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City Planning Principium引 言_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 中心内容 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 作用 专业知识体系定位核心主干课二、课程特点与教学基本要求 特点:涵盖面极为广泛,知识结构复杂, 综合性强 要求层次:了解、熟悉、理解、掌握City Planning Principium三、课程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城市产生、发展学科、理论形成与发展城市规划内容与编制程序单项要素规划总体规划布局详细规划City Planning Principium教学内容结构框架核心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方法 教学主线 从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入手 运用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 各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贯穿起来,构成 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City Planning Principium四、主要阅读参考资料 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裴杭等 小城镇规划与景观构成,肖余敦等 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阮仪三 城市规划原理,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 理委员会 城市总体规划,董广器 现代城市规划,美约翰M利维 城市规划设计手册,郑毅 城市规划,谭纵波 城市规划资料集,中国城乡规划设计研究 院、建设部城乡规划司总主编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新建筑 建筑学报城市发展研究规划师 现代城市研究City Planning Principium刘易斯芒福德(美)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 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1989年伊利尔沙里宁(美) 著,顾启源译,城市,它 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年。王建国著,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赵和生著,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东南大学出版 社,1999年。阳建强、吴明伟著,现代城市更新,东南大学出 版社,1999年。周干峙等著,发展我国大城市交通的研究,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凯文林奇(美)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简雅各布斯(美)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 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05年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美)著,俞孔坚等译,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埃德蒙N培根(美)等著,黄富厢等译,城市 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五、课程考核办法City Planning Principium什么是规划?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 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什么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 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 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人们为了安全来到城市,为了美好 的生活聚居于城市。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纽约城市鸟瞰上海“东方明珠”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城市产生的时期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因人类社会劳动大分工一、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与原始聚 落的出现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新时器时代人们流徙于 森林和湖岸边 ,靠狩猎和采 集生活,栖居 方式为“穴居” 和“巢居”。人们逐渐掌 握植物生长规律 ,进而产生原始 农业,驯化动物 为家畜,出现原 始畜牧业原始社会时期巢 居穴 居“采集” “原始农业”“狩猎” “原始畜牧业”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 大分工原始聚落半坡原始村落示意图早期原始聚落出现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 、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原始聚落的选址特点:多位于自然资源优越的地区,靠近河流、湖泊多选址在近水的二级阶地或向阳坡地上,便于取水,利于卫生。聚落内建筑成群、成片,呈现一定的功能分区。半坡村原始住房坡面图半坡村原始住房示意图原始聚落与初始城市二、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与城市的出现农业生产力提高 剩余产品 交换分化农 业牧 业商 业手工业农(乡)村城 市农牧业私有制(劳动分工)最早城市产生原因: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最早城市产生时期: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城市产生的条件: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分阶层的社会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宗教礼制 政治国家制度城市的出现是与安全防卫需要分不开的,“城”是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市”是交易的场所,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名,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原始城市是有着明确边界的聚落形式。明确的边界城墙(南京 )交易的场所市(山西平遥古城 )但是需强调的是“有防御墙垣的居民点并不都是城市,有的村寨也有设防的墙垣。”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城市最早出现的地域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中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下游等。福建土楼福建土楼城市最早出现的地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的中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下游等。目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中国最早的城市:湖南澧县城头山城址;郑州西山城址。洛阳偃师二里 头宫城遗址,距今 约4000余年。三、城市的定义(一)城市的概念1、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差别人口特征:人口密度、人口规模存在差异,城 市居民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乡村居民 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经济特征:城市以第二、三产业构成为主,城 市表现出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特征。职能特征:城市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建设特征:建设规模、建设密度存在差异。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可将城市产业构成分为三类: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 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 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 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 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2、城市的概念经济地理学:认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劳 动的地域分工的出现和深化分不开的。社会学:认为城市是社会化的产物,城市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远远超出了乡村地区 的血缘和亲缘关系,表现出多层次、多向 度、交叉叠合的复杂关系。经济学:认为城市存在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 间上的集中的特征。生态学:认为城市是人工建造的聚集地,是 当地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学:认为城市是各种物质要素和人文社会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城市的人文社会要素(二)城市的设置标准 具备城市经济特征和职能特征的聚落就应该 设置为城市。 1、中国设市标准(1993年国务院批准试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界定, 建制镇因其具备城市的某些本质特征,故 将其划作城市的范畴。 设立建制镇标准 凡县政府所在地一般均可设镇。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 业人口超过2000人。或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 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总人 口10%以上。乡政府所在地可设镇。2、国外设市标准以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设市以公共和市政服务设施特征为标准设市以居民总人口数量为标准设市英 国:3500人以上美 国:2500人以上加拿大:1500人以上丹 麦:200人以上3、联合国人居中心建议人口1万人以上的居民 点认定为城市(三)城市的类型 1、按人口规模分类 我国结合实际,按照城市市区常住非农业人口 数量将城市划分为四个等级: 人口在100万人以上(含100万人)的城市称作特大城市 ; 人口在50万人以上(含50万人),不足100万人的城市 称作大城市; 人口在20万人以上(含20万人),不足50万人的城市称 作中等城市; 人口在20万人以下的城市称作小城市;2、按职能分类 分类的方法有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通常是以城市就业人口中从事各种 职业的人口比例为依据进行分析。中国城市按职能大致分为以下类型: (1)首都、直辖市(如北京、上海、深圳) (2)省、自治区中心城市(如合肥、石家庄、沈阳) (3)工矿城市(鞍山、大庆、淮南等) (4)交通枢纽、港口城市(郑州、大连、武汉) (5)特殊职能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北京、西安等) ,风景旅游城市(杭州、桂林等),边境城市。 (6)一般县市。3、按布局形式分类(1)块状布局城市:构成城市的物质要素集中 成块状布置,是城市布局中最常见形式。布局优点:有利于集中设置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经济交通便捷布局缺点:城市中心地区交通拥堵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典型代表:北京市国家首都、世界城市、 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两轴两带多中心北京中心城城市布局结构图北京市中心城区功能分析图(2)带状布局城市此类城市布局的形式是受自然条件或交通线 的影响形成的,有的沿着江河或海岸线的一 侧或两岸分布,有的沿狭长山谷发展,或沿 陆上交通干线分布。 布局优点:城市基本沿轴向呈带状发展,空间结构和 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 布局缺点:轴向交通压力较重,交通组织较为困难。 典型代表:兰州市兰州市总体规划图(19541972)兰州市总体规划图(19782000)兰州市总体规划图(20012010)(3)星座状布局城市:以一个较大的城市为 中心,周围围绕着若干城镇而形成的城市 空间布局形式。此类空间布局形式一般多 显现于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布局优点:能够在城镇群中合理分布人口和 产业,同时又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能有 效地克服块状城市布局的弊端。典型代表:上海;巴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1999-2020 )(4)组团状布局城市:由于受到自然条件或人为干预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用地被分隔成若干块,每一块形成功能相对的独立组团。布局优点:组团内集中布置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布置生产和生活设施,组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典型代表:浙江宁波市宁波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图(2001-2020)大都市连绵区(megalopolis):20 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的一种高 度工业化、高度城市化地带。布局特征:一般是沿交通线发展的一系列综合性的 城市,形成城市连绵区,区内的城市之间 具有相对的产业互补性和基础设施协调性 。这些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各自的特色 ,城市之间有绿化隔离带和农业地带。典型代表:美国东海岸大都市连绵区:波士顿、纽约 、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五大中心城市 组成的都市连绵区。城市布局形式的主要类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