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物流的发展1一、现代物流的产生与发展(一) 现代物流发展的背景经济的全球化与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的跨国经营 工商企业对 “第三利润源泉”的追求 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2(一)现代物流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实物配送阶段:20世纪机60-70年代第二阶段:综合物流阶段:20世纪机70-80年代原材料 零配件工厂 制造储 存成品 储存分销商零售商 或用户物料管理(MM)实物配送(PD)企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3第三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信息流产品流现金流4提问: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有何不同 ?5 理论角度:两者都是以系统化的观点来看待物流活动,强调物流活动的整体效益最优化。区别:物流管理强调物流活动如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没有特别关注这些环节由谁来运作的问题。供应链管理强调物流过程中厂商的协调。 实践角度: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基础,没有有效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就无法建立有效而稳定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不仅包含物流管理,还包括对信息流、资金流的管理。6你想成为?你想成为?供应链 总监物流经理/主管管理员当物流管理发展到供应链管理的时候,物流经理的角色已经三级跳,从 部门跃升到跨部门的公司层次,进而上升到跨企业的供应链层次。 7二、 世界物流的发展状况(一) 世界10强物流企业 1、UPS 2、FedEX 3、德国邮政世界网(Deutsche Post World Net) 4、Maersk/A.P. Moeller 5、Nippon Express 6、Ryder 7、TNT Post Group 8、Expeditors 9、Panalpina 10、Exel 8(二) 世界各国物流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美国物流发展的现状1、积极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宏观环境2、重视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3、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物流人才的培养4、美国高度重视物流信息化的建设9日本的物流发展1、日本重视物流发展环境的营造2、重视物流配送基地的规划与建设3、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组织化、网络化程度高4、日本物流基础设施完善,技术水平较高10 德国物流的发展1、德国高度重视物流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2、多种运输方式实现无缝衔接,物流产业定位和分工 明确3、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得到广泛应用4、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水平高5、相对完善和发达的物流基础设施6、着眼于综合效益的物流相关政策11三、 世界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物流的发展电子物流就是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 12功能:能够实现系统之间、企业之间以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间 的无缝链接,而且这种链接同时还具备预见功能,可以在上下游企 业间提供一种透明的可见性功能,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控制和管理 库存。同时,由于全面应用了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计算机电 话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Internet、无线互联技术 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配送优化调度、动态监控、智能交通 、仓储优化配置等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模式,电子物流提供了一套 先进的、集成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从而为企业建立敏捷的供应链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13(二)物流企业的集约化和协同化发展 集约化:是指物流企业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把零碎分散的 生产组织集中成现代化的大生产组织形式,构建相对集中的控 制中心,将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环节进行有效资 源整合,并进行一体化协作经营的新体制物流。通过规模运作 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利润。表现:大力建设物流园区 14物流园区物流园区(Distribution Park),也称物流团地,是一家或多家物流(配送)中心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006年新修订的解释: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也称物流基地,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特定区域。15日本是最早建立物流园区的国家,自1965年至今已建立20个大规模的物流园区,近十多年来物流园区在欧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出现。荷兰统计的14个物流园区,平均占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德国不来梅的货运中心占地在100万平方米以上,纽伦堡物流园区占地已达7平方公里。16物流园区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几个方面:(1)减轻物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 (2)减小物流对城市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 (3)促进城市用地结构调整 (4)提高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 (5)满足仓库建设大型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17 协同物流:也叫做一体化物流,是打破单个企业的绩效界 限、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建立的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结构。 协同物流有三种形式:横向协同物流:是指同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就物流管 理达成协调、统一运营的机制。从实践上来看,它又包括两 种形式:一是在承认并保留各企业原有配送中心的前提下,对 商品实行集中配送。二是各企业放弃自建配送中心,通过共同 配送中心的建立,来实现物流管理的高效率和集中化。 18纵向协同物流:是流通渠道中不同环节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形成合作性、共同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批发商与生产商之间的物流协作和零售商与批发商之间的物流协作。这种协同作业所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物流活动的效率性(即通过集中作业来降低物流费用),而且还包括物流活动的效果性(即商品能迅速有 效地从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转移,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19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协同化战略。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运输和提供物流服务,把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它提供了一种集成物流作业模式。20(三)低碳物流的兴起 低碳经济呼唤低碳物流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实质实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21低碳物流=高效+绿色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对低碳物流特别全面、系统的定义。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低碳物流的含义:一是如何减少物流领域的碳排放;二是怎样通过优化的方式来运作物流系统。(何明珂)22全球各行业的碳排放分布状况 23从物流和运输业的碳排放分布来看,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运 输耗能和仓储中心建筑耗能,所占比例分别为5/6和1/6,从运输的方式来看,公路运输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绝对值最大,海运运输和空运次之,铁路运输最小。通过采用最新技术,如使用混合动力或清洁能源技术的汽车以及能源利用率较高的引擎技术,运输耗能将大大减少。仓储中心建筑可以采用最新的绿色建筑技术,如利用太阳能电池照明技术,来实现仓储建筑的减排目标。同时,利用最新的建筑材料,延长仓储建筑的使用年限也有助于减排。 此外,优化物流配送路径,如优化物流配送的上下级和同级节点,加强整个物流行业的合作都可以减少碳排放。2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