 突出。值得关注的是1/4的公众指出:“有规范的 现在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也是公众信任一个企 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该原因可以理解为企业内 部的保障措施,只有“有规范的现在企业制度和 管理模式”的企业才可能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完善 的售后服务”。公众信任企业的主要原因2424消费者:对于有安全隐患产品,企 业须履行告知义务n对于产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企业事前可 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或者说知道存在发 生隐患的可能性,正如前文所说,针对不 同情况,企业存在“有意”和“无意”的问题, 如果企业在事前知道产品确实存在安全隐 患,而不履行告知义务,那么这种行为对 于消费者而言无异于“欺诈”,企业恐怕也 不仅仅是告知那么简单了。公众对于知情权的评价2525事前的严格检测和事后的主动召 回是企业处理隐患产品的根本措 施n导致隐患产品上市,无非两种可能,其一是故意 行为,厂商明明知道自己的产品存在隐患,还听 之任之;其二是无意行为,厂商在事先并不知道 存在隐患;显然前者“罪孽深重”,而后者“尚可 宽容”,但问题是“有意”和“故意”并不容易区分 ,所以往往只能看隐患发生后的举动了。目前最 通常的措施是“停止生产、停止销售”,收回相关 商品,也就是“召回”,“召回制度”在中国实施的 时间还不长,几年前很多厂商还没有听说过这个 名词,但“召回制度”慢慢会成为处理中国厂商处 理隐患必须遵守产品的“基本规则”。公众对于隐患产品的处理立场2626参与公益事业是企业的社会 责任n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企业 有责任担负起其社会责任,表现为企业积极参与 社会“公益事业”,4成公众认为“参与公益事业是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集中 体现”;在观察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差别时, 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对“公益事业”参与的程 度不同,比如国外很多企业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基 金,来资助或者参与“社会公益项目”,很多项目 甚至是全球性质的,但中国的企业,在这方面基 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常规的制度性质企业参与“ 公益事业”的机制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公众对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看法2727公众认为反对“没有环保意识” 的企业n中国的的经济发展在相当一段长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