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省机电工程学校高复班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第 I 卷(阅读题 共 66 分)一、(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一个笑话,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就粮食短缺发表自己的看法。美国学生问:什么是短缺?朝鲜学生问:什么是粮食?中国学生问:什么是自己的看法?囧:-)网络上原来不只是愤怒当道,不知不觉间,“囧”已经在中文地区的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囧”被形容为“21 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囧”在网络的使用,最初的启示来自日本,Orz 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网络象形文字,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并非念成一个英文单词,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 代表这个人的头、r 代表手以及身体,z 代表的是脚。日本人最初在网络上,例如在电子邮件、IRC 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软件中广泛使用这个符号,来表现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中国台湾地区的网民受到 Orz 的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写作“囧 rz”。“囧”字本意是光明,它从字典里复活,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要理解这一点很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人脸,那么“八”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眉毛,“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当一个人说“我很囧”时,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样。而“囧”字的发音和“窘”完全一致,简直再完美不过。网络代表了新技术和新文化,在这个平台上每天都在催生新事物,也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新潮的网友们把古老的汉字翻出来,赋予新鲜的含义,让人看到古老和现代的巧妙对比。然而,这件事最妙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囧”字的构成在中文造字法里属于象形,它很像是古代的窗户,“八”和“口”构成了雕花的2窗棂。有窗就有亮,引申而来就变成了光明的意思。而现代网民在使用“囧”字的时候,居然也是用了和古人一样的方法,也是采取“象形”,不过把窗子变成了人脸。为什么很多人不分代际,都能迅速接受这个字的网络新含义?因为他们接受的不是某种从天而降的新发明新创造,而是欣喜地看到古老的造字法有了新的应用;同时,又因为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迅速接受了这种新鲜的诠释。由此可见汉字的字形只是外壳,它的内核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当汉字出现之后,中国人习惯了文字和形象之间的直接关联。所以,尽管时光流逝,“囧”字已经几乎被人们完全遗忘,但是一旦有机会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又可以恢复鲜活的生命力。想到后人和祖先在用相同的方式造字,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它不随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而消亡,所有中国人可以凭借它而彼此相认,永不相忘。汉语之所以始终有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人民始终在参与这个游戏,并且在这个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一段时间之后,新华字典里会增加一条新的解释。而我们的后人在一千年后翻出这个字,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现在的感受。想到那么久以后汉语还依然存在,让人觉得很宽慰;想到自己早已不在,让人觉得非常之囧。 (选自汉语是人民的游戏,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关于“囧”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囧”字是目前在网络社群间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之一。 B“囧”字最初来自日本,在使用的过程中,发展成为一种网络象形文字。C“囧”字源于网络象形文字,被网民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从这个字可以想象出人的表情。D“囧”字的构成在中文造字法里属于象形,其形状像古代的窗户,有窗就有亮,引申为光明之义。2、下列不属于“囧”字被网民迅速接受并使用的原因的一项 ( )(3 分)A网络提供了催生传播新事物的平台。B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可以彼此产生文化认同。 C古老的象形造字法使“囧”具有了新的含义。D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接受了新义的诠释。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3A中国台湾地区网民把字母组合“Orz”替换为“囧 rz”,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B现代网民表达“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时使用的“囧”字,也是采取“象形”,不过把窗子变成了人脸。C因为网民参与了“囧”字的造字游戏,并且在这个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使得汉语有了鲜活的生命力。D“囧”在网络中的应用,会使新华字典增加一条新的解释,后人使用新的含义的时候,也会感受到我们现在的感受。二、(33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值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虏首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才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4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节选自后汉书班超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赴任B. 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任命C. 以超为假司马: 代理D. 以虏使首示之: 示意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 不如因而厚遇之。B.欲立大功,以求富贵。 夫夷以近,则游者重。C.超谓其官属曰。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D.战于蒲类海,多斩虏首而还。 吾尝终日而思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班超是徐县令班彪的小儿子,年轻时就有志气,长大后不满足于辛苦而又碌碌无为的生活,决定投笔从戎,建立一番功业。B. 班超的哥哥曾经担任校书郎的职务,因为家里贫穷,常常靠为官员抄书来养家。C.班超到西域后,察觉鄯善王广前恭后倨,由此推断必定是匈奴的使者来了,汉朝和匈奴使者的相继到来,让广不知投靠谁而狐疑不决。D.在作者的笔下,班超口才好,作战勇敢,处事周密,善用计谋,并且胸怀宽广,不与上司争功,是个难得的人才。7、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3 分)(2)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4 分)5(3)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3 分)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8.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 (4 分)9.对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 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作答,则按甲题计分)(6 分) 甲: (1) ,(2) 。鸟雀呼晴,(3)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4) ,(5)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6) 。乙:(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3) ,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4)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5)天姥连天向天横,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4 题。 (24 分)母 亲6莫言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 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